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匹方麵也得有改進,像左部騎射手的話就用一般的馬就好,也就是耐力為主。騎射手不需要短時間迅速加速,需要將戰馬集中到重騎兵。”
“重騎兵他們裝備就簡單一些。目前營裡正好還能湊四百套裝備。
這是我們營裡的攻擊矛頭,重騎兵八瓣帽兒鐵尖盔得有,全身的紮甲得有。
長槍用一丈長的就好,至於近戰武器他們自己選,若是想帶弓箭也是可以的。”
聽郭世征講完,劉處直也挺佩服他的。能靠自學到現在這種水平也不簡單喔。
“老郭,我覺得沒啥問題了,你安排下去吧。現有騎兵裡麵該淘汰的淘汰,人不夠你從全營看著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又過了幾日,郭世征已經選好了人,過來報給了劉處直:“今天可以開練了,請你去看看。”
八百騎兵現在都沒有騎馬,全都列隊站在一處高台下。騎兵選人要求很高:要有精氣神,不能蔫了吧唧的,得會基本的騎術。
左部騎射手有一大半都是蒙古人。他們的騎術和箭術問題不大,差的就是陣列配合。劉處直也沒啥好講的,直接對他們說:“以後騎兵營月餉五兩,每天四斤糧食,每三天吃一頓肉。”
這些蒙古人在草原時一年到頭也很難吃上肉,更彆說拿五兩白銀了。一個個在那裡歡呼。
郭世征這些日子主要的事就是訓練重騎兵,騎射手交給了高櫟,讓他帶著練練陣型。
目前為止,投奔克營的官軍重騎兵隻有百十人,後麵陸續補充進去的都隻是會騎馬的,沒有係統的訓練過,弄得重騎兵跟步兵一樣打幾仗就死沒了。
也就是這半年時間打的敗仗少,裝備還能回收一下,但這種野路子一直下去自然不行。
騎兵營重新編伍,製定獎賞標準後,郭世征決定最少三天一練,如果沒有轉戰的話,兩天一練。
待劉處直講完話後,郭世征一個翻身上演武台,對著下麵的人說道:“從今日起,你們的待遇就要比其它正兵兄弟高的多了。
但是相對的,你們要付出的血汗也要多得多。
我要通過常年的訓練,把你們練成能跟建奴八旗一較高下的精銳!”
下麵的人聽他說完後,有人插嘴道:“郭營官,咱們都是刀頭舔血的漢子,誰還不會騎馬砍人?”
“行與不行,練過了就知道了。都去開闊地集合。”
訓練從最基礎的騎術開始。郭世征命人在校場兩端豎起木樁,要求騎兵們縱馬疾馳時保持一臂距離。
“保持隊形!”他騎著一匹河曲馬在隊伍旁來回奔馳,“你以為官軍會站著和你單挑嗎?騎兵靠的就是列隊衝鋒!”
這些人如果是一個人隨意騎的話,都不會掉落馬下。
但是需要配合時,很快就出事了。一隊回返時,一個士卒控馬不穩與二隊的人相撞,兩匹馬撞在了一起。
騎手慘叫著跌落,郭世征眼皮都沒眨一下,就說了一句:“死沒死?沒死起來繼續。”
“馬都控不住,還怎麼敢讓你們穿上厚甲衝鋒陷陣。”
重騎兵訓練很枯燥,就是來來回回的控馬、舉槍、折返跑。
行進途中列、縱距離都有要求,稍不注意,郭世征上去就是一鞭子。
一眨眼十幾天過去了,待劉處直去檢查時,重騎兵那邊依舊沒有什麼太好的進展,不穿鎧甲和馬甲時倒看著有模有樣。
但是一旦披掛整齊又是另一副模樣,隊列走著走著就散亂了。
見劉處直來了,郭世征趕來對他說道:“抱歉掌盤子,這騎兵確實很難練出來,需要大量的時間。”
“從現在開始,我建議至少半年內騎兵暫時不用參與任何作戰了。
當然左部可以參戰,他們本來就有基礎,右部還得多練,在足糧足餉的情況下,我爭取一年半內看到成效。”
“如果後續作戰能有一些官軍騎兵加入我們,訓練時間應該會少一些。”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