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說道
“你能保證嗎?”
一個上議院貴族議員問道
“能”
利物浦斬釘截鐵的說道
“我建議隻讓加拿大和南非加入英聯邦,印度暫時不考慮,至於美國那邊詹姆斯門羅或許不會答應”
貴族議員接著說道
利物浦看周圍人的反應,對於印度加入英聯邦這件事可能性是很小的,說白了這些高高在上的議員們隻把印度人當做一群奴隸
“美國人會答應的”
利物浦不提印度說美國
“你為什麼覺得美國會答應”
貴族議員問道
“因為美國需要英國承認西部擴張的土地”
利物浦此話一出讓在場的議員全部看了過來
美國在西部擴張了土地?什麼時候的事情,我們怎麼不知道
“首相先生,請你解釋一下剛剛的話,為什麼美國能在西部擴張土地?你難道沒有執行波士頓條約?”
一個貴族議員站起起來憤怒的指責道
此人正是波士頓條約的起草人之一,坎特伯雷利公爵,他的爺爺正是開拓美洲殖民地的英國人之一,到他這正好是第三代坎特伯雷利公爵
“波士頓條約中明確有限製美國領土的條款,難道首相先生將條約扔到九霄雲外了嗎?”
坎特伯雷利公爵憤怒的拿出波士頓條約原件的手抄版展示給眾人
波士頓條約第二條就明確限製了美國的領土隻限於十三州之地,且英國隻承認這十三州為美國領土
“這....”
利物浦見坎特伯雷利公爵拿出波士頓條約的手抄版也是一愣,沒想到他居然隨身攜帶
“我需要首相先生給我一個解釋,給議會一個解釋”
坎特伯雷利公爵不依不饒繼續發難
“對!首相先生我們需要你的解釋”
其他反應過來的貴族議員接著向利物浦發難
參與起草條約的還有惠靈頓公爵,卡爾比揚公爵,隻不過惠靈頓公爵參與不深,隻是在軍校裡寄了一封信回英國
這兩人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隻是就這樣靜靜看著利物浦
“美國通過納什維爾戰役打敗了喬尼斯的軍隊而且美國的西部擴張已成既定事實我們不如將精力投入到印度上,隻要印度成為英國自然領土,神州將沒有機會入侵印度”
利物浦狡辯道
“印度要保,但美國也不能放棄,若是在印度和加拿大之間選一個我寧願選加拿大”
坎特伯雷利公爵一邊拍自己麵前的椅子靠背一邊激動的說道
一時間利物浦陷入了四麵圍攻之中,一時間想不出解決當前局麵的辦法
突然利物浦注意到了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的卡爾比揚公爵
卡爾比揚公爵雖然參與條約起草但更傾向於印度,或許卡爾比揚公爵的態度會成為利物浦的救命稻草
“優先鞏固印度才好鞏固美國,若是印度在神州的煽動下也學美國一樣獨立,那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豈不是都要這樣做”
利物浦說道
“神州皇帝連看都不想看印度一眼,整天把神州掛在嘴邊”
惠靈頓公爵內心冷笑
惠靈頓上過朱怡倫的課,也在課上了解神州的戰略方向,神州皇帝用指揮棒指著地圖講課,就連指揮棒都不願意指向印度一下
利物浦說白了就是利用渲染神州威脅論掩蓋對美國的綏靖
“印度需要保,但波士頓條約也不能淪為一張廢紙”
卡爾比揚公爵突然開口道
“加拿大和南非可以加入英聯邦,但印度不行我建議仍然由倫敦直轄”
卡爾比揚公爵作為東印度公司的大股東他說印度不能加入英聯邦那就是加入不了了
卡爾比揚公爵的表態其實很模糊,他傾向印度但也沒說波士頓條約應該嚴格執行
正所謂表態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表態
“神州皇帝可是對印度嫌棄的很”
惠靈頓公爵的聲音在他耳邊小聲響起
“有人想通過這場鬨劇達成目的不是嗎?當條約徹底淪為廢紙的時候自然會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卡爾比揚公爵自言自語,看似自言自語但也是對惠靈頓的回應
“短視的老古董”
惠靈頓公爵隻是張了張嘴但並沒有發出聲音
惠靈頓倒是覺得英聯邦製度是能鞏固殖民地的好辦法,現在最重要的是美國已經從英國手中獨立,若是美國悄悄在加拿大煽動獨立到時候英國將徹底失去北美
而聯邦製可以很好的捆綁殖民地保證加拿大和印度不會成為下一個美國
但是惠靈頓也看出來了聯邦製的長期弊端,但對於當下來說聯邦製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就在兩人說話的期間,利物浦和議員們開始了“對線”雙方互相反駁對方的觀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最後是議會長宣布暫停表決休會
雙方休會後也沒閒著,在報紙上隔空“對線”
這樣的鬨劇一直持續了十天,小喬治終於是看不下去了
“這群人在搞什麼?在議會上扯皮不過癮還在報紙上繼續扯皮,美洲的事情還嫌不夠丟臉嗎?”
小喬治拿著報紙氣憤的說道
雙方在報紙上扯皮內容裡也包括了美國西進運動擴張和波士頓條約執行不強的信息
頓時社會輿論直接炸鍋了
一方人支持利物浦的聯邦製認為這是鞏固殖民地的好辦法,一方人反對聯邦製認為這是給大英帝國放血的工具
一場從議會開始的鬨劇逐漸演變成了整個英國社會輿論的狂歡
六月初,喬治四世以大英帝國國王的名義直接宣布解散議會,生效時間為七天,這七天內要麼通過法案要麼拒絕通過,若是七天內通過法案解散議會將失效,若是得不出結論議會將強製解散
英國國王在《權利法案》中是享有解散議會的權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