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占據濟源後,在這裡待了整整一個多月時間過冬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
同時各營四處到處劫掠鄭王的王莊維持生活,大明這艘巨艦轉向很慢,這麼長時間時間都沒有官軍前來。
直到崇禎五年開春,昌平鎮副總兵左良玉才帶著兩千多人馬姍姍來遲。
這不是左良玉故意拖延,這時期左良玉還不像後麵那樣大膽聽調不聽宣,他接到命令後立即就準備好出發了。
但上麵的行糧遲遲不發,又趕上京畿地區大雪實在沒辦法行動,就這樣耽誤了日子,讓義軍在城裡熬過了最冷的一段日子,各營凍傷減員都很少。
正月初七,昌平兵進至濟源東南不遠的柏香鎮今天的河南沁陽附近)駐紮,至於河南的野戰兵馬除了巡撫標營到現在都沒正式的組建起來,樊尚燝隻好命令各城謹守防備流寇攻城掠地。
柏鄉鎮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鎮,地處濟源與河內縣官道的中間,有濟水、溴水流經,有水路也有陸路,因此常有商旅經行,形成了頗為繁華的市鎮。
濟源縣城內,義軍例行會議召開,在城裡一個多月了,河南官軍都沒有動作,眼下天氣沒前段時間寒冷了,劉處直打算動起來了,他計劃不久後便攻打懷慶府城河內。
劉處直彙總消息後自己做了一張地圖,比各營偵騎的鬼畫符要強的多了,他不是學測繪的畫不出那麼標準的地圖,但幾處縣城的準確方位倒是不會有錯。
各位掌盤和弟兄們請看,這裡叫柏香鎮是一個繁華的集鎮,正好卡在濟源到河內的中間,水陸都方便,我決定遣一支兵馬先行占領柏香鎮,卡住官軍的哨探夜不收往我們這裡走同時也能提前得知官軍動向,待天氣再晴朗一些,我決定集結咱們義軍一舉攻克河內縣城。
之前我們打城池以奪取糧餉為主,但此次打河內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說,義軍是為了吊民伐罪。
進占柏香鎮的任務很關鍵,哪位掌盤子願意參與?
說是這麼說,但現在各個營伍能單獨執行一個方向作戰任務隻有克營的中營,劉處直給李茂加強了一個哨二百騎兵和一百鳥銃手,正兵人人有馬。
見無人回答,劉處直下令中營作為先頭部隊率先抵達柏香鎮建立防線,並攔截官軍哨探夜不收。
李茂抱拳表示領命,隨即率領中營二千七百人馬出發前往柏香鎮。
而此時左良玉已經進駐柏香鎮這個繁華的市鎮,左良玉也已經知道了流寇駐紮濟源附近,但不知道具體兵力,因為官軍的夜不收根本無法來到義軍營地附近探查。
現在的左良玉還是個忠臣,早年在遼東從軍被袁崇煥賞識提拔為守備,後麵陸續因功升為副總兵,此時左部昌平兵還不像十年後他當平賊將軍時那麼魚龍混雜,都是清一色的大明官軍。
占領柏香鎮後,偵騎進入不了濟源附近查探流寇的兵力,而河南隻有自己一支能戰的官軍,左良玉對此萬分小心。
他一邊將情況報給河南巡撫,一邊時刻準備著如果賊寇強大就撤離柏香鎮。
冬日的寒風卷著殘雪掠過義軍頭頂,李茂派出的二十餘騎偵騎踏著泥濘官道逼近柏香鎮,馬蹄聲在寂靜的晨霧中格外清晰。為首的隊總勒住馬匹翻身下馬。
這個時間段應該是做飯的時候,可鎮子上炊煙稀落,街巷空蕩,連犬吠聲都無,靜得十分反常。
不對勁,撤!”隊總剛調轉馬頭,鎮口土牆後突然暴起一陣弓弦震響!
“嗖!嗖!嗖!”
箭雨潑天而下,三名騎手當場栽倒,其餘的人大駭,猛夾馬腹潰逃,身後蹄聲如雷,數十官軍騎兵自兩側小道截殺而出,刀光閃處,血濺雪泥。
最終隻有五騎拚死衝出重圍,倉皇奔回大軍報信。
鎮內文昌閣上,左良玉負手遠眺,嘴角噙著冷笑。身旁遊擊王允成抱拳道:“將爺,賊寇不堪一擊此戰可勝。”
“流寇終究是烏合之眾我們可以打一仗再走,這樣也好給陛下交差。”
李茂得知了柏香鎮裡麵有官軍,本想立即撤退的,但想到自己中營是劉處直專門給加強了實力的,要是被偷襲損失點偵騎就逃跑,以後在營裡他大概率會被高櫟壓一頭,也很難再得到單獨出征的機會。
謹慎歸謹慎,謹慎過頭就是膽小了,更何況對麵官軍也不是陝西的兵,感覺應該能打一打。
午時,李茂親率中營主力與挺近柏香鎮,而左良玉則提前列陣,現在已經快做好了準備。
李茂看著官軍大旗上寫著,‘協守昌平副總兵左。’
賀成祥、秦得虎你倆聽說過這個左良玉嗎?
兩個千總搖了搖頭,義軍以前隻在山陝之地作戰過,秦得虎二人是陝西官軍出身,自然沒有聽過左良玉的大名。
看來是個無名之輩,今天就見識見識這支官軍的實力。
左良玉拔出佩刀,大聲對旁邊的軍官們說道:“弟兄們流寇雖眾,但不過是烏合之眾,除了鑽山溝什麼都不會,今天這裡沒有山溝了,讓這些賊寇見識見識官軍戰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千昌平兵迅速列陣,前段時間左良玉就得知流寇騎賊特彆多,於是專門布置了一個針對性的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