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透亮的棗紅木桌如同一道楚河漢界,把他們雙方不同立場的人隔離開來。
或許是說國家和企業間氣場的差彆。
總之,會議室裡的氛圍略微妙,寧川也說不明白到底為什麼。
李雲皓走到會議室的中央,正對著坐在正位的徐部長。
“部長,各位領導,技術方麵在會前已經跟部長、陳肅院士以及曹部長探討過了,相關文件也遞到各位手裡了,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了。”
今天曹部長沒來,所以陳肅院士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李雲皓的這一說法。
所以就進入正題吧。
“對於此次合作事宜,鳴洲目前能提出且接受的,有兩套方案。”
李雲皓按了下翻頁筆,他們也沒做什麼ppt,就是兩頁文稿,第一頁就是現在要說的這個方案。
“鋰界能源科技,是目前鳴洲占股70的專研電池行業的子公司,餘外30股份由公司研發人員蔡思明、蘇卓雲、黃之之持有。”
“公司總資產5.28億,下設實驗室一所,工廠三家,負債率55,流動資產3.32億,季度環比營收增長率78。”
李雲皓這介紹的都是比較關鍵能說明公司健康程度的財務數據。
但在場除了李林晚聽明白了拿筆算了算之外,其他人都瞪著兩眼看熱鬨。
除他倆之外,沒人理這經營情況了,他們不在乎,啥黑的白的,他們要的是技術。
黃之之也挺高興的,就這一年多的工夫,他們還挺能掙。
“鋰界的具體財報如果各位決定采用此計劃,會發送給各家公司的,目前我公司的想法是以15.75億的價格出售45的股份。”
李林晚記錄的筆一頓,開口道:“你是要出售股份,而不是融資?”
“對,應公司董事會決議,我們優先保障技術人才的權益。”
什麼董事會啊,如果對鳴洲熟悉,對寧川熟悉的就會知道這董事會就是寧川自己一個人定下的。
因為不管股權股本怎麼變動,實際公司經營收益就一直會是那麼多。
如果讓兩家國有融資進來,原本黃之之他們10的股份就會折半,這對他們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對於鳴洲來說,正好一年多前他們1.53億進來的,而現在以15億拋出,那是翻了十倍啊,夠賺的了。
當然這部分可以談,畢竟15億也不是小數目,寧川甚至都想到一家單位財力有限的情況了,他找了兩家。
價高者得嘛,誰有錢誰就多吃多占。
真就是拿不出這麼多,他們也可以少賣一點。
降價是不可能的,搞清楚,他們現在壟斷哎,價格當然是他們說了算。
“股權轉讓外有特殊章程約定,我們要求原先技術團隊在技術路線決策、研發方向及核心知識產權處置上具有一票否決權。”
“要求未來新一輪融資時,優先保障技術團隊股權比例不被過度稀釋或具備優先跟投權。”
“要求前三年30利潤用於對技術團隊的專項獎勵。”
反正他們也撤出了,就造唄。
這要擱之前,黃之之他們敢這麼嘚瑟,早就挨了寧川的打了。
但現在無所謂,反正他們就剩25的股權了。
李林晚邊聽邊扶額。
這要求過分嗎?其實也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