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營兵以嚴整的方陣推進,打算趁流寇大隊還沒到齊之前先打垮正麵之敵,然後才好撤退,許國福知道流寇不可能就前麵這些人。
最前方三排火銃手,中間六排長槍兵,兩側沒有騎兵就用的刀牌手,參將許國福的將旗在陽光下猩紅如血。
高櫟的前營列陣於矮坡上,當官軍進入百步距離時,他突然下令:"放箭!"距離很遠箭雨落在鎧甲上基本無效,官軍陣型紋絲不動,繼續穩步前進。
八十步,五十步..."舉盾!"高櫟大吼。幾乎同時,官軍陣中響起尖銳的哨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放!第一排火銃噴出白煙,鉛彈打在包鐵木盾上發出暴雨般的聲響。
第二排、第三排接連射擊,硝煙很快遮蔽了整個前陣,高櫟感覺左臂一熱,低頭看見甲片嵌著顆變形的鉛子。
"撤!快撤!"他故作慌亂地大喊,前營士兵聽到命令後,潮水般退向後方,官軍陣中爆發出歡呼。
看到這一幕,許國福突然覺得自己行了既然撿到一個軟柿子,那就不用想著撤退了。"
弟兄們都給我上啊,殺流寇博軍功!"衝了沒多遠,官軍的陣型就散亂了。
就在此時,左側丘陵突然豎起紅旗,中營從丘陵後殺出,長矛如林刺向官軍側翼。
官軍匆忙變陣,火銃手退入長槍後麵尋求保護,重新裝填也需要時間,但後麵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使用了。
"殺!"郭世征的騎兵從河灣處衝出,八百騎兵踏碎淺灘。官軍倉促組織的槍陣被騎兵撞開缺口。
戰場瞬間分成三塊:東側丘陵下,李茂的中營與官軍長槍手絞殺在一起;高櫟也重新整隊加入戰場,長槍互捅之下,兩方傷亡都很大。
就在這時,官軍中跑出來一個騎兵打著白旗,說自家參將有個條件,請求停戰一刻鐘。
劉處直直接對他說道:"沒啥好談的,不投降就直接殲滅。"
信使連忙說道:"就是投降就是投降,請大王暫時讓大軍停一下吧。"
劉處直也想少死點人打贏這仗,就命令鳴金收兵。
義軍士卒聽到後緩緩後退,與官軍脫離接觸;而官軍也如釋重負,紛紛後撤。
待雙方完全脫離,劉處直開始和那個信使談判:"說吧,你們參將想怎麼投降?"
"這位大王,我們參將說和義軍無冤無仇,實在沒必要以死相搏。
他願意將所有的鎧甲武器全部轉交義軍,換取一條生路。
再打下去,義軍也會有傷亡,大家都撈不著好。"
聽信使說完後,所有人都在等劉處直拿主意。
大部分人心裡想的都是能不死拚就不死拚,少死點人最好。
權衡過後,劉處直答應了對信使說道:“讓參將把所有武器鎧甲全部放在原地,千萬彆耍花樣。"
那個信使聽到劉處直同意了,連忙點頭表示不會亂來。
走之前,劉處直將一個令牌遞給他對他說道,官道那邊還有義軍埋伏,拿著這個令牌可以安全通過。"
這場仗就以官軍講和結束了,這次克營賺得盆滿缽滿。
繳獲了一千五百套鎧甲,刨去破爛無法修複的還有一千套可以用,還有成山的武器。
雙方傷亡都不大,義軍差不多傷亡三四百,官軍稍微多一些有七百多人。
經過這一仗,平陽府營兵短時間內是無法再參與作戰了。
此次繳獲,劉處直打算分給張天琳三百套鎧甲,藺養成一百套,武器也給一部分出去,武裝一下他們營裡的人,不然合營作戰也是累贅。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