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衍沉思片刻:"既然發現了暗樁,我們就有辦法應對。彭越,你在水下能看清這些暗樁的分布嗎?"
"能看到一些,但不是全部。"彭越回答道,"它們埋得很深,隻有頂端露出一點點。而且分布得很密集,想要避開它們直接遊到石門那裡,幾乎不可能。"
"那我們就用機關來解決。"李明衍指著岸邊的滑輪組,"我們製作一套水下牽引裝置,用繩索和滑輪組成安全通道。這樣既能避開暗樁,又能確保潛水者的安全。"
接下來的幾個時辰,眾人齊心協力製作這套複雜的裝置。他們在岸邊設置了多個固定點,用粗大的繩索連接,形成一個立體的牽引網絡。通過精確的角度計算,這些繩索可以引導潛水者避開所有的暗樁,安全到達石門位置。
"這次我和彭越一起下去。"李明衍說道,"我需要親自檢查石門的情況。"
"矩子,您的水性..."周文擔憂地說道。
"我雖然水性一般,但有了這套設備就不同了。"李明衍拍拍身邊的供氣裝置,"而且有彭越在旁邊協助,安全性有保障。"
兩人同時下水,沿著牽引繩索小心翼翼地前進。這一次,他們成功避開了所有的暗樁,順利到達石門附近。
近距離觀察石門,李明衍震驚於破壞的程度。這不是簡單的撬門,而是係統性的拆解。石門上的每一個機關都被精確地破壞了,關鍵部件被移除或摧毀。這種破壞需要對墨家機關術有深入的了解,絕不是普通士兵能夠做到的。
更令人驚訝的是,石門後麵的甬道並沒有完全被泥沙堵塞。通過縫隙,可以看到裡麵還有空間。
李明衍和彭越費力地移開一些較小的石塊和泥沙,終於在石門的一側找到了一個可以通過的缺口。
甬道內一片漆黑,但借助防水火把的微光,可以看到這是一條人工開鑿的通道,兩側的石壁光滑平整,顯然經過精心加工。更重要的是,由於甬道內的特殊結構,這裡雖然被水淹沒了,但在某些位置形成了氣室,裡麵竟然還有空氣。
兩人小心翼翼地遊進甬道。隨著深入,眼前的景象越來越令人震撼。
甬道的地麵上散落著大量的物品:破碎的陶器、生鏽的工具、散亂的竹簡,以及...
"矩子,您看那裡!"彭越指著甬道深處。
借著微弱的火光,李明衍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甬道內散布著大量的屍骨!
這些屍骨有的完整,有的散亂,有的還保持著生前的姿勢。從骨骼的大小和形狀判斷,這些應該都是成年男性,而且死亡時間相當久遠。
"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彭越聲音顫抖地問道。
李明衍仔細觀察著這些屍骨,心中湧起不祥的預感。這些人的死狀很奇怪,沒有明顯的外傷痕跡,但骨骼的排列方式顯示他們死前經曆了極度的痛苦。
繼續深入甬道,他們發現了更多令人震驚的細節。在甬道的某個拐彎處,由於特殊的地形和水壓作用,形成了一個完全沒有積水的氣室。
而在這個氣室的最深處,他們發現了一具特殊的遺骨。
這具遺骨保存得相對完整,身著已經腐朽但依然可以辨認的墨家服飾。更重要的是,在遺骨的懷中,緊緊抱著一卷用防水羊皮包裹的竹簡。
李明衍小心翼翼地取出這卷竹簡,在防水火把的照明下仔細查看。竹簡上的字跡雖然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可辨:
"墨家罪人李硇絕筆..."
看到這幾個字,李明衍和彭越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當年替代楚墨,承擔守護禹工遺跡責任的相裡墨首領!他竟然死在了這裡,而且從現場的情況看,他的死亡絕不簡單。
火把的光芒在狹窄的氣室中搖曳不定,照射在那具緊抱著絕筆的遺骨上,在這個陰森的地下空間裡,三十年前的往事正在緩緩揭開它神秘的麵紗。
氣室內的空氣沉悶而潮濕,李明衍小心翼翼地展開那卷羊皮包裹的竹簡。防水火把的微光下,相裡墨矩子李硇的絕筆字字如血,訴說著一個三十年來不為人知的悲劇。
"相裡墨矩子李硇絕筆,昭襄王二十九年冬月..."
李明衍一字一句地讀著,彭越在旁邊屏息凝神。隨著絕筆內容的展開,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加複雜和殘酷的真相逐漸浮現。
"吾受白起將軍之命,接管雲夢澤禹工遺跡,本以為憑相裡墨數代積累之機關術,定能破解古人奧秘。然事與願違,禹工遺跡之精妙遠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