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禹工遺跡之設計,本就以水淹為開啟之法!古人智慧深不可測,外人視水為阻礙,然水正是啟門之鑰!吾按照水位變化觀察石壁,果然發現暗藏機關。水滿三尺時,某處石板可以按動;水滿一丈時,另一機關得以開啟。如此環環相扣,竟是一套完整的水力開鎖係統!"
李明衍倒吸一口涼氣。這意味著白起無意中的"破壞"行為,實際上創造了開啟禹工遺跡的條件。曆史的諷刺莫過於此。
"吾終於進入真正的禹工遺跡內室,見到墨子先師親筆留下的教誨石刻。"觀此教誨,吾心如刀割..."
"吾本欲保全相裡墨,不料害了楚墨,又違背了先師教誨。雖得見禹工遺跡真容,然於心何安?吾已無顏麵對墨家先師,更無顏麵對楚墨諸位師兄弟..."
絕筆的最後部分記錄了李硇的懺悔和決定:
"吾將禹工遺跡重新封閉,以全遺跡。若有真正秉承墨家理念之後人得見,望能以此造福天下蒼生,勿蹈吾等覆轍。吾愧對墨家,愧對天下,當以死謝罪。後人見此,當引以為戒..."
絕筆到此戛然而止。李明衍緩緩合上竹簡,心情無比沉重。在這個陰森的地下空間裡,一個關於背叛、懺悔與救贖的故事完整地呈現在他們麵前。
李硇的悲劇在於,他以為自己是在保護墨家,實際上卻違背了墨家的根本精神。當他最終看到墨子的真正教誨時,內心的衝擊可想而知。
彭越看著那具依然保持著擁抱姿勢的遺骨,聲音顫抖地說:"矩子,這位李硇矩子...他真的是自儘的嗎?"
李明衍點點頭,指著遺骨的位置:"你看他的姿勢,緊抱竹簡而死,身邊沒有任何外傷痕跡。在這個密閉的氣室中,他完全可以等待水位下降後脫困而出,但他選擇了留下來。"
這是一個墨家矩子最後的懺悔和救贖。
"我們必須把這個真相告訴所有人。"李明衍鄭重地說道,"相裡墨和楚墨之間的仇恨,需要在真相麵前得到化解。"
雲夢澤的夜風更加淒冷,篝火在風中搖曳不定。當李明衍和彭越帶著李硇的絕筆浮出水麵時,岸邊等待的眾人立即圍攏過來。李明衍雙手顫抖地舉起那卷羊皮包裹的竹簡,仿佛捧著一個沉重的曆史判決書。
"周文,莊賈,"李明衍的聲音低沉而凝重,"相裡墨李硇的絕筆,揭示了三十年前的全部真相。"
周文和莊賈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安。當李明衍一字一句地念出絕筆內容時,兩位墨家領袖的臉色不斷變化著:從疑惑到震驚,從憤怒到悲傷,最後歸於深深的痛苦。
讀到李硇被白起以"與禹工遺跡共存亡"的諷刺方式處死時,周文的臉色變得極其複雜。他沒有立即流淚,而是呆呆地看著那卷絕筆,神情中混雜著震撼、困惑,還有難以名狀的複雜情緒。
過了良久,周文才緩緩開口,聲音有些發顫:"李硇...他最後確實是個真正的墨家弟子。但是..."
他停頓了很久,臉上閃過痛苦的神色:"但是當年他趕走我們的時候,難道就不是墨家弟子了嗎?他讓楚墨失去聖地的時候,怎麼就沒想到墨家的同門之情?"
周文的聲音越來越激動:"現在他為了保護禹工遺跡而死,我應該感動,我確實也感動。可是我心中的怨氣...三十年來楚墨承受的屈辱...這些又該怎麼算?"
莊賈神色凝重地看著周文,沒有急於安慰。作為齊墨的人,他對相裡墨本來就沒有切身的仇恨,此刻更多的是對曆史複雜性的感歎:"周兄,人心確實複雜。李硇當年可能真的以為自己在做對的事情,但他的"對"建立在你們楚墨的痛苦之上。現在他最後的選擇確實高尚,但這不能抹去當年的事實。"
其他墨家弟子們聽著絕筆內容,臉上都寫滿了震撼和困惑。一個年輕的楚墨弟子忍不住說道:"我們該恨他還是該敬他?他既是害我們失去聖地的罪人,又是為保護禹工遺跡而死的英雄..."
周文深深吸了一口氣,看著水下那個沉默的甬道:"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判李硇。我隻知道,無論如何,他最後確實是為墨家而死的。這份堅持...讓我既敬佩又痛苦。"
李明衍看著眾人複雜的神情,深有感觸地說道:"人性就是如此複雜。李硇既有分歧,也有堅守。我們既可以批判他當年的選擇,也可以敬重他最後的決斷。"
眾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李明衍看了眾人一圈後說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從這個悲劇中汲取教訓。墨家內部的分裂害了所有人,包括李硇自己。真相已經大白,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不必再糾結當年的恩怨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按照他留下的方法,開啟禹工遺跡。"
周文沉默了很久,最後說道:"不管怎樣,他已經死了。而且他是為了保護墨家聖地而死的。"
"李硇師叔選擇了與禹工遺跡共存亡,"周文終於忍不住,流著眼淚說道,"但我們不能讓他的犧牲白費。既然他在絕筆中留下了開啟遺跡的方法,我們就應該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李明衍點點頭,重新展開絕筆,仔細研究李硇記錄的開啟方法:"按照李硇的記錄,禹工遺跡的設計確實精妙絕倫。它利用水位變化作為開啟機製:當水位達到三尺時,第一層機關開啟;水位達到一丈時,第二層機關開啟;當水位穩定在一丈五尺以上時,核心機關才能被激活。"
彭越驚歎道:"怪不得我們之前無法開啟!我們一直把水看作是阻礙,卻不知道水本身就是開啟的鑰匙。"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李明衍感歎道,"他們把最大的障礙設計成了最關鍵的工具。隻有真正理解水的特性,掌握水利技術精髓的人,才能領悟這種設計的奧妙。"
莊賈仔細觀察著水下的情況:"現在的水位剛好符合要求。看來白起無意中的改動,反而創造了開啟遺跡的完美條件。曆史真是充滿了諷刺。"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