三人圍坐在油燈旁,鄧起也加入了研讀古籍的行列。隨著夜色漸深,他們發現了越來越多關於"九州水脈"的蛛絲馬跡。
"看這段!"鄧起指著《呂覽》底稿中的一段話,"這裡提到"水有九道,分布天下,其秘藏於山林之中,唯心明眼亮者可尋"。這與禹貢九州中的描述幾乎吻合!"
李明衍的目光在各種古籍之間遊走,將零散的信息逐漸串聯起來。他豁然開朗:"禹工九州水脈...這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把水利係統的關鍵部分隱藏在各國,等待有緣人重新發現!"
阿漓點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我們在涇水之渠發現的禹工墓一樣!那或許隻是九處之一!"
"九州...應該是指天下九大區域,"鄧起思索道,"涇水算一處,蜀地算一處,百越有一處,那其餘六處分彆在哪裡呢?"
李明衍攤開一張粗糙的地圖,開始在上麵標注:"根據古籍記載,若按九州之分……怕正好是在齊、楚、燕、韓、趙、魏這六地,六國建國各有依托!"
"如果我們能找到這些水脈..."阿漓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向往。
"就能解開禹王治水的終極奧秘,"李明衍接過她的話,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更重要的是,或許能集齊這九處水脈的知識,創造出更加先進的水利係統,造福天下蒼生!"
三人徹夜長談,從迷茫到興奮,從懷疑到堅信。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李明衍站起身,走到門外,望著初升的朝陽,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我已經決定了,"他回頭對阿漓和鄧起說,聲音堅定而平靜,"我要去尋找這九州水脈,集河圖洛書,明禹王心誌。這將是一段艱難的旅程,但或許...這正是我命中注定要走的路。"
鄧起猶豫片刻,最終堅定地說:"先生若允許,我願隨行左右。都水署已非真才實學之地,隨大人周遊列國,學習水利真諦,才是正道!"
阿漓微微一笑:"我本就是為此而來。"
"見天下,見眾生,見自我。"李明衍深深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氣,心中已是鬥誌昂揚。
一場春雨剛過,鹹陽郊外空氣清新,泥土散發著潤濕的香氣。李明衍的茅屋前,幾株野菜正抽出嫩綠的新芽,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水珠。
阿漓和鄧起正在院中收拾行裝,李明衍則在屋內清點古籍簡冊。三人計劃明日啟程,踏上尋找禹工九州水脈的旅程。院外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那聲音不疾不徐,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威嚴。
"是官府的馬!"鄧起警覺地站起身,從窗縫中向外張望。
李明衍眉頭微皺,放下手中竹簡,起身走到門前。院外,一位身著官袍的中年男子正從駿馬上翻身而下,身後跟著四名著甲侍衛,卻未入院門,隻是站在外麵,似乎在等候主人出迎。
"李斯?"李明衍不禁一怔——來者正是朝堂上炙手可熱、被秦王視為心腹中心腹的李斯。
李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溫和的光芒:"聞李兄移居郊外,特來拜訪。不必多禮,今日非公事,隻是臣子之間談談心。"
"上官言重了,我現在可不敢自稱臣子,隻是一介白身黔首罷了。"李明衍心中雖有疑慮,麵上卻不顯:"上官肯屈尊來訪,實乃我的榮幸。請進舍內一敘。"
李斯示意隨從在外候著,獨自跟隨李明衍步入茅舍。推門而入,屋內陳設簡樸得近乎寒酸:幾案粗糙,壁上掛著幾幅草圖,角落裡堆放著些許竹簡和卷軸。然而屋中卻很整潔,甚至透著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阿漓見來人是李斯,向李明衍微微頷首,隨即起身告退。鄧起跟著離開,門簾輕搖,茅屋內隻剩下李明衍與李斯二人。
"李兄不必拘禮,"李斯並未落座,而是環顧四周,目光在那些簡樸的陳設上流連,"此處雖簡陋,卻有一番清雅之趣,倒也自在。"
李明衍取出陶壺和兩個粗瓷杯,倒了兩杯溫茶:"上官說笑了。要說自在,還是鹹陽城內更勝一籌。隻是不知相國今日來訪,所為何事?"
李斯接過茶杯,品了一口,讚道:"好茶,清冽甘爽。"他輕輕放下杯子,意味深長地說,"斯與李兄雖半路相識,卻也共經風雨。從涇水之渠,到嫪毐之亂,再到都水兄的封爵削職,斯皆親曆其中。可以說,斯對李兄頗有了解。"
李明衍不動聲色:"上官過譽了。我一介水工,偶有小功,實乃僥幸。"
"李兄此言差矣,"李斯的眼睛突然銳利起來,"你的水利才華,舉世罕見。若能加之以通達的政治眼光,必成大器。隻可惜..."
他故意停頓,望向李明衍,似乎在等他主動詢問。
李明衍配合著問道:"隻可惜什麼?請上官明示。"
李斯意味深長地笑了:"隻可惜李兄對朝堂之事,考慮太少。"
李明衍坦然承認:"上官所言極是。我本就是技術匠人出身,於朝堂之道確實經驗不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實也不難,"李斯緩緩道,"無非是以一統天下為誌向,以秦王的視角為唯一視角,拋棄一些...幼稚的個人情感,真正成為大秦的鋼鐵之臣。"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我可以告訴李兄,大王內心其實一直很認可李兄的才華,現在不過是一時的起落。待風波過去,大王還會再次起用李兄。"
李明衍表麵恭敬地垂首:"多謝上官美言。若有機會再度效力朝廷,明衍必當竭儘全力。"
話雖如此,他心中卻明白,秦王對待臣子的冷酷與無情,已經昭然若揭。那位年輕君主禮賢下士時風度翩翩,棄人如敝履時又決絕無情。從嫪毐到呂不韋,從贏嘉到自己,有誰真正獲得了長久的恩寵?
李斯似乎看出了李明衍的敷衍,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不動聲色地換了話題:"李兄莫要覺得大秦朝堂過於複雜。相比之下,其他六國的朝堂更是亂象叢生。大秦雖有波折,但朝野上下,皆是昂揚向上,君臣一心,都為一個偉大目標而奮鬥。而其他六國..."他搖搖頭,麵露嘲諷,"國力日衰,朝堂之上更是咄咄怪事,不堪入目。"
他忽然話鋒一轉:"李兄可知,我本是何處人士?"
李明衍一怔:"這個...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