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營和薊鎮川兵補充完了行糧後,兩方因為都是四川兵,互相之間沒有隔閡,便率軍北上準備圍攻彰徳府的賊寇。
這段日子趙王朱常?嚇得飯都吃不香了,即使賊寇沒有進攻彰徳府城他也隔幾天就向京師遞一份奏疏請求官軍來援。
都是燕王後裔,崇禎皇帝對這些親戚還是很好的,讓幾個官軍悍將去保護趙王,就這樣鄧玘部和張鳳儀部七千人進入了彰徳府湯陰縣,離安陽不遠,讓趙王安心了許多。
過了幾天後趙王看到鄧玘和張鳳儀還沒有去圍剿林縣的流寇,又坐不住了派長史出來威脅他們兩個,再不出兵便向陛下彈劾他們兩個。
鄧玘趁機向趙王尋求助餉,朱常?也不知道在想啥,派人送了一千兩銀子和兩扇豬肉給鄧玘那邊七千大軍,隨後就再也沒有動靜了。
鄧玘也知道這些藩王啥揍性,東西拿了之後便帶著石柱營還有丁守賢和蔡如熏兩部官軍共計一萬多人往林縣進軍,準備剿滅賊寇。
此時義軍其實分的很散,劉處直身邊隻有本部人馬和過天星、老回回、八金剛等五萬多人。
鄧玘剛剛進入林縣,便被提前得知消息的劉處直伏擊,但是川兵和石柱兵也是會打山地戰的,很快便將流寇驅逐了,鄧玘指揮大軍繼續往劉處直的大營進攻,準備生擒賊渠,官軍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得知三十六營又有了一個所謂的盟主。
自己如果乾掉了他,陛下除了重賞自己應該還會放自家軍隊回四川,自從崇禎二年被調來入衛,麾下的軍士們已經離家四年了,回家是這些人目前最大的幸福了。
張鳳儀和馬祥麟是和劉處直打過仗的,崇禎四年他們兩個都打不過,現在這個克賊既然能當大帥相必實力還是不錯的,不會敗的這麼快的。
但是鄧玘立功心切,加上對川兵的山地作戰能力很有信心,在他看來流寇雖然不能算很差勁的對手,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並不具備和官軍正麵決戰的能力。
隻要自己不輕裝冒進,穩紮穩打地進軍,再注意警戒,流寇縱有埋伏,也沒什麼要緊的,隨後他就讓副將楊遇春率領千人作為先頭部隊,繼續往山區進發,自己統大軍隨後策應。
張鳳儀馬祥麟官比他小也辦法了否決他的意見,隻好也跟在後麵朝山裡麵行軍。
官軍一路向山的深處行軍,不時受到義軍的襲擊,一天才走了十幾裡。鄧玘認為山中肯定有流寇的營寨不然自己不會一直挨打的,決定先安營紮寨,掃蕩附近的流寇營地然後再向克賊大營進軍。
鄧玘部和白杆兵都是在貴州山區和奢安這些土司兵打過仗的精銳部隊,平原地區遇到流寇的騎兵他們會害怕,進山之後這就是主場了。
安營紮寨之後,官軍以大營為中心,向林子裡麵進行搜剿,碰到的流寇的小股部隊都是一觸即潰,官軍幾乎沒有什麼損失,更是讓鄧玘覺得流寇不過如此。
而官軍之所以這麼順,除了劉處直想誘敵深入外,也確實是因為薊鎮川兵和白杆兵的山地戰能力強,各營掌盤派去襲擾的隊伍都被稀裡糊塗的打敗了,看著倒是有那麼幾分真實。
依照張天琳的意思,其實不用這麼麻煩,義軍五萬多人,淹都淹死官軍,直接衝出去就好。
不過劉處直對義軍的配合能力抱有疑問,要是一不小心被官軍擊敗一支隊伍很容易造成連鎖反應,還是慢慢來吧,讓官軍分散一點吃掉鄧玘一部人馬就行,自己剛剛當上盟主,最好還是求穩一些。
鄧玘部從四城之戰到現在其實都沒打過敗仗,在山東是因為衛所兵潰了造成營伍混亂但是川兵卻沒死多少,所以鄧玘本人銳氣正盛,連勝義軍好幾陣了,他越發相信自己的判斷。
不過鄧玘也很雞賊,他自己就在營寨喝著酒摟著婦人爽,讓副將楊遇春率軍一千五百搜尋賊寇下落不過也告知了楊遇春路上穩紮穩打小心點,有事記得回來搖人。
