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他眼中迸發出智慧的光芒,"八字八機關,當按水流方向觸發!就像禹王治水,循山導水,因勢利導!"
他環顧石室,迅速在腦中勾勒出一幅完整圖景:"禹王治水自南向北,最終抵達龍首山。這八處機關,當按水流由農耕區至草原的順序依次按壓!"
李明衍站在水池邊,仔細觀察水流走向,然後走向石壁,開始尋找那些細微的凹陷。他的手指在石壁上輕輕滑動,仿佛盲人讀字,尋找著那些微不可察的痕跡。
"找到第一處了!"他按下石壁上一個僅有拇指般大小的凹陷。石室內頓時回蕩起一聲清脆的"哢嗒"聲,仿佛是千年前的機械重新蘇醒。
李明衍循著水脈圖繼續尋找,他的動作越來越流暢,仿佛受到某種神秘指引。眾人屏息凝視,隻聽見石室內回蕩著李明衍的腳步聲和機關觸發的清脆響聲:
"哢嗒"——第二處找到了,位於邊界之地。"哢嗒"——第三處在山脈一線。"哢嗒"——第四處位於農耕與草原的交界處。
每按一處,石室內的氣氛就凝重一分,空氣似乎變得愈發稀薄。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跟隨著李明衍的身影,仿佛他不是在觸動石壁上的機關,而是在彈奏一首穿越千年的樂章。
"哢嗒"——第五處。"哢嗒"——第六處。"哢嗒"——第七處。
李明衍的手停在了最後一個機關前。這是位於整個水係最北端的凹陷,象征著禹王治水的終點,也是華夏文明與北方遊牧民族交融的起點。他深吸一口氣,毅然按下。
"哢——"
最後一聲並未完成,因為它被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所淹沒。石壁開始震顫,牆體上迅速蔓延出無數細密的裂紋,宛如被冰雪覆蓋的湖麵。眾人驚恐地後退,以為石室要坍塌。
然而,石壁並未倒塌,而是在一陣沉悶的摩擦聲中,緩緩向兩側分開。縫隙中透出的幽光照亮了眾人驚異的麵龐。
當石門完全開啟,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條寬敞的走廊,兩側牆壁上鑲嵌著一種發光的礦石,投射出柔和的青綠色光芒,恍如行走在水底。走廊儘頭,似有更為宏大的空間等待探索。
"天哪..."李牧喃喃道,聲音裡充滿敬畏,"這究竟是怎樣的奇跡?"
李明衍凝視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他仿佛聽到了千年前大禹的聲音,在耳旁低語:"通往未來的道路已經打開,去吧,完成我未竟的夢想。"
"走!"李明衍堅定地說道,帶頭邁入那條通往未知的走廊,"禹王在前方等著我們。"
士兵們高舉火把,眾人緊隨其後,腳步聲在走廊中回蕩,約行三十步,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一座比先前大三倍的石室。火把的光芒在此處顯得微不足道,仿佛被無儘的黑暗吞沒。
李牧果斷指揮士兵點燃更多火把,光線漸漸充盈整個空間。眼前景象令所有人驚歎不已——這才是真正的禹工遺跡主室!
石室正中央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碑,上書八個古樸的大字,阿漓一字一字的讀來:"水濟天下,草木同春"。石碑四周環繞著一個遠比先前精致的水係模型,占據整個石室中央的大部分麵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模型不再局限於單一區域,而是完整展現了從中原到北方草原的廣袤地域。最引人注目的是,模型中設計了雙重水係:內水環繞農耕區,如同保護傘般守衛著耕地與村落;外水則延伸至遼闊的草原,以更為細密的網絡鋪展開來,形成無數個大小水塘與小型濕地。
"天啊..."李明衍屏息凝視,心中湧起難以言表的震撼,"這是完整的農牧共融水係設計。"
石室四壁的壁畫更是精美絕倫,內容連貫成完整的敘事:東壁描繪大禹率眾北上治水的場景,禹王手持節杖,身後跟隨眾多工匠與民眾,眾人或挖掘渠道,或測量水位,或搬運石塊,場麵宏大壯觀。
北壁畫麵轉為禹王抵達龍首山,與當地部族首領會麵的場景。部族首領身披獸皮,頭戴角飾,率眾迎接。雙方似在進行某種儀式,禹王獻上水工工具,部族首領則回贈馬匹與皮毛。
西壁展示了更為震撼的場景:禹王的部族中有一部分人留下,與當地部族融合共處。。兩族人民共同修建水渠,引水入草原,形成點狀濕地與牧場。
南壁則是整個工程竣工後的盛景:良田千頃,水渠縱橫;湖泊星布,牛羊成群。兩族人民舉行聯合祭祀,禹王與部族首領立於中央,四周眾人皆歡欣鼓舞。
"這...不可思議。"李牧喃喃道,目光在壁畫與水係模型間來回掃視,"若此圖屬實,禹王不僅治理水患,更試圖調和華夏與北方異族的千年衝突?"
李明衍深吸一口氣,手指輕撫模型表麵:"禹王治水並非止步於中原,而是延伸至北方草原,創造了一套農牧共融的跨文明水利係統。"
他指向模型中的關鍵節點:"看這些設計,內水係可在農耕區蓄水防洪,保障灌溉;外水係則通過巧妙的落差設計,讓多餘水量自動流向草原,形成眾多小型湖泊與濕地,供遊牧民族及其牲畜使用。"
在石室一側的牆壁上,刻有詳細的水道工程圖,標明如何利用地形落差,讓水流自然延伸至遠方。圖上還有精確的水量計算、季節性調整方案,甚至預測了極端天氣下的應對措施。
"禹王設計的意義在於,"李明衍語氣中充滿敬佩,"他不僅解決了華夏水患,更試圖調和農耕與遊牧兩種文明的根本衝突。水資源稀缺是遊牧民族南下掠奪的重要原因,若能通過水利係統為草原提供穩定水源,遊牧民族就能在原地繁衍生息,無需南下爭奪資源。"
阿漓若有所思:"怪不得我百越族有傳說,稱大禹治水不分族類,皆為蒼生。原來這不僅是美好傳說,而是確有其事。"
李牧雙眼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作為常年與北方民族交戰的將領,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這一發現的戰略意義:"此乃天賜良機!若能依此修複水係,不僅能解決水患、固守邊防,更可徹底改變趙國與匈奴的關係!"
"難怪古書中有"禹行到龍首而還"的記載,"李明衍深思道,"原來他不是簡單地抵達此地後返回,而是在這裡完成了農牧融合的宏大構想,為後世留下智慧結晶。"
眾人陷入震撼的沉默,無需多言,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一發現的重大意義。彭越目不轉睛地盯著水係模型,仿佛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韓談則若有所思,一個戰士眼中難得浮現出對和平的向往;士兵們竊竊私語,難掩興奮之情。若此設計可行,將徹底改變北方格局。這遠比簡單的軍事防禦或政治聯姻更具曆史意義,是對文明發展模式的根本革新。
李明衍心中湧起莫名的感動。千年前的禹王,竟有如此宏大胸懷,試圖通過水利工程融合民族。
李牧深吸一口氣,鄭重道:"先生,請立即整理好這些資料,我們速回代地,與太子共同商議。此計若成,我趙國複興有望!"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