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明衍除去布局,也特彆留心觀察子它的一舉一動。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蒼梧城時,子它已經在軍營中忙碌了。
李明衍站在高處遠遠望去,隻見這個趙國貴族正在與各營將領逐一交談,手中拿著厚厚的冊子。
"在做什麼?"李明衍問身旁的陸伯。
"回主公,子它在清點軍籍,說是要把每個營的情況都交代清楚,免得鄧帥接手時有疏漏。"
李明衍微微頷首,鄧帥…,鄧起這個新名頭,真不賴,李明衍為鄧起高興。
午後,子它又出現在糧倉。
他親自帶人清點存糧,每一個數字都要核實三遍,然後詳細記錄在冊。
"這般細致,倒是出乎意料。"莊賈在旁邊說道,"屬下還以為他會藏些私心"
李明衍搖頭:"你們彆小看子它。他是聰明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確實,子它的表現完全出乎眾人預料。
他不僅沒有任何拉幫結派的舉動,反而主動找鄧起商議交接事宜。
第三日傍晚,議事廳中。
子它將一摞厚厚的冊子放在鄧起麵前:"鄧兄,這是北民各營的詳細情況。包括每個領頭將領的特點、籍貫構成、裝備情況、訓練進度等等。"
鄧起翻開一看,隻見上麵密密麻麻,記錄得極為詳儘。
甚至連某個百夫長家中有幾口人、某個士兵有什麼特長都寫得清清楚楚。
"這..."鄧起驚訝地抬頭,"子它兄,你對北民們的了解,真是太讓我敬佩了..."
子它正色道:"主公將北民交給鄧兄,便是對鄧兄的信任。我既然要隨主公遠行,自然要把手頭的事情交代清楚。"
他又取出另一份冊子:"這是我這段時間總結的一些管理心得。鄧兄治水是行家,但北民中有軍務,管理軍隊可能還需要適應。這些經驗,或許能幫上忙。"
鄧起接過一看,裡麵不僅有管理方法,還有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的預案。
顯然,子它是花了大量心思準備的。
"還有,"子它繼續道,"軍中有幾個刺頭,平時比較難管。我已經分彆談過話,他們答應會配合鄧兄的管理。但鄧兄還是要多敲打,這幾個人的名單在這裡..."
陸伯在旁將這一切看在眼裡,隨後默默的離開。
"主公,"陸遠輕聲道,"看來無需多慮了。子它此人,確實忠心。"
李明衍淡淡一笑,"還早。"
但他心中,對子它的評價確實又高了幾分。
能夠在這種時候克製住自己的雜念,專心做事,確實難得。
當夜,李明衍召見子它。
"子它,你的表現,我都看在眼裡。"李明衍開門見山。
子它恭敬地行禮:"主公明鑒,屬下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你不必自謙。"李明衍笑了,"有多少人能把分內之事做到這個程度?"
他站起身,走到子它麵前,盯著他的眼睛說:"我也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怕我不信任你,所以格外用心。"
子它不敢直視李明衍的眼睛,俯身低下頭:"屬下不敢。"
"不必否認。"李明衍拍拍他的肩膀,"謹慎用心是美德。你做得很好,比我預期的更好。"
"這次去蜀地,路途遙遠,可能會有危險。你真的想好了?"
子它抬起頭,語氣堅定:"能夠親眼見證禹工遺跡,了解上古先賢君王之道,是屬下的榮幸。至於危險...屬下既然選擇追隨主公,就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好。"李明衍滿意地點頭,"你能這麼想,便已是為祖上爭光,待到見到禹王最後一處之時,你已是將你的先祖,與禹王相連,你的家族,再也不用背負碌碌之輩之心結。"
"到時,我陪你祭祖,我願以趙太子,平原府所信任,為你正名。"李明衍摸著子它的頭,低聲說道。
"主公!"子它的臉已經被興奮漲紅,他終於敢於直視李明衍的眼神。
其中的光芒,讓他心折神迷。
"去準備吧!"李明衍長袖一揮。
"遵命!"子它興奮地退下。
李明衍看著他的背影,心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