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從山西返回陝西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麵,先平紅軍友再平混天狼一時間曹文詔在陝西成了流寇聞之色變的人物。
當地士紳官員們稱:“軍中有一曹,西賊聞知心膽搖,”這句話也確實沒錯,陝西的小股流寇看到曹兵的旗幟後直接跑掉了,根本不敢與之交戰。
崇禎皇帝聽說曹文詔一個月內連平數萬流寇,擒殺兩個賊渠,高興的大筆一揮便要讓他當副總兵。
兵部尚書梁廷棟勸諫到,陛下曹文詔去年還隻是遊擊將軍,這一年之內連跳兩級屬實不妥,這次就改為嘉獎就好。
崇禎皇帝算了算好像是這樣,曹文詔也才三十多,過於拔苗助長不利於成長。
現在朝廷空虛也沒辦法賞賜財物,於是口頭嘉獎了一下曹文詔,暗示他再打一個大勝仗就提拔他。
曹文詔這種武夫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崇禎皇帝一道勉勵詔書都讓他很激動,接見詔書時是焚香掃塵,還專門穿上了朝服三步一個跪拜接下了聖旨。
本著好用就往死了用的原則,崇禎四年五月初,剛剛剿滅混天狼的曹文詔才在慶陽府休息三天,洪承疇的軍令就來,要求他回歸本鎮去剿滅張存孟的餘部一條龍。
曹文詔接令後又帶著麾下三千多號人往榆林進發,手下都不是鐵人很多人都想再休整一下,曹文詔隻得用劫掠村莊百姓來調動他們士氣,才讓這些人願意開拔。
張存孟麾下除了八隊,自己本隊還有一萬兩千人,因為不恥於張存孟殺兄弟投靠官軍,大部分人都沒有跟他一起走,在張存孟投降後本隊分成數股又堅持抗爭了數月,最大的一股人馬叫一條龍有三千多人轉戰於延安附近。
曹文詔一來和洪承疇一合計又是用老辦法,買通一條龍內部不堅定的人,趁夜突襲了一條龍部在山上的營地,一條龍帶著剩餘的八九百人渡過黃河往山西出發。
本著除惡務儘的原則,崇禎四年五月初四延綏巡撫洪承疇與榆林兵備道張福臻再次整兵,率軍渡河進入山西。
兩個月時間不到,曹文詔先進山西討伐王嘉胤,再回轉陝西,待了十餘天又隨洪承疇進入山西,對於大明朝廷來說他確實是勞模一般的人物了。
李卑馬科艾萬年等部官軍被吸引到霍州一線後,義軍大元帥王嘉胤又再次跳了出來,畢竟他也稱王了躲在山裡算怎麼個事。
就在霍州之戰結束,劉處直率軍轉進蒲縣時,王嘉胤發兵攻取了平陽府翼城縣,然後站著縣城就不走了,開始派橫營的文士當做書吏每天斷案審案好不自在。
在翼城縣待的煩悶後,王嘉胤集合陸續來投奔的四萬多義軍直接北上平陽府治臨汾縣準備拿下府城。
王嘉胤也不是那種顧頭不顧腚的莽夫,他此舉就是為了圍點打援,讓城裡的兵備道郭竹征感到恐懼,然後到處請求支援最後將援兵再一舉殲滅,這樣就能拿下府城了。
說乾就乾,第二天王嘉胤就留下了一千人防守翼城縣,親率各部義軍北上平陽府準備趁機會拿下府城做個實實在在的王。
翼城縣離臨汾不遠兩日時間王嘉胤大隊就趕到了城下準備開始圍困臨汾縣城了。
傳令下去,其它掌盤在東門三裡外紮營,東門就交給你們負責了,不要求什麼彆讓裡麵的人從這裡出來誰要是掉鏈子了彆怪我王嘉胤心狠手辣,橫營的左右營進攻北門,前後營進攻西門,留南門不圍。"
各部攻城時注意一些,隻需每日派小股部隊佯攻,製造聲勢即可。"
臨汾乃平陽府府城,那個郭兵憲如果不想要城池丟了,必定會向太原求援。
巡撫若派兵來救,我們便可以伏擊他們,一旦增援官軍沒了,我們就能從容收下臨汾。
臨汾縣城內,河東兵備道衙門。
郭竹征癱坐在太師椅上,往日練就的養氣功夫蕩然無存他萬萬沒想到如今流寇怎麼會有這麼大膽子,敢來圍困府城。
他今年四十有五,是進士出身,年紀輕輕做了兵備道正使的差事,他實在是舍不得城破生
身死,不想麵臨刀兵之災,也不想被抓進詔獄。
"兵憲大人,賊寇已在城外三裡紮營,看旗號是王賊嘉胤的部隊,看外麵的情勢至少有四五萬之眾!"一名千總跪在地上,向他稟報道。
自從許國福被削職了之後,平陽府守備營目前就是這個千總在暫時管理,城中隻有剛從衛所簽發的二千營兵和巡檢司衙役組成守軍,共五千人,什麼戰力他心裡清楚要沒有援兵城池早晚會陷落。
郭竹征的額頭滲出細密汗珠,臉色蒼白:"四...五萬?城內守軍不過數千,這...這可如何是好?"
幕僚劉師爺湊上前:"兵憲大人,當務之急是速速向太原求援。
宣大張製軍已經調精銳的大同邊軍南下目前就在太原,麾下都是精兵強將,他要是及時來援,臨汾或可保全。"
"對對對,快派人去太原!"郭竹征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站起身,卻又因腿軟差點跌倒,"不,派三路人馬,分不同路線去!一定要把求援信送到宋撫院和張製軍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夜幕降臨,臨汾城頭火把通明。守軍緊張地注視著城外星星點點的營火,生怕義軍趁夜攻城。郭竹征不顧眾人勸阻,執意登上城樓巡視。
"兵憲大人小心!"親兵突然將郭竹征撲倒,原來是下麵義軍看到城牆上有人對準上麵射了幾支箭,但是天黑了準頭不行沒射中但還是嚇了郭竹征一跳。
"啊!"郭竹征驚叫一聲,連滾帶爬地躲到女牆後麵,官帽歪斜,發髻散亂,狼狽不堪,再也沒有心思巡視了。
回到衙門後,郭竹征一夜未眠。每當閉上眼睛,就會夢見城破後自己被亂刀分屍的慘狀。
天剛蒙蒙亮,他就命人備好筆墨,親自給太原寫第二封求援信,言辭更加淒切:"...賊勢浩大,城危在旦夕。
若援軍不至,下官唯有以死報國,然一城百姓何辜..."
不久後,下麵來跟他彙報塘兵已經派出去了。
郭竹征癱坐在椅子上,喃喃道:"不夠不夠,再派...再派..."
就這樣,連續五日,郭竹征派出了十幾批批塘兵。
而城外的義軍每日都會發動佯攻,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城頭,偶爾還會推出幾架雲梯,做出攻城的架勢,引得守軍驚慌失措,消磨他們的精神,為之後攻打臨汾創造條件。
在城下磨了十幾天,王嘉胤終於接到探馬報告,說太原方向有官軍前來離這裡還有百裡路走的是北邊甘亭鎮那條官道,約五六千人,有三部人馬分彆是李卑的隊伍、還有大同遊擊白安,山西鎮參將虎大威,負責指揮的是宣大總督張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