楊遇春在擊潰了上千義軍的流民兵後,終於被吊著來到了離劉處直大營隻有十裡的地方了。
在這裡他遇到了過營和一陣風、八金剛等人的五百老本兵,這些人身上大多數都穿著布麵甲,一些人穿著棉甲,幾個像是軍官模樣的有一身紮甲,看樣子這就是流寇的老本兵了,他們出動了證明這就是流寇的核心區域了。
隨即他讓信使回去找鄧玘要援兵,他準備吃下這個大功勞了,這一戰官軍打得很是艱難,激戰了將近一個時辰,折損了上百人,才總算占了上風。
見流寇開始撤退了。楊遇春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快要完蛋了,認為就靠這一千來號人就能犁庭掃穴了。
流寇很有可能沒有多少兵馬,或者說沒有多少主力,不然怎麼會隻派出這麼點人,自己要是第一個攻進去,那他們的財富就全是自己的了。
就在楊遇春追著義軍士卒逼近劉處直大營的時候,旁邊山頂上忽然豎起十幾麵紅旗,義軍營寨中火器齊發箭如雨下,將衝在最前麵的官軍打倒了上百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遇春就算沒有腦子也知道自己中埋伏了,急忙掉頭回營。
但是剛才官軍在追擊過程中已經把隊伍拉得很長了,現在突然後隊改前隊,馬匹牲畜還有繳獲的物資啥的都堵著本就不寬敞的山路,在上萬義軍的圍攻下戰鬥很快結束了。
在義軍優勢兵力的打擊下,楊遇春部的一千多人被全殲,他的營地也被郭世征率輕騎攻下,營內的所有文書印信都被繳獲。
很快,丁守賢和蔡如熏就收到了“鄧玘”要他們進兵配合的命令。
“永和,你留個心眼,我覺得來接應我們的這隊川兵有問題。”
李成棟叮囑杜永和道,來接應他們的人自稱是鄧玘部將楊遇春麾下的一個把總,他統帶的三百人雖然服裝、裝備和鄧玘的兵馬一模一樣,但是李成棟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鄧玘部下軍紀其實十分差,在外地作戰久了他也懶得約束,而這夥川兵從到了他營寨就老實的待在裡麵沒有出門,這就引起了李成棟的懷疑,他的兵馬都要去附近找小媳婦,這夥川蠻子這麼老實?
這一隊川兵是劉處直麾下千總鄭彥夫率領的,他本人老家是陝南和四川離得近,這三百人也都挑的陝南的弟兄,反正河南人也沒見過多少四川人,糊弄他們夠了。
就這樣鄭彥夫帶著蔡如熏和丁守賢兩部人馬一直往埋伏的地方前進,兩人都十分警惕,一直小心的跟在後麵。
走著走著,丁守賢部居然沒有跟上來,而蔡如熏部則跟著鄭彥夫一直往前走,越走越不對勁,蔡如熏當即讓鄭彥夫停下,詢問他到底是誰。
鄭彥夫也不多說話,讓這三百人對官軍發動攻擊,聽到鄭彥夫這裡開打後,附近埋伏的義軍又衝了出來,蔡如熏這人平常對部下挺不錯的,李成棟和杜永和拚死反擊將他救了出來,不過蔡如熏部三分之二的官兵都沒了,不是投降就是死在戰場上了。
至於丁守賢部為什麼沒跟上來,原來毛葫蘆兵變了,丁守賢帶著南陽守備營兵跟著蔡如熏進發,途中遇到了在山裡迷路轉了不少日子的毛葫蘆,丁守賢得知他們打了敗仗,為了進一步控製任家兄弟徹底吃掉這夥毛葫蘆兵就威脅他們要向巡撫玄默上報此事。
任家兄弟都不是好惹的,直接火並了丁守賢,殺光了他的幾十號家丁,然後向南陽營兵宣稱丁守備被賊人刺客暗害,現在不適合再進軍了,營兵們也不知道丁守賢到底怎麼死的,也不想繼續打仗,就跟著任家兄弟撤離,此舉無意中救了他們一命。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