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使平安!"
"盟主平安!"
"先祖庇佑!"
歡呼聲再次如山呼海嘯般響起。
隨後,李明衍轉向鄧起、桀駿等留守的人及各族族長:"百越就拜托諸位了。"
"主公放心!"眾人齊聲應道。
一切準備就緒。
李明衍、阿漓、子它、呂由,外加二十名精銳護衛,組成了一支精悍的隊伍。
他們沒有走陸路,而是選擇了水路——沿著古老的水道,從百越逆流而上,直入蜀地。"
船隊啟航了。
岸邊,萬餘百姓相送。他們揮舞著手臂,目送著船隊漸行漸遠。
李明衍回望著逐漸模糊的蒼梧城,心中感慨萬千。
十三年了。
十三年的命運流轉,終於有了一個穩固的根基。
"在想什麼?"阿漓走到他身邊。
"在想十三年前的自己。"李明衍笑道,"那時的我,恐怕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天。"
命運,真是奇妙。
"主公,"子它走過來,"按照這個速度,二十天後可達蜀地邊境。"
"不急。"李明衍收回思緒,"路上多觀察水文地形。"
船繼續前行,逆流而上。
"傳令下去,"他吩咐道,"保持警惕,但不要太緊張。這一路上,我們要像水一樣——遇山繞山,遇石繞石,但始終向著目標前進。"
"是!"護衛們應聲道。
夕陽西下,江麵上灑滿金光。
船隊在這金光中繼續前行,向著那個傳說中的三星之地,向著那闊彆已久的的蜀地。
而在他們身後,一隻木鳶悄然起飛,帶著第一份信,向著百越飛去。
···
順江北上,水勢漸緩,兩岸風光也從百越的野性山水轉為蜀中的秀美田園。
李明衍換上一身白衣,獨立船頭,任江風吹拂衣袂。
"明衍你的心情似乎很好。"阿漓走到他身邊,手中拿著一卷剛收到的木鳶密信。
"故地重遊,自然感慨。"李明衍望著遠山如黛。
"當年我初入蜀地,加入了李郡守和二郎滿懷治水救民的理想。如今逆流而上,我也是為了尋找更大的答案。"
"呂由那邊記錄得如何?"他問道。
"很認真。"阿漓向船尾看去,隻見呂由正伏在案前,一絲不苟地繪製著水文圖,
"每過一處險灘,每見一處回流,他都詳細記錄。還時不時詢問船工當地的水文變化。"
李明衍滿意地點頭:"態度端正,孺子可教。這些資料將來都有大用。"
船隊繼續前行,漸漸進入蜀中腹地。兩岸開始出現人煙,先是零星的漁家,然後是成片的農田。
"這蜀中的豐饒,也當真了得。"子它站在船舷邊讚歎,"把水道改造成這樣,需要多少人的努力?"
"這就是蜀地的智慧。"李明衍解釋道。"都江堰建成後,蜀地的豐饒更加凸顯,而都江堰也隻是其中的代表,整個蜀地都是一部活的治水史。"
正說著,前方傳來喧嘩聲。
"渡口到了。"船工高聲提醒,"前麵就是沫水渡,是這一帶最大的渡口。"
李明衍舉目望去,隻見一個頗具規模的渡口出現在視野中。
碼頭上船隻往來,岸邊房屋林立,雖然比不上中原的繁華,卻自有一種蜀中特有的悠閒氣息。
"看起來很平常。"呂由收起筆墨走過來,"就是人似乎多了些。"
確實,渡口兩側聚集的人群明顯超出了正常的規模。
更奇怪的是,當他們的船隊出現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騷動。
"那是...那是..."
"真的是他嗎?"
"白衣...對,就是白衣!"
隱約的議論聲隨風飄來,讓李明衍心中一凜。
"情況不對。"子它低聲道。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