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鐵幕垂江_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8章 鐵幕垂江(1 / 1)

銅雀台的琉璃瓦在慘白月光下泛著幽藍的光暈,司馬昭手中的密報已被冷汗浸透。燭火搖曳間,帛書上"三十萬石軍糧經漢水入漢中"的字跡忽明忽暗,仿佛當年諸葛亮北伐時的烽火信號。

"好個蔣毅!"司馬昭猛地將帛書拍在紫檀案幾上,青銅酒爵裡的葡萄美酒濺出猩紅酒漬,"他這是要重走諸葛亮北伐的老路!"他的目光掃過階下眾將,在賈充青白的臉上停留片刻,"當年武侯六出祁山,差點讓我大魏傾覆。如今這大夏皇帝,是要借武侯遺誌來動搖我大魏根基!"

鐘會向前半步,鐵甲鱗片發出細碎的碰撞聲。這位年輕將領的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丞相,探子最新回報,大夏在益州各郡廣設匠學堂。他們教授的《武侯遺技》中,改良的木牛流馬載重量已超我軍輜重車三成有餘。"他解下腰間佩劍,劍鞘上赫然刻著仿製的夏軍新式齒輪紋樣。

一陣穿堂風突然掠過殿堂,最外側的燭台應聲而滅。賈充的影子在素壁上陡然拉長,如同鬼魅:"更可怕的是他們的"星火堂"——龐統每月初一公開講解《八陣圖》要義,連販夫走卒都能聽講。前日有細作回報,連洛陽西市的鐵匠都在私下議論"天地風雲"四陣變化......"

司馬昭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饕餮紋。二十年前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五丈原的秋風中,那麵繡著"漢"字的旌旗在諸葛亮的營帳前獵獵作響。如今那麵旗幟換了青龍紋樣,卻插滿了漢中各個關隘。恍惚間,他仿佛又看見那個羽扇綸巾的身影,正在沙盤前運籌帷幄。

"傳令。"司馬昭的聲音裡帶著凜冬的寒意,"即日起,所有邊境匠戶遷往鄴城集中監管。凡私藏《武侯遺械圖》者——"他的指甲在劍柄上刮出一道白痕,"夷三族!"

漢水北岸的魏軍哨塔上,哨兵王二狗突然瞪大眼睛。對岸夏軍陣地毫無征兆地亮起無數火把,將江麵照得如同白晝。更令人心驚的是,江麵上不知何時已架起三道浮橋輪廓,黑壓壓的人影正在橋上移動。

"敵襲!"王二狗扯著嗓子吼起來,號角聲頓時撕裂夜空。

守將張琪一把抓起鐵胎弓,箭矢蘸了火油正要射出,卻被副將死死按住手臂:"將軍且看!"

浮橋上走來的並非披甲士兵,而是推著獨輪車的布衣百姓。每輛車上都堆著鼓鼓囊囊的麻袋,有幾個袋口鬆開,金黃的稻穀在火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隊伍最前方,白發蒼蒼的黃忠拄著那柄聞名天下的鳳嘴刀,身後大旗上書"荊襄糧道巡檢使"七個遒勁大字。

"奉大夏皇帝令!"老將軍聲如洪鐘,在江麵上激起陣陣回聲,"今歲荊襄豐收,特送新糧與襄陽父老過冬!"說著突然咳嗽起來,旁邊親兵連忙遞上藥丸,卻被老人揮手拒絕。

張琪的弓弦緩緩鬆開。他看見對岸人群中,有個荊釵布裙的婦人正指著城牆對懷中幼童說話。夜風送來隻言片語:"...你阿爺當年就是在這裡..."更遠處,夏軍工兵正在架設巨大的水車,齒輪轉動的吱呀聲與魏軍這邊死寂的營壘形成鮮明對比。

"將軍,要不要..."親兵做了個攔截的手勢。

張琪搖頭,目光落在浮橋兩側——那裡隱約可見排列整齊的連弩,在火光下泛著冷光。他突然想起去年洛陽傳來的密報:大夏改良的諸葛連弩,射程已達三百步。

當夜三更,魏軍巡哨在岸邊發現十幾袋精米。最上麵那袋的麻布上,墨跡尚未乾透:"漢水同源,粟米共嘗——大夏黃漢升"。袋底還壓著本薄冊子,扉頁上赫然是《武侯屯田法》的摘抄。

