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時間就到了永樂七年二月。
從過年之後,整個北方的邊境就開始變得緊張了起來。
去年商定好的出兵蒙古的策略,如今整個邊境都在有條不紊的執行著。
而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大明這邊的政治決策雖然隱秘,從頭到尾也就隻有很少的幾個人知道。
但蒙古人畢竟和大明算是宿敵了。
雙方從前元開始,到現在你來我往的打了快有六十年了。
自然很清楚大明的動向意味著什麼。
再說了,他們在大明境內如今依然還是有很多的蒙奸和探子存在的。
這些人同樣也會把大明這邊的兵馬調動想辦法傳遞給蒙古。
所以,從今年正月開始,蒙古那邊來這邊的人就變得少了許多,甚至每年二月的重頭戲,朝貢和請求互市的人都沒有來。
整個宣府、大同、包括北平城,漸漸地都開始彌漫起一股風雨欲來的局勢。
永樂七年二月初八。
帥府。
幾個北鎮撫司的探子匆忙的從外麵跑了進來。
“如何了?”
藍武看到他們,眼中不由精光一閃,趕忙急切問道。
“公爺,朵顏三衛的人都沒有走,末將已經通知了他們的首領,他們已經同意此次出征會跟隨我們去圍剿韃靼!”
“可有什麼條件?”
藍武問道。
“他們隻希望還是能和往年一樣,可以允許他們互市!”
那探子趕忙道。
“好!”
“答應他們!”
“告訴他們,此次隻要能達成戰略目標,按照往年的互市標準,給他們提高三倍。”
“而且若是韃靼被打散,我可以允諾給他們五分之一的草場。”
藍武目中露出一絲精光開口道。
“是!”
幾個探子立馬躬身告退,去把這件事傳遞給朵顏三衛去了。
“夫君,若是把草場全部給了朵顏三衛,未來他們會不會尾大不掉啊?”
旁邊朱芷容臉上不由就有些擔心的道。
蒙古之所以難打有兩個原因。
其中之一乃是因為草原太大了,從東北到蒙古,一直到中亞,其實都算是草原的範圍所在。
而同時蒙古人還是逐草而居的種族,若是他們在知道了朝廷要派兵打的時候,知道打不過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帶著整個部落直接遷徙在。
不和你打。
讓你帶著幾十萬人在草原上打轉。
作為中原王朝的部隊,幾十萬人人吃馬嚼,每一天所消耗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以說每一次北伐,隻要造不成蒙古人,無法進行決戰,那其實就等於是輸掉了這場戰鬥。
所以對大明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北伐的時候,找到他們的主力,並且殲滅之。
而另外一個原因同樣是因為蒙古草原太大了。
草場就在那裡。
即便是朝廷耗費大力氣真的剿滅了韃靼,但有草場在,那這裡很快就會聚集起另外一個部落來。
這個部落可以叫任何名字。
同樣也可以是朵顏三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