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川要按一公斤四塊的最高市價收稻穀,但林村長死活不願意。
村裡又不是沒賣過米,脫了殼磨好的都賣不出這價格。
要收就按一塊一斤,兩塊一公斤,那這村裡也算沒白種。
旺子村種的是一年一產的香稻米,一年下來總共才這麼一些。
平均算下來,人均能有500斤,那麼就是500塊。
這可是一個人一年的收入。
寧川:……
“咋辦,你想個辦法。”
寧川拽著唐冰晃了晃。
給人家的存糧買走了,那吃喝不就還得花錢,五百塊可咋過日子。
其實是依舊夠的,但寧川不管。
“不是用現金嗎?”圖嘉開口問道。
寧川點頭,得是現金,村民就算有銀行卡,也沒銀行啊,花個錢還得去好幾公裡外取,那太麻煩了。
“那走的時候給村長找個地方塞好了,出了村子再打個電話不就行了。”
果然,成員多是有好處的,這不就已經用上了。
雖然圖嘉的辦法也算不得辦法,完全不得用,但寧川也有主意了。
他乾脆不同林村長討論價格問題,單說實驗不趕趟,要先送米到鄉裡。
畢竟這米要全運下山也得兩三天,彆再耽誤正事。
至於合同和錢,也得給他們兩天時間準備,到時候一起送上村裡就行。
林村長一聽,也不在乎可行不可行,他隻想著寧川和唐院長不是一般人,那是很忙的人。
可不能給他們耽誤了。
乾脆就送,當天就送。
結果到了運米下山了,寧川卻當時就要結賬,一遝遝紅票票拿出來,誰家勻了多少米都有記錄,當時就給幫他送糧的村民簽字付清了。
已經給了村民的就沒法再要回來,剩下的也不能再壓價了。
林村長活生生吃了啞巴……不虧,確實不虧。
“簽字,村長直接簽合同,然後其他家您帶領的就寫您的名字就行。”
林村長:……
果然這小孩不能太聰明,難帶。
得,簽字。
錢花出去了,寧川也高興了。
機械方麵,唐院長在江城是有很熟悉的機械廠,能加急。
而且唐院長天天加急,廠子那邊都習慣了。
“三天可以吧,連裝配再送過來,送到鄉裡就行。”
不運到村子裡就不用自己裝配了,省時省力,就是機械廠那邊有點頭大。
但唐院長又不是不出錢,隻要錢足夠,手工搓也給他搓出來。
更何況他們還有機床不是。
轉眼15號,設備到位,機械廠的工人到產地進行二次組裝。
短短十天工夫,倆人真就從無到有,弄出這麼一台機械來。
他們實驗的這塊地算是鄉邊的荒地,原來也是個農場,還有幾個倉庫,但早就廢了。
唐冰是帶著錢去要的,但鄉政府想都沒想就扒拉給他們用了,一分都沒要。
那正好一半糧食在倉庫裡過機器,另一半拉到外麵晾曬,做個對照組。
這樣他們實驗也嚴謹些。
講道理,這種水平的機器無論是對於寧川來講,還是對於唐冰來講,都沒太大技術含量。
機器運來甚至都沒什麼調試的餘地,從圖紙落地就能用。
很難相信,校長所謂的需要他幫忙就是這麼點小事兒。
其實這活兒讓唐院長帶著誰都弄乾,沒寧川也就是晚個兩天三天。
就……看不起誰呢。
好吧,其實寧川也知道校長是要乾什麼。
不就是安排他和唐冰認識一下,還有什麼能比在這麼個地方同吃同住更能增進感情。
估計這個套路裡還不僅僅隻是校長的意思,比如徐部長的那條短信來的就挺沒緣沒故的。
要不然校長所謂求他的時候是那副態度,估計早就想好了,就料到他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