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明本來的曆史,朱棣也是看過的。
而且看過不止一遍,他現在幾乎每天睡覺之前,都要重新再看一遍明朝的曆史。
特彆是明末的曆史。
每看一次,都能讓他腦溢血,但他卻是又忍不住,一遍一遍的去看。
也正是這一遍遍的閱讀,讓他對於江南,對於蒙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也很清楚,妥協和退讓是不存在的。
無論是對蒙古人還是對江南士紳,退讓一步,就等於是徹底退讓。
對於那些人,一步也不能退,一定要強硬到底。
“可是,去年一場洪澇災害,讓我大明儲備的常平倉幾乎耗乾了。”
“若是現在聚大軍征伐蒙古,恐怕糧草這方麵會有些緊張,文官也是會反對的。”
“父皇!”
“我倒是覺得,大明的那些士紳們,無論是南北都是極其富裕的,如今我們要打仗,應該也發揮一下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什麼意思?”
“總不能讓他們也去打仗吧?”
朱棣滿臉疑惑問道。
“我們可以成立一家皇家開拓商行!”
“然後把這家商行的股本直接掛牌出售,而這家商行的商品就是以後我們打下來的土地,還有土地上的各種礦產,河流,甚至是山。”
“那些關外的土地雖然貧瘠,但卻可以養牛養羊,乃是上好的牧場,若是我們肅清了蒙古人,然後在那邊建城,修建了公路,把那裡徹底納入我大明的管轄之內。”
“那麼那裡的地方,可就同樣成為寶地了。”
“這些地便是未來我們的商品,可以直接拿出來售賣!”
“售賣?”
朱棣聞言不由就吃了一驚。
這倒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道路。
“當然了!”
“父皇覺得,為何曆史上咱們大明一直不喜歡向外開拓,還有前麵的漢唐,即便有能力開拓,最後也是越打仗越窮,特彆是漢武帝,打了二三十年的仗,差點把整個漢帝國都打崩潰了。”
朱棣當然知道。
漢武帝時期,巔峰人口數量也才隻有三百萬戶。
這什麼概念,也就是說那時候整個大漢的人口數量也隻有一千多萬人。
漢武帝每一次打仗征伐十萬人,那這十萬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更何況還有輔兵。
可以說,漢朝時一場大仗就要掏空大漢十年的家底。
而且最關鍵的是草原貧瘠。
即便打了勝仗,但也就是劫掠回來一些牛羊而已,遠遠比不上對戰爭的付出成本。
如此一來,自然是越打越窮了。
也就是漢武帝運氣好,碰到了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個軍神,讓他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打敗匈奴。
要不然這仗拖下去,最後被拖垮的甚至有可能是大漢。
而唐朝時雖然好一些,巔峰人口已經能夠達到一千萬戶,也就是三四千萬的人口數量。
但打仗依然還是入不敷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