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雲夢澤畔篝火搖曳。李明衍坐在火堆旁,手中握著一支炭筆,在竹簡上勾勒著複雜的圖案。經過一整天的觀察和思考,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逐漸成形。
"門主,你在設計什麼?"子徹湊過來,看著竹簡上那些奇怪的線條和符號。
李明衍放下炭筆,看了看圍攏過來的眾人:"既然禹工遺跡沉在水下,我們就必須想辦法下去探索。但是彭越今天的經曆告訴我們,僅僅憑借水性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水下作業係統。"
周文皺著眉頭:"矩子,水下作業極其危險。雲夢澤的暗流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喪命。而且那石門被破壞得如此嚴重,就算下去也未必能有收獲。"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萬全的準備。"李明衍指著竹簡上的圖案,"你們看,這是我設計的供氣係統。"
眾人湊近一看,隻見竹簡上畫著一個複雜的裝置:幾根粗大的竹筒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長長的管道,一端連著水麵上的風箱,另一端連著一個特製的麵罩。
"這是竹筒供氣裝置。"李明衍詳細解釋道,"我們用多根竹筒套接,製作成一條長達四丈的輸氣管道。水麵上用風箱持續送氣,潛水者可以通過麵罩在水下呼吸。"
莊賈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這真的可行嗎?"
"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李明衍肯定地點頭,"關鍵是要解決幾個技術問題:首先是竹筒的密封性,必須確保氣體不會泄漏;其次是麵罩的設計,要既能供氣又能排水;最後是管道的浮力控製,避免在水中扭曲變形。"
他翻到竹簡的另一麵,上麵畫著更多的細節圖:"這裡是麵罩的設計。我們用獸皮和木炭製作過濾裝置,確保進入口鼻的空氣清潔。麵罩底部設有單向閥門,可以排出呼出的廢氣和滲入的水分。"
彭越聽得入神:"那水下照明怎麼解決?下麵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清。"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李明衍又拿出另一張竹簡,"我們可以用油脂製作防水火把。將桐油、鬆脂和獸脂混合,用防水的動物腸包裹,製成特殊的水下照明設備。雖然亮度有限,但足夠照亮近距離的物體。"
韓談仔細研究著這些設計,不禁感歎:"矩子的這些想法確實巧妙,但製作起來恐怕不容易。"
"確實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李明衍站起身來,"我們現在就開始準備。周文,你派人去尋找足夠的竹筒,要選擇管壁厚實、節間長的;莊賈,你負責製作防水材料,桐油、鬆脂、獸皮都要準備充足;子徹,你去準備機關器械,我們還需要滑輪組來輔助作業。"
眾人立即行動起來。經過整整一周的忙碌,一套完整的水下作業設備終於製作完成。
天色微明時,李明衍檢查著這套設備的每一個細節。供氣管道由十二根竹筒套接而成,每個接口都用桐油和麻繩仔細密封;麵罩用精選的獸皮製作,內襯柔軟的獸毛,佩戴起來既舒適又密封;防水火把用特製的野豬腸包裹,外層塗滿了防水的油脂。
"彭越,你願意再次下水探索嗎?"李明衍問道。
彭越毫不猶豫地點頭:"矩先生,我願意!"
"好,但這次你不是一個人。"李明衍指著岸邊的設備,"周文和莊賈在水麵操作風箱,確保供氣穩定;韓談和子徹負責安全繩索,隨時準備救援;我在岸邊指揮,通過繩索信號與你聯絡。"
一切準備就緒後,彭越小心翼翼地戴上麵罩,測試著供氣裝置。竹筒管道中傳來陣陣清新的空氣,麵罩的密封性也很好。他向李明衍比了個手勢,表示一切正常。
"記住,安全第一。"李明衍叮囑道,"如果遇到任何異常情況,立即拉動繩索求救。"
彭越深吸一口氣,緩緩潛入水中。
透過澤水,眾人可以隱約地看到彭越在水下的身影。供氣管道在水中保持著良好的形狀,防水火把發出微弱但穩定的光芒。彭越小心翼翼地遊向石門位置,每前進一步都要停下來觀察周圍的情況。
但是當他接近石門時,意外發生了。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