陰平古道的霧氣終年不散,高順卻對每處隘口都了如指掌。此刻他正潛伏在岩縫中,冰冷的山石貼著鎧甲傳來刺骨寒意。下方山道上,魏軍押送的囚車正緩緩前行,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音在峽穀中格外清晰。

"將軍,要救人嗎?"親兵壓低聲音問道,呼出的白氣在岩壁上結出細霜。

高順輕輕搖頭,指向囚車後方半裡處的懸崖——幾個黑影正如壁虎般沿著崖壁攀援。月光偶爾穿透雲層,照出他們腰間特製的飛爪鉤索。"是子龍將軍派來的"無當飛軍"。"他嘴角微揚,"正好讓這些後生練練手。"

突然,山道上響起機括的輕響。十餘支弩箭從不同角度射向押解隊伍,每支箭的尾羽都纏著浸油的麻繩。火焰瞬間吞沒了後隊魏軍,前隊的士兵還沒拔出佩刀,崖頂滾落的巨石已封住去路。

當囚籠被撬開時,為首的士子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這是...我們從大梁廢墟的密室裡找到的..."竹簡展開,殘缺的簡片上依稀可見"非澹泊無以明誌"幾個古篆。

高順的瞳孔猛然收縮。他曾在成都星火堂見過同樣的筆跡——這是諸葛亮親筆所書的《誡子書》原簡!"立即送成都!"他解下自己的披風裹住竹簡,"要子龍將軍派精銳護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夏皇宮的冰鑒冒著絲絲白氣,蔣毅麵前的沙盤上插滿了紅藍小旗。戲誌才的羽扇點在襄陽位置,扇骨上的星圖與沙盤上的地形完美重合。

"司馬昭調了五萬中軍駐防新野。"戲誌才的扇尖劃過沙盤,"明顯是防我們走當年關羽北伐的路線。"羽扇突然一頓,"不過..."

"他怕錯了。"蔣毅移動一枚青龍旗到漢中,棋子落在褒斜道入口,"我們真正的殺招在這裡。"

戲誌才的羽扇突然停住。他眼中精光暴射,扇骨上的星圖與沙盤某處突然重合:"陛下是要...重修褒斜道?"

"不止。"蔣毅從袖中取出一卷泛黃的圖紙。羊皮紙上,諸葛亮親筆標注的"出師表路線"蜿蜒如龍,在某些節點還畫著奇怪的星象符號。"龐統在星火堂整理典籍時,發現丞相留下的暗記。"他的指尖停在陳倉道某處,"當年北伐糧道,其實另有玄機。"

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滿身塵土的信使跪呈染血的密函:"益州急報!魏將鄧艾率死士焚毀了米倉山三處糧倉!"

蔣毅展開帛書,突然輕笑出聲:"好個鄧士載..."他轉向侍從,"傳令甘寧,明日起在長江演練水師。"又對另一侍從道,"讓龐統把星火堂新譯的《八陣圖》抄本送到前線。"最後他望向北方,目光似要穿透重重宮牆,"既然司馬昭想玩火...就讓子龍給他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燎原之勢。"

五丈原的秋夜,薑維獨自站在新落成的"觀星台"上。青銅鑄造的星盤緩緩轉動,將二十八宿的方位投射在地麵的漢魏邊境圖上。當牽牛星移動到特定位置時,光斑正好落在陳倉道某處隘口。

"原來如此..."薑維的手指輕顫著撫過星盤邊緣的刻度,"丞相當年第五次北伐走陳倉,不是為攻城..."他突然頓住,耳邊仿佛響起那個清朗的聲音:"觀星之道,在於明勢。"

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信使送來龍編最新詔令:"即日起,重建赤岸糧道,廣設星火驛傳。"絹帛末尾的朱印旁,蔣毅親筆添了八個鐵畫銀鉤的大字:

"薪火不滅,光照八荒"

夜風吹動薑維的衣袍,他望向北方——洛陽的宮燈與五丈原的星火,隔著滔滔漢水,在曆史的漫漫長夜中遙相輝映。觀星台下的石碑上,新刻的《後出師表》在月光下泛著青輝,最後一句墨跡猶新:"繼武侯之誌,開萬世太平。"

喜歡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請大家收藏:()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識跡 獸世惡雌花樣多,獸夫紛紛求收留 雕刻暖陽 大佬們彆腦補了,我真不是反派 快穿,我靠功德封神 白月光逃婚,裴爺全球搜捕 海洋求生,從照顧女友小姨開始! 重生91:我欠銀行幾個億 民國舊夢之燈火闌珊處 小神醫下山,開局被美女總裁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