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心明天地寬(下)_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0章 心明天地寬(下)(1 / 2)

暮色四合,蒼穹如墨,零星的燈火點綴在荒野的驛道上,如同黑暗大海中的燈塔。李明衍一行人好不容易尋得一處小驛站,得以棲身。驛站雖簡陋,卻打掃乾淨,甚至還備有幾案紙墨,顯然是為往來文書官員準備的。

炊煙嫋嫋中,鄧起已將早先打來的野雞燉煮,飄出誘人香氣。蒼白的燭火下,李明衍神情前所未有的清朗堅毅,他在席上環視眾人,拍了拍手裡的幾份竹簡。

"諸位,趙國行在即,不可不謀而動。"李明衍開門見山,"趙國政局複雜,水患嚴重,我等既為水工,又需尋禹跡,當先明其形勢。"

他將竹簡攤開,上麵是精心繪製的趙地輿圖:"趙國地勢獨特,三麵環山,太行山脈攔於西側,南抵黃河,北臨燕趙代三國交接處的長城險道。東麵則是一望無際的中原平原,與齊、魏兩國接壤。"

"趙國之強大,在於其天然屏障與山地邊塞養育的騎兵。"韓談接過話頭,眼中閃爍著武者特有的銳利,"可惜近年來趙國氣數已衰,自長平之戰亡四十萬精銳後,國力大傷。"

李明衍點頭同意:"確實如此。趙國政局更是風雨飄搖。去歲趙王突然駕崩,年幼的太子登基,是為今趙王。贏嘉作為先趙王同母兄長,本是太子,卻因秦王施壓被廢黜。"

韓談眉頭緊皺:"且不說贏嘉與先生的交情,單說趙國國勢,確是令人憂心。朝堂之上,怕是已經分裂。"

"怕是水火不容。"李明衍補充道,手指在地圖上輕點,"邯鄲為國都,由郭開掌控;代地則是邊塞重鎮,由李牧鎮守。按徐福帶來的消息,表麵上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是明爭暗鬥,幾乎形成了兩個趙國。"

"贏嘉呢?"阿漓問道,隨手摘下鍋裡的野雞腿分給眾人,"他現在又在何處?"

"據徐福所言,贏嘉已被廢為庶人,但仍受到李牧尊重,住在代地某處。"李明衍接過肉食,卻隻是放在一旁,繼續專注於地圖,"李牧是趙國名將,為人正直剛毅,與贏嘉交好,至今仍視其為趙國正統。"

鄧起突然提問:"先生,您與贏嘉交情匪淺,此去趙國,是否要站隊李牧一方?"

李明衍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目光堅定而清澈:"我與贏嘉確是兄弟之誼,但我等此行的首要目的是探訪禹工遺跡,治理水患,不宜卷入政治漩渦。不過..."他頓了頓,"若能助贏嘉一臂之力,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阿漓輕輕點頭:"明衍哥此言甚是。不過先生要小心,這趙國分裂之勢,若稍有不慎,便會被卷入其中,難以自拔。"

"我心中有數。"李明衍向阿漓致意,隨後轉向鄧起,"說說看,趙國水利之狀如何?"

鄧起立刻來了精神:"趙國水係可分三大塊:邯鄲周邊的漳水係統,太原盆地的汾水係統,以及代地的桑乾河係統。"

他伸手在空中比劃:"還有鄴城附近,在原屬於魏國時,就由西門豹構建了"十二渠"係統,趙國控製鄴城後,將原有十二渠擴建為南北兩乾渠係統,南渠維持灌溉功能,北渠轉為軍事水道,利用原有渠道建設邯鄲鄴城漕運線,運糧甚豐。"

"這套係統很有特色。"李明衍插話道,"不同於秦國的水利以灌溉為主,趙國水利更注重防洪與軍事用途。"

鄧起一邊啃著野雞腿一邊點頭:"先生慧眼如炬!太原盆地以晉陽為中心,沿汾水支流開有東西向乾渠,利用地勢落差實現自流灌溉。狼孟處還有防洪堤,防止山洪衝擊農田。"

"代地水利最為特殊。"鄧起越說越興奮,仿佛在講述自己的至愛,"桑乾河上築有土石混合堤壩,抵禦春季融雪洪水。壺流河附近甚至有大型水庫,既供軍需,又可旱季灌溉。"

"還有太行山前線的軍事水利工程。"韓談突然加入討論,眼中異彩連連,"井陘關水道,既保障駐軍用水,又可放水阻敵。閼與的堰塞湖,更是可以決水淹沒敵軍通道。"

李明衍讚賞地看著兩人:"不錯!鄧起了解水利技術,韓談熟知軍事應用,二者結合,把趙國水利看的通透。"

阿漓若有所思地問:"如此複雜的水係,禹工遺跡會在何處?"

"這正是我所擔憂的。"李明衍神色凝重,"按理說,禹王治水時期,華夏大地遠未開發至趙地邊境。但禹王畢竟遠見卓識,或許他看到了這片土地的未來。"

阿漓從隨身的布囊中取出一卷古樸的獸皮卷軸,小心翼翼地展開:"百越傳說中,禹王治水時曾留下"龍首山水"的預言,說是"水止戎止",意為水患平息,戰亂亦止。"

彭越好奇地湊過來:"什麼是龍首山?"

阿漓搖頭:"古籍記載不詳,隻知是北方一處重要的水源地。"

李明衍目光閃爍:"按地理推測,或許是指今太行山北段某處。若真如此,這禹工遺跡很可能在代地一帶!"

"那我們需要穿越整個趙國?"鄧起驚訝地問。


最新小说: 擁有荒誕規則的我無視規則 八零換親,夫人隻想搞錢 全球病變:活屍狂潮! 道友托孤:從養成妖女開始長生 二十七載 末世:聖母係統被無敵空間製裁了 這個前鋒不正經 都市全能:從每日抽獎開始 戀綜:懸溺一響,遺憾登場! 想吃絕戶?重生千金直接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