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出了成都城,卻在官道上暫時停下,禁軍護衛分列兩側,旌旗獵獵。
李明衍坐在車廂內,將九州水脈全圖小心地鋪展在桌案上。
陽光透過車窗斜射進來,照在那些精密的線條和標記上,每一筆都凝聚著大禹的智慧,每一處都蘊含著治水的奧秘。
"這便是禹王留給後世的寶藏。"他輕撫著圖紙,目光深沉。
趙高已經讓李明衍換了馬車,李明衍現在和自己的幕僚們坐在一起。
張良坐在對麵,仔細端詳著地圖:"主公,這份圖紙事關重大,必須妥善處理。"
"我已有打算。"李明衍從隨身的竹筒中取出筆墨,"這份原圖,我將親自獻給秦王。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他攤開兩張上等的絹帛,開始一筆一畫地臨摹。這不是簡單的複製,每一條河流的走向,每一處節點的標記,每一個古文的注釋,都必須分毫不差。阿漓在旁邊幫忙研墨,張蒼則負責核對每一個細節。
整整用了兩個時辰,兩份綱要的副本才完成,還有更多的內容,需要慢慢整理,但這張圖,是其他所有內容的鑰匙。
"呂由。"李明衍喚來南越族長之子。
這個年輕人經過這些日子的曆練,已經褪去了最初的青澀。他恭敬地上前:"主公有何吩咐?"
李明衍將其中一份副本小心卷起,用火漆密封,然後鄭重地交到他手中:"這份圖紙,你帶回百越,交給鄧起和阿漓的弟弟桀駿保管。記住,這不僅是一份地圖,更是百越未來發展的根基。有了它,百越的水利建設將不再盲目。"
呂由雙手接過,神色凝重:"屬下明白。此圖關係百越萬民福祉,呂由必定以性命相護。"
"我相信你"李明衍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小心,到了百越後,告訴鄧起和桀駿,按照圖紙上的指引,可以開始規劃三江五地的水利改造了。但切記,動工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呂由點頭:"主公的教誨,屬下銘記在心。水利之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急不得,也緩不得。"
李明衍欣慰地笑了。這個年輕人確實成長了很多。
送走呂由後,李明衍吩咐車隊改道。
"去李冰老師府上。"
趙高微微皺眉:"明衍,大王給我的詔令,是見到你即刻啟程入鹹陽,一時不宜耽擱,剛已耽擱了小半日..."
"子高,"李明衍正色道,"老師年事已高,這一彆,恐怕就是永彆。請再給我一個時辰,讓我儘這最後的孝道。"
趙高凝視著他片刻,終於點頭:"也罷。一個時辰,不能再多了。"
車隊轉向,向著城西的李府駛去。
李府依舊是那座樸素的宅院,青磚黛瓦,沒有任何奢華的裝飾。但門前的兩棵老槐樹更加蒼翠,仿佛見證著主人的品格。
李明衍親自攙扶著李冰來到書房。老人的步履已經很蹣跚了,但精神還算矍鑠。
"老師,學生有一份禮物要送給您。"李明衍小心地展開第三份副本。
當九州水脈圖完全呈現在李冰麵前時,這位見慣了大場麵的老人,眼中竟然泛起了淚光。
他顫抖著手,輕輕撫摸著圖紙,聲音哽咽:"這...這就是傳說中的九州水脈圖?大禹治水的總綱?"
"正是。"李明衍扶著老人坐下,"這是集合了九處禹工遺跡的精華,完整記錄了天下水係的走向和治理之法。學生想,這世上若有人配得上擁有它,那必定是老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