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師爺小心翼翼地問:"縣尊大人,要不要先把家眷送出城?"
知縣瞪了他一眼:"混賬!此時開城,流寇趁亂而入怎麼辦?告訴全城百姓,凡十五歲以上男子,必須上城協防,違者以通匪論處!"
由於人數太多了,劉處直的大軍兩天才走了六十裡路,抵達同官縣城外麵。
他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命令部隊在城外紮營,夜幕降臨後同官城牆上火把通明,守軍緊張地注視著遠處連綿的營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軍大帳內,劉處直正在和軍官們商討戰術。
"同官城牆高約兩丈多,沒有正規官軍,而巡檢司和衙役差不多三四百人,征調民壯後應該可達一兩千之眾。"李茂指著輿圖分析道,"東門挨著官道,城外麵最寬闊,最好打的便是此處。"
劉處直點頭:"明日拂曉,高櫟率兩千流民佯攻北門,聲勢要大,吸引守軍注意。郭世征帶五百精銳混在其中,伺機登城。"
"得令!"高櫟咧嘴一笑。
"我親自率領親兵營三百埋伏在東門外麵不露麵。一旦北門開戰,守軍必往北門增援,那時突襲東門一舉拿下。"
說完戰術安排後,劉處直環視眾軍官,"記住,破城後立即控製糧倉和武庫,嚴禁濫殺無辜!"
史大成撓頭:"掌盤子,那些流民怎麼辦?他們可等著搶糧呢。"
"破城後開倉放糧,但必須有序分發。"劉處直沉聲道,"我們要的不僅是城外的民心,也得有城裡的。以後我們總會正規起來的,也會有自己的地盤。"
黎明前的黑暗最為深沉。同官縣城外,劉處直的三百親兵已經悄悄移動到了東門外不遠處的土坡後麵,所有人都在等北門的信號。
城頭上,幾個守軍打著哈欠,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聽說流寇有好幾萬?咱們這兩千人頂得住嗎?"
"怕什麼,城牆這麼高,這些流寇都是些饑民,都快餓死了,哪有力氣爬城。"
話音未落,北麵突然傳來震天的喊殺。守軍大驚,急忙敲響大鐘警戒。
但過了一會見東門沒有流寇進攻,臨時指揮的巡檢司軍官將一隊隊弓兵還有民壯都調往北門增援。
劉處直微微一笑,舉起右手,親兵營三百精銳迅速衝出土坡,抬著七架輕便梯子直奔城牆。
北門的戰鬥已經白熱化,兩千流民在弓箭掩護下呐喊著衝向城牆,幾十架雲梯同時架上城頭。
守軍箭如雨下,前排的流民紛紛倒地,但後麵的人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前進。
郭世征率領的五百克營老兵混在流民中。他們身披棉甲或者布麵甲,手持刀牌和各式武器等待進攻時機。當守軍注意力被正麵吸引時,郭世征突然吹響號角。
"殺!"
五百老兵如離弦之箭,順著十幾架特製的堅固雲梯攀援而上,守軍猝不及防被他們迅速突破了一處城垛。
與此同時,東門的親兵營已經登上城牆,很快解決了留守的幾十個守軍。當劉處直本人登上城頭時,東門已經被控製。
"打開城門,發信號讓史大成帶人進城。"劉處直命令道。
北門的守軍看到流寇已經進城了,頓時軍心大亂。
郭世征趁機擴大突破口,越來越多的義軍登上城牆,高櫟見時機成熟親自率領前營主力發起衝鋒。
不到一個時辰,同官縣城的抵抗就土崩瓦解,知縣試圖從南門逃跑,被流民發現,活活打死在街頭。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