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了,傳令下去,其餘掌盤的兵馬繼續圍城,橫營人馬隨我前往甘亭鎮設伏!"
甘亭鎮位於臨汾以北三十裡,鎮外不遠是一處河穀地帶,兩側有不同的起伏路段,官道從中穿過,比較適合打一場伏擊戰。
王嘉胤將主力隱藏在兩側,又命王自用率兩千騎兵埋伏在土丘後麵,準備截斷官軍退路。
與此同時,張宗衡率領的六千援軍正謹慎地向南推進,官軍分為三路進軍,兩隊之間間隔數裡,打頭的便是白安部和張宗衡的標營共三千餘人,宣大標營才重建好,隻有幾百人沒有什麼作戰能力。
白安部後方三裡便是虎大威部,再接著就是李卑部,他們部隊都交給了手下帶領行軍,自己則跟隨在張宗衡身邊。
大同遊擊白安騎著馬來到張宗衡身旁:"製軍大人,前方就是甘亭鎮,這裡地形看著容易設伏咱們是不是注意一點。
來支援的將領都認為解圍歸解圍,解不到死的也不是自己陛下也隻會怪罪守城的郭竹征,要是被流寇埋伏了戰敗了那就完蛋了。
張宗衡覺得也是這個理立馬命令所有軍士互相幫助穿上鎧甲,再讓自己標營派出斥候仔細搜索兩側山林。
山西鎮參將虎大威粗聲粗氣道:"製軍大人何必如此謹慎?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末將願率本部兵馬為先鋒,直搗賊營!"
"虎將軍不可輕敵。"張宗衡搖頭,王賊嘉胤的實力不可小覷,你忘了之前在河曲你被克賊打敗了的事嗎,這王賊比克賊還要強幾分。
這話一出聽的虎大威滿臉通紅。
一旁的臨洮副總兵李卑也附和道:"張製軍所言極是,末將觀此地地形,確為設伏良所,不如先派人探明虛實。"
就在此時,標營斥候飛奔來報:"報!兩側山林發現可疑動靜,似有伏兵!"
張宗衡立即下令幾個將軍讓他們回去控製住自己隊伍做好交戰準備。
然而為時已晚。隻聽一聲號炮響徹山穀,兩側山林中突然豎起無數旗幟,箭矢如飛蝗般射向官軍隊列。
"有埋伏!結陣!結陣!"最前排的白安在一旁大喊道。
大同官兵畢竟是精銳隻是欠餉太久了在太原補了三個月的軍餉讓戰力恢複了不少,很快結成了標準的防禦圓陣,盾牌手在外,長槍兵次之,弓箭手在內。但義軍占據地利,箭雨不斷傾瀉而下,官軍傷亡漸增。
白安見勢不妙,向張宗衡請命:"製軍大人,末將願率騎兵衝鋒,驅散兩側伏兵!"
張宗衡略一思索:"好!但務必小心,不可深入!"
白安率領八百精銳騎兵衝出本陣,向右側山坡殺去。
馬蹄聲如雷,鐵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山坡上的義軍弓箭手見狀,紛紛後撤。
"賊人怯戰,兒郎們隨我殺!"白安大喝一聲,催馬加速。
就在騎兵即將衝上山坡時,前方突然出現一排排削尖的木樁,擋住了去路。白安心知中計,急忙勒馬:"停!有陷阱!"
刹那間,山坡後殺出大批義軍長槍兵,密集的槍林直指騎兵。同時,兩側射出無數箭矢。
戰馬嘶鳴,騎兵紛紛落馬,白安自己也中了一箭,仍奮力砍殺,但義軍人數太多,漸漸將其包圍。
虎大威剛剛帶人上來見白安被圍,帶著五百精銳騎兵衝向山坡。
這些蒙古人出身的夷丁因為受到了大明優待悍勇異常各個效死,手持各種武器,殺入義軍陣中如虎入羊群,很快殺出一條血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白將軍,速退!"虎大威大喊。
白安率殘部突圍,與虎大威合兵一處,且戰且退。
此時義軍伏兵儘出,漫山遍野殺來,王嘉胤親率精銳從正麵衝擊官軍本陣,戰鬥進入白熱化。
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官軍步兵結成的方陣如同磐石,任憑義軍如何衝擊都巋然不動。
長槍每一次突刺都有義軍倒下,弓箭手在後,箭矢精準地落在衝鋒的義軍頭上。
但橫營義軍勝在人多加之戰力也不差,前赴後繼,不斷消耗官軍體力。
王嘉胤見正麵強攻難以奏效,便改變策略,命令部隊假裝潰退。
"賊人敗了!追啊砍人頭拿賞銀啊!"官軍中一些人按捺不住,衝出陣型追擊。
"回來!不許擅離陣型!"張宗衡厲聲喝止,但為時已晚。
數百官軍追出不遠,突然從兩側溝壑中殺出埋伏的義軍騎兵,將追擊的官軍攔腰截斷。
同時,假裝潰退的義軍也返身殺回,形成夾擊之勢。
張宗衡見戰局不利,急令鳴金收兵,官軍且戰且退,向北方突圍,此時王自用的騎兵突然從後方殺出,企圖切斷官軍退路。
關鍵時刻,李卑趕到了率領部下發起衝鋒,硬生生在王自用的包圍圈上撕開一道口子,白安部和張宗衡的標營得以撤退,但是損失慘重,傷亡達一千七百餘人。
官軍倉皇退往不遠處的嶽陽縣,而王嘉胤認為官軍經此大敗,自己隻需要拿著繳獲的金鼓旗號往臨汾城下一丟郭竹征就投降了也不想再追官軍了,沒想到事與違願,郭竹征雖然怕是但實在不敢投降,王嘉胤惱怒之下命令開始真正攻城。
府城豈是現在的義軍能輕易拿下的,義軍傷亡近二千人也沒能拿下,王嘉胤也不好再逼迫那些掌盤進攻,官軍也並沒有撤遠了如果不顧一切的壓上去到時候被突襲就麻煩了,王大元帥隻得命令大部隊撤回翼城。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