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暮城獨行人_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4章 暮城獨行人(1 / 2)

水圍係統陣眼工程開始後,魏般特地安排了盛大的慶功宴。席間,眾人推杯換盞,氣氛熱烈。

"李先生博聞強識,若能留在大梁,必能如李悝一般大有作為,再強我魏國。"張耳舉杯相邀,語氣誠懇,目光灼灼。李悝乃是戰國初期魏文侯時的賢相,變法強國,使魏國一度成為七雄之首。張耳此言,可見對李明衍推崇之至。

張耳見李明衍未即刻答應,又轉頭攛掇魏般:"魏兄與先生乃是故交,此時豈不該極力相留?"

魏般聞言,抬頭望向李明衍,舉杯致意:"先生若留,我等願以家主禮遇相待。"言語雖懇切,卻並無十分強留之意,態度頗為微妙。

李明衍微笑致謝,心中卻五味雜陳。近日來,他應魏般邀請,多次入宮觀政,親眼目睹了魏國朝堂的真實狀況。所見所聞,令他心情愈發複雜。

那日朝會,魏王端坐於王座之上,神情倦怠,時不時打個哈欠。百官分列兩側,表麵恭敬肅立,實則各懷心思。李明衍站在殿角,與魏般一起默默觀察著這場朝政。

"今有三縣武卒歸鄉無處棲身,請撥款百金修繕舊舍..."一位中年官員正在奏報。

"百金?"一位頭戴高冠、衣著華貴的大臣打斷道,"國庫空虛,何來百金?況且武卒自有軍餉,何須另行撥款?"

"大人有所不知,"那官員躬身解釋,"這些乃是傷退之卒,多半傷病在身,無力自建居所。若能給予微薄救助,既安撫軍心,又彰顯國恩。"

"既是傷退,便是廢卒,何談軍心?"另一位貴族模樣的官員冷笑,"況且此事應由軍中負責,何勞朝廷操心?"

"軍中已無餘糧..."

"既無餘糧,便是無力為之。國事千頭萬緒,豈能事事應允?"

一番推諉後,那官員隻得黯然退下。李明衍注意到,推諉之人正是先前曾在水圍係統工程中撈取好處的三族公子。

緊接著,一位年輕官員上前跪地請願,陳述官道失修,商旅難行,百姓疾苦。

"近年雨水頻繁,官道多有衝毀,"那年輕人聲音清朗,"若不及時修繕,來年商賈難行,賦稅必將銳減。"

"你這後生,倒會危言聳聽。"一位年長的大臣嗤笑道,"我魏國自古水路發達,何須官道?隻不過是你欲邀功而已,不識朝廷艱難!"

幾位大臣附和著笑起來,那年輕官員最終隻得黯然退下,眼中滿是絕望。

李明衍目睹這一切,心中愈發沉重。朝堂之上,除了少數如魏般這樣的忠臣外,多數官員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最可悲的是,即便是底籌工程這樣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在最初的幾個月熱鬨過後,也漸漸在朝堂上無人提及。

三族公子仍會按時到工地,但每次來隻是為了索取更多預算,根本不過問工程進展。仿佛這項關乎國家生死的工程,隻是魏般和張耳的個人工程,或是朝中難得可以瓜分的一塊肥肉。

"這便是我魏國的朝堂,"有一日,魏般苦笑著對李明衍說,"表麵上歌舞升平,實則千瘡百孔,無人真正為國為民。上下各自為政,朝廷命令下達,猶如石沉大海,再無回音。此便是先君歿後之景象。"

如今宴席上,李明衍看著魏般複雜的神情,心中已有所悟。酒過三巡,張耳等人告辭,魏般邀李明衍登城而望。

·····

夜風微涼,城牆上隻剩李明衍與魏般二人。遠處,大梁城燈火輝煌,商鋪林立,酒樓歌聲不絕,一派繁華景象。近處,則是底籌工程的工地,數百名工匠仍在夜色中默默施工,微弱的燈光如同暗夜中的螢火。

"先生,你可知為什麼我不強留你在魏國?"魏般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平靜。

李明衍微微一怔,隨後明白了魏般的用意。

"魏兄,恕我直言。"李明衍長歎一聲,目光掃過城中繁華與城下蕭索,"我看這魏國朝堂,君王懈怠,大臣自保,民生凋敝,水利廢弛。若我留下,又能做什麼?"

魏般既未吃驚,也未反駁,隻是沉默良久,終於苦笑道:"先生一語中的。這就是我心中想說的。先生乃天下大才,我魏國局麵如此,先君信陵君尚不能力挽狂瀾,又何苦拖先生下水?蛟龍需要的是大海,而不是淺灘。先生能助我完善底籌,已是我魏般之福,我魏國之幸。"

他指向遠處:"看那城郊,早已殘垣斷壁;看那河道,久未疏浚淤塞不通;看那官道,年久失修寸步難行。魏國的衰敗,不是一日之寒。"

"那你為何還要堅持?"李明衍反問,直視魏般的眼睛。

魏般望向夜空,目光仿佛回到了數十年前:"我自幼習文,年少時常體弱,當時我覺得自己在一批孩子中最為無用,我經常覺得自己是先君撫養的少年中的恥辱。但先君每每鼓勵我,人最重要的是勇敢,而勇敢不在於體格與外表,而在於是否敢在孤獨中堅持做對的事情,敢在看不清未來眾人害怕時繼續前行。我受信陵君言傳身教,早已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哪怕隻有一線希望,也要竭儘全力。我等雖無法改變朝堂,但至少能保全這最後的底籌,為魏國留一線生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目光投向城下的工地,聲音低沉:"更何況先君竭儘心力所留之底籌,尚未完成。哪怕魏國已是窮途末路,我也要讓先君的遺誌得以實現,讓大梁多延續一日,便是一日。"

李明衍望著魏般堅毅的側臉,心中湧起一股敬意。在這個注定走向衰亡的國家裡,仍有人像魏般這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堅守著最後的信念。

"也許先生看不到希望,但每當我看到城中的孩童嬉戲,看到農夫田間耕作,看到商賈往來交易,我便知道,我所守護的,不隻是一個國家的名號,更是這片土地上無數百姓的生活。"魏般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隻要底籌完工,我魏國便能多延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這十年、二十年內,會有多少人得以平安度過一生?會有多少孩童得以長大成人?這,不值得嗎?"

李明衍沉默不語,隻覺得胸中湧動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感動與悲壯。他忽然想起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種種際遇——在蜀地遇見李冰父子,在涇水之渠遇見鄭國,在鹹陽遇見秦王嬴政,在大梁遇見魏般與張耳。每一次相遇,都讓他深刻感受到這個時代的殘酷與偉大。

這些話讓李明衍陷入沉思。他知道魏般的堅持多麼可貴,也明白自己隱瞞禹工遺跡真相的決定是對的——有些希望,哪怕是渺茫的希望,也比絕望更有價值。他的目光穿過城牆,看向遠處點點燈火的工地,那裡的工匠們正在默默實現著一個或許無法實現的夢想。


最新小说: 都市全能:從每日抽獎開始 戀綜:懸溺一響,遺憾登場! 想吃絕戶?重生千金直接掀桌 魔寢血咒之我的前世是伏羲 末世商店:賺夠一百億就複活 我靠擺攤賣美食,成了罪犯克星 狂龍戰梟 末日下的白毛醫生 禪宗故事 我是MVP,塔科夫商人是躺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