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塊紫檀木匾額上的兩個大字,沉甸甸地壓在了藍武的心頭。
家。
這兩個字,對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他這一生,似乎都在為大明,為朱家征戰,所謂的家,不過是京城裡那座冰冷的府邸。
可現在,在萬裡之外的異國他鄉,一個他親手扶持起來的藩王,卻為他建起了一座真正的“家”。
“國公,請。”
朱允熥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那份誠摯,不似君臣,更似家人。
藍武沒有再多言,邁步走進了這座“藍府”。
府內的布局,完全是按照大明京城王公府邸的最高規製建造,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處處都透著江南園林的雅致,用料之奢華,甚至超過了他在京城的國公府。
由此也可以見朱允熥的用心。
不管藍武以後會不會來這裡住,但看到朱允熥能這麼用心的為自己著想,他還是非常高興的。
藍武也就沒有推辭,順勢也就在這裡住了下來。
這十幾天裡,藍武沒在處理船隊上的事務,而是將艦隊的補給事宜交給了副將,自己則是在朱允熥的陪同下,將整個吳國都城的裡裡外外,都走了個遍。
他越看,心中便越是滿意。
朱允熥在這裡建立的,不隻是城池和軍隊,更是一整套完整的大明體係。
從官僚製度,到科舉選拔,從律法條文,到稅收度量,所有的一切,都與大明本土彆無二致。
甚至,這裡的學堂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都是最純正的官話。
“國公,您看,這是我們吳國最大的交易所。”
在城中心一棟三層高的宏偉建築前,朱允熥指著裡麵人頭攢動的景象,自豪地介紹道。
“這裡不僅有我大明的商人,還有來自西洋各國的胡商,他們在這裡交易絲綢,瓷器,香料……每日的流水,比得上內地一個大州府一年的稅收了。”
藍武看著那些膚色各異,卻都用著大明寶鈔和銀元進行交易的商人,不由點了點頭。
這裡,已經成為了整個南洋,乃至東西方貿易的真正核心。
“允熥,你做的很好。”
藍武由衷地讚歎了一句。
“都是國公當年教得好。”朱允熥撓了撓頭,又恢複了幾分少年時的憨厚。
“您說,要想長治久安,就得讓他們離不開我們,現在,他們穿我們的衣,吃我們的糧,用我們的錢,學我們的話,自然就成了我們的人。”
藍武笑了笑,忽然開口。
“我有些弟弟妹妹,我想讓他們過來。”
朱允熥聞言一愣,隨即便是大喜過望。
“真的?太好了!”
他激動地搓著手。“國公放心!弟弟妹妹們來了,就是我的親弟弟妹妹!我把王宮旁邊最好的地都給他們劃出來建府邸!不,就住在王宮裡!我讓他們自己挑宮殿!”
他這副樣子,讓藍武有些哭笑不得。
“不用那麼麻煩。”藍武擺了擺手。
“我藍家的產業,也會逐步向這裡轉移一部分,他們過來,不是享福的,是來替我看著家業,也是來幫你。”
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藍家如今的體量太大了,盤踞在京城,終究會引來猜忌。
將一部分力量轉移到海外,既是分散風險,也是為自己,為整個家族,留下一條真正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