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向外開拓的戰爭,雖然看似繁花似錦,四夷臣服,但其實都是烈火烹油,一場安史之亂,便徹底把唐帝國帶入了泥沼之中。
之後唐國都六次陷落,天子九次出逃,這同樣也是大唐。
甚至在藍武看來,可以說大唐在安祿山發生叛亂後就已經可以說名存實亡了。
各地也已經被各個節度使掌握,根本就不聽唐的調遣了。
而如今到了大明,人口數量比之唐時至少多了三倍,而且這還是明初老朱的統計結果。
如今二十年過去,這個數量恐怕還要增加。
可以這樣說,大明如今的戰爭潛力,比之漢唐那絕對是要強了數倍不止的。
但大明從老朱當皇帝時,就已經有了厭戰情緒。
文官們從前朝的教訓中知道,打仗就是一個入不敷出的事情。
大明漢地十八省之外,那都是蠻夷之地,一片蠻荒,根本就沒有去打的必要。
我們隻要守好我們自己的地盤過日子就可以了。
在如今的大明,所有前麵的朝代中,名聲最好的是宋朝,名氣最大的兩位皇帝是漢朝的文景兩位皇帝。
至於後世備受推崇的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那妥妥都是暴君,是好大喜功之君,是受到現在讀書人唾棄的。
但文官們卻是並不去想,他們不喜歡打仗。
有人卻天天盼望著打仗。
金朝打敗了宋朝,劫掠說的,讓他們恢複了三十年也沒有揮霍完。
蒙古自建立以來,就是一個純粹的劫掠型政權,南征北戰,劫掠了整個世界。
等所有地盤全部被劫掠過一遍之後,蒙古的輝煌也就過去了。
正所謂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藍武不想大明的社會風氣一直都是這樣,討厭打仗的狀態。
雖然好大喜功的打仗方式不好,但卻也不能不敢打。
他要把大明從厭戰,隻想要守住自己這漢地十八省過日子的想法掰過來,讓大明變成另一個大唐。
但卻不能像大唐那樣,為了臉麵和天朝上國的名聲去打仗。
他要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一件事,打仗其實也是一件非常賺錢的好生意。
藍武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和朱棣直接和盤托出,朱棣頓時就目光明亮起來。
他意識到這件事是有可行性的。
“這件事咱們還是要慢慢來!”
“我倒是覺得,可以先拿努爾乾都司試試水!”
“如今努爾乾都司公路也修了,大城也已經建了,那裡的開發卻不能一直讓朝廷去,也該發動士紳們的力量了。”
“正如賢婿說的那樣,該讓他們發揮一下能動性了。”
朱棣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
而很快第二天京城之中,就開始有一則消息流傳了出來。
皇帝陛下為了儘快的籌集打蒙古的糧草軍費,竟然想要拍賣努爾乾都司的一些土地。
“土地的價格極其便宜,一兩銀子便可以買到幾十畝土地!”
“而且還有各種山林礦產,隻要是想要的,都可以底價購買,甚至相當於白送!”
這樣的消息一出,整個京城頓時就開始暗流湧動起來。
文官們立馬就意識到這位皇帝陛下這是又要搞事情了!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