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坐在榻上,身形已經佝僂,滿頭銀發在陽光下閃著柔和的光。他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溝壑,雙手也顯得枯瘦,需要兩個仆役在旁攙扶。
這還是那個當年在工地上揮汗如雨、親力親為的治水大師嗎?那個站在江心指揮若定、談笑間馴服洪水的郡守嗎?
"先生..."李明衍的聲音哽咽了。
他快步上前,撲通跪倒:"晚輩明衍,拜見先生!"
淚水模糊了視線。十三年的光陰,把一個壯年人變成了風燭殘年的老者。而這十三年裡,老師一定也在惦記著他這個一彆不見的晚輩吧?
"明衍啊...是明衍嗎?"李冰的聲音蒼老而顫抖,但依然帶著那份熟悉的溫暖。
"快...快扶他起來。"老人掙紮著想要起身,被仆人勸住,"我的好孩子,你終於回來了..."
李明衍起身,走到李冰麵前,緊緊握住那雙枯瘦的手:"先生,晚輩來看你了回來了…"
李冰的眼中也泛著淚光,但臉上卻帶著欣慰的笑容。"我知道你在外麵做大事。前些日子,聽說巴地出了個能呼風喚雨的李仙人,我就猜到一定是我的明衍回來了。"
他用另一隻手輕輕拍著李明衍的手背:"當年你是如何離開鹹陽的,我都知道。也是我寫信鼓勵你,天下這麼大,年輕人就該出去看看,長長見識。"
"老師..."李明衍的淚水再也忍不住。
"來來來,坐下說話。"李冰示意仆人搬來椅子,"阿漓姑娘也請坐。這些年,你們的事跡我都有所耳聞,百越也有消息傳過來...了不起啊!"
待眾人坐定,李冰仔細打量著李明衍:"黑了,瘦了,不過眼裡更有光了。看來這些年鍛煉了不少。"
"這點苦不算什麼。"李明衍抹去淚水,"先生,你的身體..."
李冰擺擺手,語氣豁達:"人老了,總是這樣的。我已年逾古稀,夠老啦。"
他的眼神變得深遠:"有時候夜裡,我覺得二郎在召喚我。夢裡,我們爺倆還在江邊商量怎麼分水......"
提到早逝的兒子,老人的聲音有些哽咽。
"不說這些。"李冰振作精神,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快跟我說說,這些年你都經曆了什麼?我這把老骨頭雖然走不動了,但耳朵還好使,最喜歡聽故事了。"
李冰打發走了仆役,堂內隻有明衍和阿漓陪在左右。
李明衍組織了一下思緒,開始將這十三年的經曆娓娓道來。
"老師,我先從韓國說起。"他的語速不自覺地加快,仿佛要把積壓多年的話一次說完"那次我們發現了韓國的禹工遺跡,裡麵記載著禹王傳下來的技術。"
"禹工遺跡!"李冰激動得身體前傾,"快說說,裡麵都有什麼?"
於是話題轉到了各地的禹工遺跡。李明衍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韓地中的預警係統,齊地遺跡中的湖泊設計、楚地遺跡裡的船閘原理、趙地遺跡記載的草原水脈圖。
每一處細節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每一個發現都讓李冰驚歎不已。
"等等,你說楚地有種叫"鬥門"的裝置?"李冰打斷道,"能詳細說說結構嗎?"
"是這樣的,"李明衍找來紙筆,邊畫邊說,"上下兩扇門板,中間有個蓄水池。船隻進入後,關閉下遊門,開啟上遊門,水位自然上升..."
師徒二人完全沉浸在技術探討中。從水工建築到治理理念,話題源源不斷。
午飯送來時,兩人都沒有停下交談。李冰一邊就著粟米粥,一邊追問百越的情況。
李明衍夾起一筷子菜,還在比劃:"百越的問題主要是雨季過於集中,我采用了"高築低排"的策略..."
說到百越,李明衍的話更多了。他詳細講述了如何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推廣水利,如何因地製宜設計不同的灌溉係統,如何培訓當地人掌握治水技術...
"最難的是改變觀念。"他感慨道,"百越人習慣了靠天吃飯,要讓他們相信人力可以改變自然,著實費了一番功夫。"
"這個我深有體會。"李冰點頭,"當年修都江堰,蜀人也是疑慮重重。直到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真心擁護。"
不知不覺,日頭西斜。仆人送來晚飯,三人繼續在堂中用膳,邊吃邊聊。
李明衍又講起了各國朝堂的見聞。
韓國韓王術治的猜忌、趙國新王與郭開的合謀、魏國公族的醉生夢死、楚國李園的血腥清洗、齊國的無為、燕國的弱小...每一個國家的朝堂,回憶起來都讓他感慨萬千。
"相比之下,秦國確實不同。"他正色道,"吏治清明,賞罰分明,上下一心。雖然法度嚴苛,但至少人人都知道規矩在哪裡。"
李冰微微頷首。
燭火搖曳,三人的影子投在牆上,氣氛溫馨而充實。
當李明衍終於把各國經曆講完,夜已經深了。李冰靠在椅背上,閉目沉思良久。
"明衍,"老人睜開眼睛,目光深邃,"聽了你這一天的講述,我想問你——你如何看待天下大勢?"
李明衍正色道:"晚輩遊曆六國,所見所聞,讓我確信一點——天下必將一統。"
"哦?"李冰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李明衍沉默片刻,緩緩道:"以學生這些年的觀察,天下一統已是大勢所趨。六國積弊已深,無力回天。而秦國在嬴政的帶領下,正值巔峰。"
"商鞅變法的成果在秦國深入骨髓,耕戰體係讓秦國擁有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草。反觀六國,要麼沉醉於往日榮光,要麼內鬥不休,要麼苟且偷安。此消彼長之下,結局已定。"
他看了看李冰,語氣堅定:"毫無疑問,秦國國力最強,朝堂上下也最為清正。在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統領下,必將六王畢、四海一。隻是..."
李明衍欲言又止:"隻是..."
"隻是什麼?"李冰放下茶杯,目光慈祥而深邃,"孩子,在我麵前不必有顧慮。我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時日無多。有什麼話,儘管說出來。"
他輕輕咳嗽了兩聲,聲音卻很堅定:"這些年來,我雖身在蜀地,但對天下大勢也有所思考。你的擔憂,或許正是老夫想聽的。說吧,明衍,把你心中所想都說出來。"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