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盾牌輕便堅韌,表麵覆有生水牛皮,能有效抵擋箭矢。
"嗖嗖"破空聲響起,箭雨傾瀉而下,大部分被藤盾擋住,偶有穿過縫隙的,也被前排白杆兵的重甲擋住,三輪箭雨後,白杆兵僅幾人輕傷。
見弓箭效果不佳,劉處直命令鳥銃手上前五十步準備齊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到劉處直命令後,季伯常指揮鳥銃手出列,之前的火器司把總趙德柱在霍州戰死了,火器隊伍就全部交給季伯常指揮了。
"放!"一百餘支火銃齊射,硝煙彌漫,一百步的距離較遠,白杆兵隻有數人中彈倒地,陣型也沒有散亂,並且迅速分散開來,減少傷亡。
當鳥銃裝填時,旁邊的十餘門火炮也開始轟擊,火炮炮彈攆過白杆兵軍陣,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白杆兵雖然沒有鳥銃,但是有一些火炮,開始對著流寇軍陣開炮,石柱營的這些白杆兵操作火器不如操作自己的長槍,這些炮彈全都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見流寇玩賴不和白杆兵肉搏一直放火器騷擾雖然傷亡還能承受但這樣拖下去太影響士氣了,張鳳儀按耐不住性子了,傳令旁邊的兩個千總,讓他們指揮隊伍進攻。
殺!白杆兵齊聲呐喊,聲震四野,保持陣型穩步推進,在距離義軍三十步時突然加速衝鋒。
季伯常趕緊把火器司帶下去,官軍上來了。
兩軍相接,金鐵交鳴之聲驟起,張鳳儀居然一馬當先直接衝了上來。
長槍如銀蛇出洞,直取義軍前排一個穿雙甲的隊總。
那隊總舉盾相迎,卻不料張鳳儀槍法刁鑽,槍頭一勾一帶,竟將盾牌挑飛,隨即槍尖直刺咽喉,隊總應聲倒地。
白杆兵的長矛在此刻展現出不一般的威力,丈二長矛比普通長槍長出兩尺,矛頭的倒鉤不僅能勾拉盾牌武器,還能在抽槍時造成更大創傷,義軍前排刀盾手很快損失了十餘人。
張成、張悟,你們指揮變鉤鐮陣。
兩個千總將命令下達後,白杆兵聞令迅速變換,前排突然蹲下,中排長矛平刺,後排則從間隙中伸出帶鉤長杆,專攻義軍下盤。
這戰術讓義軍措手不及,數十人又瞬間被鉤倒。
高櫟見白杆兵這招厲害,命令所有人趕緊貼上去肉搏,而中營見前營陷入苦戰,李茂讓左部進攻石柱營張悟部,意圖從側翼殺入。
戰情陷入了焦灼,騎兵營馬世耀向劉處直請戰派騎兵出擊,看著這個混亂的戰場,劉處直詢問道騎兵能戰嗎。
馬世耀說從沁河那邊繞一下插入石柱營後方,他們後排拿的不是長槍。
郭世征在訓練另一部分騎兵這次就沒有讓他參戰,見馬世耀信心滿滿,劉處直也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騎兵營悄悄的從後陣離開,張鳳儀等人並沒有發現,繞行五裡後,馬世耀指揮騎兵來到了張成部的後方,他一揮令旗,騎兵的鐵蹄踏過鬆軟的泥土直取石柱營後排。
見騎兵殺來了,張鳳儀本想調一部分長槍手回防但高櫟現在纏得緊脫不開身。
騎兵的衝擊速度很快,眨眼間就殺入石柱營後陣,那些拿短兵器的軍士被騎兵衝的七零八落。
城牆上馬祥麟雖然惱怒自己妻子不給麵子,但當著這麼多人麵不好見死不救,更何況小舅子張道浚看到流寇對自己大姐慢慢形成包圍之勢,一直在旁邊催促他趕緊出城。
在開戰前他就將剩餘隊伍集中了好了,很快他就和張道浚一起出了竇莊直撲戰場。
今天這仗義軍和石柱營打的險之又險,因為不熟悉對方戰法損失有些大,見他們增援來了也不好再繼續打下去。
劉處直下令鳴金收兵,高櫟和李茂聽到金聲,紛紛指揮隊伍慢慢往後退脫離戰場。
馬世耀看到對麵增援來了,也撥馬就走,戰鬥就這樣結束了。
此戰石柱營傷亡三百多,而克營傷亡近四百,算是小負一場,主要是這個長槍大夥都沒見過吃了點虧。
但是石柱營沒有騎兵,他們的作戰範圍就不能離竇莊太遠,戰場主動權則會一直在義軍這裡。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