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衍蹙眉凝視阿漓,雙方目光交彙間已有默契。他輕聲問道:"你發現了什麼?"
阿漓環顧四周,確保其他人還沉浸在探索中,這才低聲道:"這處禹工遺跡比我們先前所見的幾處,明顯小了一些。"她指向四壁,"且看這石壁刻度,與涇水、韓地遺跡相比,石板數量明顯不足。更奇怪的是,雖有這精巧水係輿圖,卻未見任何水利工具或技法留存,仿佛隻是一座記錄館,而非真正的水工遺址。"
李明衍聞言如遭雷擊,目光重新掃視石室。果然,與先前遺跡中發現的量水尺、堰閘模型、溢洪道設計等專業工具相比,此處空蕩許多。他撫摸著石壁上的刻痕,指尖感知到的粗糙紋理也與記憶中有所差異。
"你說得對,此處似乎僅存一半。"李明衍喃喃道,旋即轉向水池模型,"若我猜得不錯,真正的奧秘或許就藏在這水係圖中。"
他俯身仔細觀察池中的微縮地形,手指輕觸水麵,感受水流走向。突然,他察覺到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模型精確再現了北方地形,但草原區域的水係卻異常稀少,與實際地理比例嚴重不符。
"這水係分布不合理。"李明衍指著模型北部,"草原雖比中原乾旱,但也有河流湖泊。此圖中草原地區水脈僅有寥寥數道,明顯失衡。"
李牧聞言,踱步過來:"先生何出此言?"
"將軍請看,"李明衍指向模型,"這裡是代地,這裡是長城一線,再往北是草原。模型中水流九成彙聚於農耕區,僅一成延伸至草原,這與天然地理絕不相符。除非……"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大膽的猜測:"除非這是人為設計,而非自然流向。"
李明衍仔細端詳水係模型的結構,發現幾處關鍵節點上裝有小型石製閘門。這些閘門精巧隱蔽,幾乎與周圍岩石融為一體,若非仔細觀察,根本無法發現。
"見微知著,或許..."他伸手輕輕撥動一處閘門機關,微弱的摩擦聲中,石閘緩緩轉動。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韓談甚至下意識按住了劍柄,生怕觸發什麼機關陷阱。
但李明衍眼中隻有專注:"不必驚慌,這應是調節水流的裝置。"
隨著石閘旋轉,原本彙集在農耕區的部分水流開始改道,緩緩流向模型北部的草原地帶。受此啟發,李明衍又找到幾處類似機關,一一調整。水流隨之在模型上重新分布,宛如一幅活的地圖在眾人眼前展開。
彭越在一旁看得入迷,忍不住讚歎:"水兒聽話,真聽話。"
李明衍卻麵露憂色:"但願我沒有破壞原有設計..."
話音未落,隨著最後一處水閘調整完畢,一陣輕微的機械聲響從石台下傳來。眾人警覺地後退一步,隻見石台底部的一塊岩石緩緩陷入地下,露出一個暗格。
"有東西!"韓談箭步上前,探手入暗格,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塊石板。
石板年代久遠,表麵已有細密裂紋。李明衍小心接過,捧給阿漓解讀,隻聽阿漓緩緩讀道:
"非止於戎,更濟於民。"
八個字甫一出口,宛如雷霆轟鳴,震徹石室。阿漓的聲音還在空氣中回蕩,眾人已陷入石化般的靜默。石板上的象形字,穿越千年歲月,在火把映照下仿佛活了過來,似乎禹王就站在眼前,親口道出這千古智慧。
李牧緩緩抬頭,這位百戰沙場、令匈奴聞風喪膽的趙國名將,此刻眼中竟閃爍著不可思議的光芒。他伸出了那雙曾揮劍殺敵的手,指尖在石板上方停滯,不敢觸碰這千年聖物。
"這真的是...禹王之訓?"李牧聲音沙啞,透著一種軍人罕見的敬畏。常年的邊塞生活讓他肌膚粗糙如樹皮,此刻卻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阿漓輕拂青絲,蹲下身仔細端詳石板。她纖細的手指小心地描摹著字跡,如同撫摸珍寶:"與我們在秦地、韓地所見的石刻如出一轍。若有人欲仿製,絕難做到如此精微。"
李明衍站在水池邊,望著那緩緩流動的水脈,心潮翻湧。作為一個穿越者,他此刻感受到了一種跨越千年的對話,仿佛大禹就站在時間的彼端,與他四目相對。
"我明白了!"李明衍突然高聲道,聲音在石室中回蕩,"水止戎止"與"非止於戎,更濟於民",這是兩重機關,亦是兩重境界的治水之道!"
他快步走向石壁,手指輕撫上麵的刻文:"初見"水止戎止"四字,我曾以為禹王是要以水為界,阻隔華夏與戎狄。而今觀八字真言,方知禹王心胸,何其宏大!"
李明衍轉身麵向眾人,眼中閃爍著智者的光芒:"禹王不止要用水防戎——這是淺顯之道;更要用水濟民,包括戎狄在內的天下蒼生——此乃大智慧!水,不該是分隔文明的界限,而是連接萬民的紐帶!"
彭越雖不識字,卻也被這氣氛所感染,他蹲在水池邊,看著那些小小的水閘,忽然道:"水和人都不該被關在籠子裡,它想去哪就去哪。"這樸素的話語,恰如禹王千年前的心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明衍目光一凝,再次審視整個水係模型。那些原本被限製在農耕區的水流,現在部分被引向草原,形成了一幅全新的圖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在水的牽引下竟能和諧共存!
"我們不是破壞了原有設計,"李明衍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而是揭示了禹王的真正用意!這水係本就應當如此分布,是後人出於防禦戎狄的考慮,刻意封閉了通往草原的水道。"
阿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異彩:"這與百越水神傳說暗合。相傳大禹治水時,曾與遠方部族共飲一江之水。族老常言:"禹功雖成於夏,澤被萬方"。"
眾人沉浸在這一發現的震撼中,李明衍的目光卻被水池邊的牆壁所吸引。隨著水流重新分配,石壁上浮現出一道幾不可見的裂縫,仿佛一條微笑的唇線。他箭步上前,仔細查看,發現牆麵上有八處小巧凹陷,每一處都精巧隱蔽,如繁星般分布在石壁表麵。
"這裡有機關!"李明衍高聲道。
眾人立即圍攏過來。韓談警覺地拔出劍來,警惕著可能的危險;士兵們舉高火把,照亮石壁;李牧則審視著整個局麵,眉頭微蹙。
"阿漓,你研習過先代遺跡,可有法門開啟此處密室?"李明衍急切問道。
阿漓沉思片刻,優雅地在石室中踱步,纖細的手指時而掠過石壁,時而輕觸水麵,仿佛在與古人對話。突然,她停下腳步,望向李明衍:"古籍《大荒經》有雲:"觸機九重,得見禹功"。這些凹陷,必是按特定順序觸發的機關。"
李明衍凝神思索,腦海中閃過禹王治水的種種傳說——導江入海、疏通九河、鑿龍門、決伊闕...突然,他看著水池中的水流,靈光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