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聽完,眉頭緊皺,陷入沉思。片刻後,他忽然問道:"既然你自稱懂水利,那我問你,洪水為患,水患以何為先?"
李明衍不假思索地回答:"治水當治源。源頭不清,下遊必亂。"
"水之性,何者為貴?"
"水性善下,柔弱而堅韌,無形而有力。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旱相生,何以調之?"
"疏浚河道,以泄其洪;建設水庫,以蓄其旱。當洪時蓄,以備乾旱;當旱時用,防患未然。"
......
一連串的問答如行雲流水,李明衍對答如流,展現出深厚的水利造詣。老者的眼神從懷疑到驚訝,最後轉為欣慰。
"好,好啊!"老者長歎一聲,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百年來,終於又見到一個真正懂水的人了!我問你,你打算如何利用禹工遺跡?是為功名富貴,還是彆有所圖?"
李明衍坦然道:"我原是秦國水工,隻為天下百姓免受水害之苦。今四處尋訪禹工遺跡,期能找齊九州水脈,彙聚古人智慧,造福天下。"
老者緊盯著李明衍的眼睛,似乎要看穿他的靈魂。良久,他終於點了點頭:"隨我來吧。"
在老者簡陋的屋內,幾人圍坐在一張矮桌旁。桌上擺著幾碗簡單的野菜稀粥,這是老者拿出的全部食物了。
"我姓黃,這一族的人都以治水為業,祖上確實與禹王有些淵源。"老者緩緩開口,"我家族世代守護著一處禹工遺跡的秘密,自商周時期以來,從未間斷。"
他輕撫長須,目光深遠:"我們黃氏出自嬴姓,乃伯益之後。伯益因治水有功,受帝舜賜封,是我們這一支的先祖。相傳伯益後有十四氏分支,我黃氏便是其中之一。
"千百年來,我們這一脈始終守著祖訓——"治水濟民,不負禹功"。每代傳人必須精通水利之術,從測流觀天到堤壩設計,從引水分洪到泄洪排澇,樣樣皆要精通。我父親傳我時說,這既是技藝,更是使命。"
老者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禹王導江疏河,三過家門而不入;伯益承其誌,為水利奠基。我等後人,雖不能有禹王之功,但守護先賢遺跡,傳承治水之道,卻是我黃氏千年不變的責任。"
他端起粗陶碗,抿了一口清水,眼神變得悠遠:"在晉國時期,我黃氏先祖曾得到國君禮遇,位至大夫。三家分晉之初,韓、趙、魏三國爭相延攬水工,我族人也曾受到重用。"
老者的聲音帶著一絲苦澀:"可惜,近百年來,戰事連綿,韓國國力日蹙,幾任韓王皆無心治水,隻顧爭戰。加之水患、戰亂、匪患,族人星散各方。我有三個兒子,長子為求溫飽,遠赴齊國為商;次子在一次洪災中救人,被洪流卷走;幼子被抓去當兵,死在了疆場。"
說到這裡,老者的眼中泛起淚光:"如今,這村子就剩我一個老頭子,守著祖傳的井欄,望著日漸荒蕪的村落,隻覺得心如刀絞。我族守護的技藝和秘密,怕是要跟著我這把老骨頭一起埋入黃土了。"
阿漓聽聞,眼中閃過一絲同情,輕聲道:"黃老伯,我來自百越,也是水工後人。在我們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先祖留下的智慧,是為了讓後人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帶進墳墓。"
鄧起也附和道:"是啊,我跟著李先生學習水利多年,深知水工之道對百姓的重要性。如果您能將祖傳的智慧分享出來,說不定能夠解決更多地方的水患問題。"
李明衍鄭重地說:"黃老伯,我曾在涇水之渠發現了禹工遺跡,那裡的智慧幫助我解決了一個重大的工程難題。我相信,您族人守護的秘密,與我在涇水發現的必有聯係。如果能夠找齊九州水脈,或許能夠重現禹王治水的偉大智慧,造福天下蒼生。"
老者聽著三人的話,眼中的疑慮漸漸消散。他抬頭望向牆上掛著的一幅褪色的家譜,喃喃自語:"你們這幾個娃娃,倒比我這把老骨頭看得更遠。"
他站起身,鄭重其事地說:"我想,你們確實是值得托付的水工後人。祖宗留下的智慧,終究是要為人所用的。"
老者拄著竹杖,緩緩走到屋角,從一個上了鎖的木箱中取出一卷泛黃的竹簡:"這是我族祖傳的地圖,上麵標注了禹工遺跡的確切位置。那處遺跡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穀中,地勢險峻,不易尋找。若你們真有心,我可以帶你們前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直沉默不語的韓談忽然開口:"老丈,你年事已高,走山路恐怕吃力。不如畫張地圖,我來帶他們前往。"
老者搖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這條路,我已經走了六十多年,閉著眼都不會走錯。況且,那遺跡入口需有特定方法開啟,非我親自前往不可。"
李明衍深深鞠躬:"多謝黃老伯信任,我等一定不負所托。"
老者歎了口氣,似是釋然,又似是感慨:"罷了,明日天亮便出發。夜裡你們就在我這簡陋的屋子裡將就一晚吧。"
夜深人靜,月光如水,灑在這個幾乎被遺忘的村莊上。韓談靜靜地站在院中,望著如墨的夜空。他回想著今日李明衍一行人與老者的對話,對李明衍心中多了一分敬佩。
韓談輕撫腰間的劍柄,感受著冰冷的金屬觸感。那是他先祖傳下來的青銅劍,柄上刻著"吊民伐罪"四字。起初他奉張良之命來保護一個秦人,心中充滿了不願。在韓國,秦人意味著仇恨,意味著那些被焚毀的城池和被迫害的同胞。若不是謀主之命,他定會冷眼旁觀這個秦人的命運。
但韓談現在猛然意識到,自己對任務的理解或許從一開始就錯了。他握緊了腰間的長劍,感受著冰冷的劍鍔抵住掌心的疼痛。張良派他來是為了韓國的利益,也是為了李明衍追尋的超越國界的大義。
遠處,傳來了貓頭鷹的啼鳴,打破了夜的寧靜。韓談收回思緒,目光重新變得銳利。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