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倒黴叫倒黴。
但再拉一個下水的話,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空氣動力學是他們力學係的老牌課程了,本身又不像航天航空材料的知識點那麼泛泛。
課程整體成體係化,今天的內容就是動量方程這一個內容,按理講是不會有問題的。
但那得按理講啊,上一堂課的任課老師他選擇不講理啊。
他聽得懂聽不懂的,全都當沒聽明白,在課上猛猛提問。
把一個不太靈光,甚至有些呆傻的學生形象演繹得淋漓儘致。
啊,累了,毀滅吧。
兩堂課上完,兩個老師都碎了個徹底。
圖嘉上完課就回身過來找寧川。
還挺神奇的,明明是易子程先跟寧川打的交道,也是易子程先說的要來新學院。
但到最後,他還是沒能說服家裡人換學院,反而是圖嘉自己給自己哄高興了,甚至還通過了考試。
他們這專業考試還挺難的,過來考試的學生不少,但對力學和機械都要懂一些才能通過考試。
圖嘉早就讓唐冰教出來了,這種基礎性考試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吃飯?”圖嘉問道。
“這兒還倆呢。”
“那明天。”
“行。”
圖嘉轉身跟其他同學走了,留下身旁的任課老師老老實實坐一旁。
這倆裡麵,得有他一個吧?
………………
中午拉尹教授吃飯,還有倆倒黴蛋。
寧川大概說了下想法,他想讓本科生直接按照研究生的方式培養。
反正他們院係這麼多老師,學生就這七……八個,得加上寧川。
一人帶一個都不夠老師們分的。
也不用擔心水平問題,說白了研究生不也就是牛馬嗎,都是從不會的開始做。
“那麼基礎教育呢?”
“他要用得到,他自然就去學了,學多了也沒用的,時間長了就忘了。”
“您就比如,薄翼理論中的升力係數與什麼有關?”
寧川舉起自己吃剩的玉米芯遞向航材課老師。
那他一個學材料的,哪記得住這些關於空氣動力學的知識。
他立刻看向身邊的力學老師。
“呃……是與……”
“你彆回答這個,你說,芳綸的oi最小比率是多少?”
……碎了。
寧川把玉米芯扔進托盤裡,擦了擦手。
“是38,您看,他們也不會。”
尹教授:……
“那你就都知道?”
“我要連這些基礎的都知道,哪能拎著他們到您麵前提意見啊。”
唉……
尹教授無奈歎口氣。
總結原因,菜就多練。
寧川確實是,他知識麵廣,且吸收容納的很快。
最開始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空氣動力學方麵還有些短板,但現在不僅已經補上了,甚至有融合創新的思路在。
他就是真懶得寫論文,要不然現在十篇八篇的sci沒跑了。
唉……
尹教授一口氣接著一口氣。
寧川說的肯定不無道理。
但學校上課,基本上還是以課堂為主。
就算是有本科生進科研項目的情況在,但那也是以課外的形式進行。
沒聽說過誰家學生都是一個個獨立發展的。
至於原因,這大概會涉及一個評估標準的問題。
難道要每個學生單獨做一套畢業標準嗎?
而且也要說個體化差異的問題,就所有學生都適合這種培養方法嗎?
如果把寧川撒出去肯定是沒問題,他到那個項目就能帶飛那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