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被耿仲明的勇氣鼓舞,叛軍再一次將官軍打退。
"堵住缺口!"耿仲明大喝,叛軍急忙搬運沙袋、門板等一切能找到的東西,暫時堵住了缺口。
回到府衙,耿仲明脫下血跡斑斑的鎧甲,發現自己受傷數處,讓軍醫來給自己包紮了一下。
"裝船情況如何?"他問剛回來的陳紹宗。
"十二門紅夷大炮都已裝船,工匠家眷也都安排好了。"
耿仲明點點頭:"很好,告訴弟兄們,再堅持兩天。十月初五,我們就啟航。"
十月初三,官軍攻勢更加猛烈,吳襄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調集重兵猛攻南門。
耿仲明不得不親自坐鎮南門,用火銃輪番射擊,才勉強擊退官軍。
當夜,登州城內一片忙碌,軍士們悄悄將最後一批糧草、武器運上船隻。
耿仲明站在碼頭,看著四十多艘大船靜靜停泊在港灣中,心中百感交集。
"耿帥,真的要去投韃子嗎?"一名老兵不甘心地問。
耿仲明望著黑暗中巍峨的城牆輪廓:"大明已無我等容身之處,遼東現在雖為異域,卻是唯一生路。"
十月初四傍晚,耿仲明下令在四門同時點燃篝火,製造全軍仍在守城的假象。實際上,所有精銳都已悄悄撤到碼頭。
辰時剛到,隨著耿仲明一聲令下,四十餘艘大船緩緩駛離登州港,當官軍發現城中已空時,耿仲明的船隊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這樣官軍經過十三個月的激戰得到了一所空城比曆史上早了五個月),雖然沒能抓住孔耿,但是擊斃了叛軍的總兵陳有時還俘虜了毛承祿,希望陛下能接受吧。
崇禎五年十月二十日,遼東蓋州海岸。
耿仲明站在船頭,望著遠處逐漸清晰的海岸線,心中忐忑不安,其實他也不知道皇太極會怎麼對待他。
"耿帥,岸上有騎兵!"了望手突然喊道。
耿仲明急忙舉起千裡鏡,隻見海岸上確實有一隊騎兵,旌旗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麵金黃色的大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是後金大汗皇太極!"耿仲明驚呼,"他親自來迎接我們了!"
船隊靠岸後,耿仲明整理衣冠,率先下船。
岸上,皇太極在眾貝勒簇擁下迎上前來。耿仲明遠遠就跪下行禮。
皇太極快步上前,親手扶起耿仲明:"耿將軍遠來辛苦!朕已備下營帳,為將軍接風洗塵!"
耿仲明受寵若驚,連聲道:"罪將耿仲明,拜見大汗!"
皇太極哈哈大笑,拉著耿仲明的手走向早已搭建好的黃色大帳。
帳前空地上,左右各設五座青色帳篷,後金高層幾乎全員到場。
拜天儀式後,皇太極堅持要與耿仲明行女真最隆重的抱見禮。
在眾目睽睽之下,耿仲明先行漢禮,然後上前抱住皇太極的膝蓋,行抱見禮。
這一舉動讓在場的後金貴族們都露出驚訝的表情,要知道皇太極連自家兄弟都沒行過如此禮節。
宴席上,皇太極親自為耿仲明斟酒,親切詢問渡海詳情。
當耿仲明彙報帶來十二門紅夷大炮和眾多工匠時,皇太極眼中閃過驚喜的光芒。
"耿將軍此來,實乃天助我也!"皇太極舉杯高呼,"從今往後你部改編為天佑軍,將軍就是我大金的都元帥!"
耿將軍率部就先在蓋州駐紮,選個良辰吉日,在沈陽朕親自為你授予官爵,同時封賞你的部下。
崇禎六年二月初三,沈陽城外三十裡,皇太極再次舉行盛大儀式歡迎耿仲明一行入城。
街道兩旁,八旗官兵列隊歡迎,百姓圍觀,這種場麵讓耿仲明及其部下都感到意外和感動。
在崇政殿,皇太極正式任命耿仲明為都元帥所部改編為天佑軍,頒給印信,同時冊封他為懷順王。
當晚,大貝勒代善設宴款待;次日,其他貝勒輪番宴請,這種高規格的待遇,遠超耿仲明預期。
一日宴後,皇太極單獨召見耿仲明。
"耿卿,"皇太極親切地說,"朕知你與孔有德情同手足,他日若在戰場上相遇,卿當如何?"
耿仲明沉默片刻,鄭重回答:"臣既歸順大汗,自當以大汗之敵為敵。
然若遇孔大哥,臣願勸其一同歸順,若其執意不降...臣請避戰。"
皇太極非但不怒,反而欣慰地點頭:"卿重情重義,朕心甚慰。他日若遇孔有德,朕許卿自主決斷。"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