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營大帥之位塵埃落定後,王嘉胤的葬禮也要如期舉行。
王自用得知李章和劉汝魁投了高迎祥,馬世耀投了劉處直雖然憤怒但也知道橫營現在沒辦法再折騰了,隻能捏著鼻子認了,決定以後要防著這兩個人了。
現在王自用已經是橫營大帥了,不再適合親自主持葬禮,劉處直和高迎祥二人就主動接下了這個活。
考慮到這兩個的江湖地位,他們承擔葬禮儀式也不算辱沒了自己大哥,王自用得知消息後也沒做過多考慮便同意了。
崇禎四年夏六月,九原山深處,山坳裡新搭建的靈堂前,白幡獵獵作響。
高迎祥站在靈堂前,望著那具厚重的柏木棺槨,眼眶通紅。
他粗糙的大手撫過棺木上雕刻的狻猊紋飾,指尖在"王公嘉胤之柩"六個陰文大字上久久停留。
棺槨兩側,八名身著素白戰袍的闖營精銳持刀而立,刀尖向下,寒光凜凜。
劉兄弟,香燭紙馬可都備齊了?"高迎祥嗓音沙啞,頭也不回地問道。
劉處直從身披孝衣一身縞素,"都備下了,準備了三十斤上好的檀香,還有我在霍州弄來的上等黃表紙和從潞安府那裡繳獲的八十匹潞綢。
靈堂內,鬆香火把劈啪作響,王嘉胤的遺體已被整理妥當,遺體身著經常穿在身的鐵甲,胸前腹部的傷口雖經縫合,仍猙獰可怖。
至於首級現下義軍實在沒有能力奪回來,隻好用木頭首級代替,這個是高迎祥營中一個木工雕刻了三天三夜弄出來的,看著還是有幾分威嚴。
劉處直走到棺前,將自己一直以來使用的佩劍輕輕放在王嘉胤交疊的雙手上。
王大哥,安心走吧讓我的佩劍陪著你上路,今生雖然咱們發生過不愉快,但我劉處直是佩服你的,你的仇我記住了,王國忠張立位我不會放過他們的。
帳外傳來雜遝的腳步聲,王自用帶著張登喜還有楊六趕到。
張獻忠、羅汝才、馬守應、李自成等各營掌盤子也陸續到來,人人臂纏白布穿著孝衣,麵色凝重。
不知道是真情實意還是裝的,張獻忠一進門就撲倒在棺前,額頭重重磕在地上:"王大哥!兄弟來遲了!"
高迎祥扶起他,沉聲道:"明日辰時下葬。
今天,請各位掌盤子都帶上自己親兵在外麵空場集合,聽聽劉掌盤子宣讀一下大元帥生平。
劉處直之前通過橫營的老人將王嘉胤所有他不知道的事跡都了解了,整合了一下內容並且撰寫在了一張絲綢上麵。
九原山的空地上,五千多人肅立著,沒有任何人發出一絲聲響,劉處直拿著一塊絲綢還有喇叭走上了一座高台。
大帥生於萬曆十九年,世襲府穀千戶所小旗。
天啟元年,延綏鎮選鋒,他以步卒身份被選入援遼大軍,劉處直的聲音在山中回蕩。
天啟二年的遼東大雪紛飛,渾河兩岸的蘆葦蕩裡,五十明軍殘兵正被相同數量的後金騎兵圍剿。
大帥趴在雪地裡,他想著帶著兄弟們爭一條活路。
"王自用,敢不敢跟老子乾一票大的?"大帥轉頭問趴在身旁的同鄉王自用。
不等回答,大帥已經躍起,手中武器劃過一道寒光,將迎麵衝來的後金騎兵斬落馬下。
他奪過戰馬,帶著二十幾人直插敵陣後方。
那一戰,他親手砍下五個建奴首級,帶領五十人擊潰了後金五十多騎,斬殺了後金一個牛錄額真。
王自用聽到自己和王嘉胤過往事跡被念出來,當時就收不住眼淚了,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大哥你死的慘啊,兄弟無能,現在沒辦法給你報仇啊,我無能啊。
哭著哭著,王自用一口氣沒上來居然暈了過去,劉處直隻得停下,讓王自用親兵將他抬出去休息一下。
這個小插曲結束後,劉處直繼續念到下麵的內容。
回延綏後,朝廷欠餉三年不發,崇禎元年大旱,他的千總甚至還要克扣他們軍糧倒賣換取白銀。
大帥帶著二百個弟兄,舉起義旗造了反,當天就攻占府穀千戶所,幾日後便有數千軍戶投奔,他們開倉放糧,殺貪官汙吏拯救百姓。
靈堂內,楊六突然捶胸痛哭:"就是因為王大哥這樣做!老子就是因為王大哥開倉放糧賑濟百姓才跟著王大哥乾的!"
劉處直抹了把臉上的汗,繼續道:"四年轉戰,大帥破了府穀、延川、延長、中部、石樓、靜樂、蒲州、隰州等二十餘州縣,殺了許多貪官汙吏,打的各路官軍哭爹喊娘。
氣氛烘托到了這裡,哪怕和王嘉胤真沒啥感情的掌盤子也被感染了。
東方漸白,山間霧氣繚繞,宛如萬千素縞。
劉處直、高迎祥、王自用、楊六、老回回、李自成、羅汝才、張獻忠等八位掌盤子合力抬起棺木,向選定的墓地走去。山路兩側,上萬義軍跪地痛哭,聲震山穀。
墓地選在一處向陽的山坡上,四周蒼鬆環繞。
穴旁立著一塊粗糙的青石,上麵用刀刻著劉處直親自撰寫的墓誌銘:
"公諱嘉胤,陝之府穀人。少從戎,援遼有功。後因朝廷昏聵,官吏貪暴,遂率軍戶起義。四年轉戰,破城數十,斬將奪旗,拯民水火。崇禎四年六月初二,遭叛徒所害,年四十整。嗚呼!壯誌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下葬時,高迎祥突然跳入墓穴,將一麵嶄新的橫營大旗鋪在棺上:"王大哥,帶著橫營的大旗走!來世咱們還做兄弟!"
黃土漸漸掩埋了棺槨,劉處直跪在墓前,將一碗烈酒緩緩灑在地上:"遼東的風雪,延綏的黃沙,山西的溝壑…王大哥,你都走過了,現在,該歇歇了。"
遠處山巔,朝陽噴薄而出,高迎祥站起身,環視眾人:雖然王大哥死了但是義軍事業不能落下,推翻這驢日的朝廷,咱們共建一個全新的盛世。
眾掌盤子紛紛拔刀向天,寒光映著朝陽,宛如一片刀林。山風呼嘯而過,卷起漫天紙錢,飄飄灑灑,覆蓋了新壘的墳塋。
棺材埋到了地下後,義軍所有的火炮都集中在了一起,鳴炮三響,紀念這位轉戰山陝的大英雄,這些義軍掌盤們無論之前有過什麼不愉快,至少在現在都是團結的。
葬禮後,劉處直和高迎祥也承認了王自用的大帥之位,並且表示以後會鼎力相助,而他們兩人也都進步,成了義軍副盟主。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