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茂指揮下,幾部梯子架上木寨,五十多個老兵先登,很快就上去了,將防守的軍士驅散,下去打開了木門。
張蔥見事不可為,隻好帶著一百多殘兵敗將退往張道浚那邊,將大營和營寨內的物資全部送給了義軍。
李茂讓所有人先休整一下,等下繼續進攻前麵的張道浚他相信兩麵夾擊之下,張道浚挺不了多久了。
另一側濠溝,史大成已經指揮後營開始發動第二次進攻。
劉處直雖然沒有讓前營和親兵營上前支援,但還是讓鳥銃手和上千弓箭手掩護後營作戰。
他們第一次進攻同樣準備不充分,被濠溝所阻礙。
史大成同樣以楯車掩護,輔兵上去填濠溝,將一段濠溝拿了下來。
此時,張蔥已經率人趕到了張道浚這裡,向他報告了大營丟失的消息:"五百人就剩我手上的一百多號了,並且物資全部丟了。"聽到這話,張道浚直接暈了過去。
在經曆掐人中,冷水破臉醒來後,他像是又老了五歲。
他知道,今天這情況,若是艾萬年還不來,自己就得以身殉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自己到現在都還是個待罪之身,以身殉國後,陛下會不會記得他?
"爺爺、父親,孫兒無能,又一次被流寇打敗。
這次可能跑不掉了,說完就要拿劍抹脖子。
旁邊的幾個軍官看到他真有死誌,趕忙拉住他:"將爺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們隻要還能回去,隨便就可以再拉出一支人馬。
曹文詔將軍那裡我們還有一千五百人呢,將爺千萬要保重自己啊!"
劉處直在遠處觀戰,見史大成已經得手,立即下令前營壓上,快速解決掉張道浚。就在此時,東麵突然塵土飛揚,一隊騎兵疾馳而來,旗號正是艾萬年的延綏兵!
艾萬年率援兵趕到了,劉處直拿著千裡鏡觀察官軍人數後發現至少有六百騎兵,還有上千步兵。
不知道艾萬年用了什麼方法躲開了偵察營,李狗才還沒回來報告,不過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艾萬年部兩千多人全軍壓上。一個親兵營加前營兩千三百人隻能擋住他們,做不到戰勝他。
"唉,又讓這個張道浚跑了。你們說他咋回回運氣這麼好?"
劉處直下令,後營、中營回援,隨我迎戰艾萬年部。
至於張道浚殘部,讓孩兒營看著他們,他沒多少兵力了,如果他還敢來,孩兒營拖住他,讓郭世征帶騎兵營來收拾他。
艾萬年的騎兵在距離義軍陣地一裡處停下,迅速整隊衝鋒。
前營一個司沒有攔住他們,被衝得七零八落,但隨著劉處直率親兵營加入,兩方開始僵持下來。
李茂部、史大成部接到消息後,權衡了一下,撤了包圍圈往劉處直那邊趕。
孩兒營五百多人守著現成的濠溝,盯著張道浚剩下的四百來號人。
看著身後到處都是屍體,活著的人也是傷痕累累,張道浚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隻好率軍撤走了。
艾萬年雖說想儘快報仇,但是事發已經一年多了,他沒有那麼衝動了。
見流寇源源不斷從裡麵出來,他知道張道浚已經崩潰了。
自己要對戰三倍兵力的流寇,沒有必勝把握。
想到張道浚已經逃出生天,艾萬年虛晃一招,也帶著隊伍撤退了。
隨著雙方號角聲響起,戰場上廝殺的士卒如潮水般退去,鮮血染紅一片濠溝,順著泥土流進了地下。
張道浚在撤離後帶著殘部往旁邊的長子縣城逃跑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