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就給你端飯去!”
張氏笑著開口道。
朱高熾本來是想要阻攔的,但話到嘴邊,卻是又生生的咽下去了。
“算了,就吃這一回算了!”
“明天,從明天開始,我晚上一定什麼也不吃了,一定把這一身的肉給減下去。”
朱高熾暗暗下定了決心。
藍武在山東並沒有停留多長時間,孔家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他便直接回了北平。
畢竟他的本職工作還是北平鎮守大將,山東的事情隻是一個小插曲而已,他把前麵的事情做好,後麵的事情自然會有彆人接替他繼續做下去的。
不過關於孔家出海的事情,他卻是又寫了一封奏疏給到了朱棣。
這一點,他還是要親自監督著辦的。
甚至就連孔家這位新任的衍聖公孔孤漠都被他帶回到了北平之中,親自給他介紹一些人和官員。
而也就在他回來的第三天,京城那邊關於孔家的處理結果也傳回來了北平。
看到上麵雙方各自退讓一步,文官不再繼續緊咬著徐增壽不放,而朝廷也並沒有把孔家的醜事放在明麵上,雙方講和。
他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其實他在把這封奏疏發回朝廷的時候,就幾乎已經預料到了這件事的走向。
畢竟朝廷現在明麵上來看還是以孝治國家,國家的基石還是士紳階層。
終究還是要用到孔家這一塊金字招牌的。
文官不想要把孔家這件醜事宣揚出去,朝廷其實同樣也是如此。
這樣下來,雖然他也算是間接的幫到了徐增壽,但經過此事兒,朱棣對徐增壽的信任恐怕會大打折扣。
至少在永樂朝,徐增壽再想要和自己掰手腕,已經是癡人說夢了。
他幾乎已經可以算是出局的狀態了。
自然,藍武看在徐家的麵子,和自己那位丈母娘,徐皇後的麵子上,也不可能真就對徐增壽趕儘殺絕。
但這件事他預料到了,朱高煦要來太原就藩這件事,卻是讓他忍不住有些訝異起來。
說實話,當年老朱之所以把晉王分封到太原,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因為那時候的北方,在胡虜的統治之下已經幾百年了,他要表明態度,表明這裡還是漢地的態度。
而最好表明態度的辦法其實是把都城遷回北方來。
但這件事卻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他便退而求其次,先一步把幾幾個兒子都分封到了北方。
這就表明了態度。
無論南北,都是他大明的領土,他兒子都在那裡封了藩王了,自然也就表明他不可能放棄這些地方。
當然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晉王還算能打,而他要把邊疆的兵權逐漸從武勳手裡悄無聲息的轉移到自己兒子手中。
但現在,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已經沒有這樣的政治訴求了。
大明已經穩定建國快四十年了,這是整整一代人的時間,當年明初北方的動蕩,如今基本已經消弭。
當年對於大明的認可問題,也早已經不是問題了。
至於武勳,其實更不是問題,因為現在基本上都過渡到了二代武勳,對於朱棣來說,武勳的權利並不是太大,反而是太小了,已經有了一些要被文官壓製的傾向了。
對他來說他加強武勳的權利,還來不及呢,又如何會讓朱高煦去奪權能?
再說了如今北平的掌舵者是藍武,朱高煦來太原就藩,莫非是為了奪他的權?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