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之前多少質疑,到如此,有些人也該知道是大勢已去了。
鳴洲借由十萬公裡測試沒完成的理由一直拖到今天才公布數據,實則誰不知道這是在跟許書瀾打配合。
下午盤還要有幾十分鐘才開,但大家似乎都已經看到瑞豐股價飛升的場景。
寧川坐電腦麵前都準備好要操作了,被李雲皓攔住了。
“還不到時候。”
“哦。”
在這個絕對領域,寧川是百分百信任李雲皓的。
既然說不是時候就不買了。
其實寧川也不在乎這零點幾的股份。
作為一個既得受益者,瑞豐好就好了,並不是說他一定要持多少股。
說白了他也沒那個財力。
跟他手裡這一點點小錢錢相比,瑞豐實在是個龐然大物。
大盤上市後過了半天再看,更龐大了。
不讓買就不買了吧,這一開盤又跟坐火箭似的,說實在的他也快買不起了。
鳴洲嘛,不出意外是又挨罵了,寧川已經懶得去論壇上看了。
他更關心鳴洲今天中午趁著大家都吃飯的時候突然放出去的數據。
是賤兮的哈,這要不是他們自己乾的,他都要罵兩句了。
寧川打開附件依次對照內容。
關鍵數據、核心指標齊全,ok,數據沒有問題。
數據來源,涵蓋實驗室數據和小規模試點,應用環境有樣本量和對照組,基準穩定。
三方數據複驗,倒是有權威機構背書了。
還可以公布一些實驗方案提供些樣本數據,支持社會複驗。
“娜姐。”
寧川把自己記錄下來的東西給周娜看,讓她找人處理。
周娜走後,寧川從冰箱裡找了個ad鈣喝。
“我說,咱這份技術真的要買嗎?”寧川問李雲皓道。
“怎麼,舍不得?”
李雲皓走過來靠在寧川身邊的沙發扶手上坐下。
“那不至於,技術也不是我做的。”
寧川總共就給大家提供了個動力轉換構思,然後研發工作就被鳴洲行研發團隊接走了。
而且就算是他做的技術也沒少賣啊,現在自己留著做的就隻有一個泡沫鋁材料了。
“隻不過未來電動汽車會是大勢所趨。”
雖然汽油車依然會是未來市場的主流,但從整個交通、能源和科技產業生態的結構來看,改變隻會是時間問題。
“嗯,所以技術傳播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最好方法,從長遠來看,行業的發展對於我們上遊企業來講是更穩健且長久的。”
“就像淩雲對外開源為什麼能賺錢,你比所有人都清楚。”
周娜推門回來,輕描淡寫地甩下這麼一句話。
就如她所說,淩雲運營到現在一共開源了38個項目,有人打倒他們了嗎,並沒有。
相反,淩雲走得越來越遠,底層邏輯遍布了世界各地有互聯網的地方。
現在隨便一個插件的銷量都在四千萬左右,上一年度淩雲的營業額是76.8億,毛利潤超過了營業額的大半。
在鳴洲全年33億的利潤裡,淩雲以17.1億的歸母淨利潤成功獲得鳴洲所有項目的第一名。
都說在這個16層周娜是老大,其他人才有排老二、老三的資格,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