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擊薊鎮川兵的同時,左良玉像是聞到了肉味的狼群,率領本部五千兵馬出武安由涉縣進兵林縣,準備配合鄧玘進攻屯兵林縣的聯軍。
現在聯軍的大營還是設立在宋家嶺,各營義軍分彆駐紮在四周。
在林縣大敗鄧玘部楊遇春後,劉處直原本就因為孔有德的原因對鄧玘十分輕視,這次付出極低代價圍殲其部千人,讓劉處直對鄧玘的輕視之心更甚。
河南官軍此戰兵變的兵變,戰敗的戰敗,兵力最多的卜從善部還鬨餉不想打仗,弄得河南兵是一點戰力都沒有了,玄默隻好帶著他們撤回衛輝府整頓一下了。
一時間林縣外圍隻有鄧玘和張鳳儀在這裡了,被流寇當頭一幫後鄧玘率軍退回安陽以保衛趙王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溜了,鄧玘率領薊鎮川兵進入府城安陽附近駐守,石柱營白杆兵則進入湯陰縣,兩邊呈掎角之勢應對義軍的進攻。
在偵察過南邊的情形後,劉處直果斷下令移營南下湯陰縣,準備先拔掉這個離趙王封地不遠的縣城,再兵圍府城安陽,自己手上十幾萬大軍,蹲在山裡太丟人了。
湯陰縣的嶽武穆的老家,劉處直一直很佩服這個民族英雄,其餘的掌盤子更是聽三國和說嶽長大的,一些掌盤子們一致決定要去拜見一下嶽武穆。
湯陰城東三十裡外的程崗村,是嶽飛家族的故居和祖墳所在,今天劉處直、張獻忠、張天琳、黨家的焦得名、劉國能、羅汝才這些掌盤特意前來參拜,八金剛、張妙手、獨行狼、革裡眼這些人的營地離這裡太遠了,就沒過來。
劉處直帶著這些掌盤子來到供奉嶽武穆的大殿,這裡供奉著嶽飛夫婦的塑像。
金元兩朝更替之際戰火頻繁,湯陰縣被女真、蒙古兩方勢力拉鋸數載,這座村莊也因為戰亂廢棄了,直到明朝開國,程姓人家遷居此地,才重新有了人煙,這座嶽王故宅是景泰年間所建,至今也有約莫一百八十年了。
這些掌盤和隨同而來的十幾個軍官都下拜上香,如今又到了戰亂年代,廟宇久未修繕,顯得有些破敗。
彆看張獻忠平時混不吝,他見了嶽武穆塑像後直接磕大頭,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九叩大禮,並且捐了四百兩銀子,讓程崗村的村民將嶽王故宅維修粉刷一下。
劉處直原本想對張獻忠說沒必要,這年頭百姓有了錢肯定會想辦法買糧食,但轉念一想,反正嶽武穆也不會和老百姓計較,現在義軍的銀子多的很,平常也沒地方花,送一些出去倒也無妨,說不定還能救幾條人命。
眾人參拜已畢,走出武穆廟來,一路馳馬,來到湯河之畔。
一路上人煙很是稀少,許多地方能辨認出原本是耕地,但明顯荒廢已久,長滿了荒草。
“入他娘的,”張獻忠看到這一幕直接開罵了,就連不種地的他也知道這些土地看著就肥沃,居然沒種點糧食。
“以後咱老子要是成了事治下所有土地都得種糧食,誰不種咱老子閹了他!”
眾人笑笑沒說話,都沒把張獻忠的話放在心裡。
待義軍聚集完畢後劉處直指揮了數萬人包圍了湯陰縣城。
湯陰是個小城,城裡有衛軍和白杆兵防守如何打下來劉處直也沒底,張獻忠滿不在乎地說:“要我說,先打幾天試試,要是打不下來,把他們扔在這兒就是了,我們再去彆處。”
“好不容易困住這麼多官軍,就這樣放過他們未免可惜。”
最後劉處直拍板到:“好就聽八大王的,咱們先打幾天,打不下來再走,”很快聯軍就在湯陰周圍構築起了工事,準備攻城器械,準備先打幾天再說。
聯軍的攻城設備主要是雲梯、衝車、木幔車,十幾營人馬輪流上陣,打了三天,孔有德的炮兵隻要火炮不過熱都一直在開火支援,將城防工事破壞了不少,殺傷的官軍也有不少。
但是離破城還差著很遠,聯軍的兵馬也有許多傷亡。
城裡防守官軍是一個衛所加石柱營官兵,兵力非常充足,城牆就這麼大,聯軍就算有百萬大軍也得一批一批地上,這樣拚消耗實在太吃虧了,但是如果不趁著官軍大舉彙集河南之前儘可能削弱官軍實力,後麵不一定再有戰機,就崇禎聚集的官軍數量,今年河南的仗一定是大仗惡仗,。
但實在打不下來也不能硬乾,於是攻城戰就改成了再枯燥不過的圍城戰,聯軍圍困湯陰,同時也在向城裡射箭傳信要求白杆兵投降,不過都被張鳳儀罵了回去。
另一邊的湯河北岸,左良玉搭好浮橋後暫時還沒什麼動作,第一次吞並同僚還有點不熟練,這麼久了左良玉終於消化掉了兩千多河南官軍了。
這時的左良玉還不像崇禎末年時那樣囂張跋扈完全不聽宣調,他屯兵湯河北岸,因為得知對麵流寇有差不多十萬多兵馬,所以遲遲不肯過河增援鄧玘堅持要等援軍,河南巡撫玄默、巡按劉令譽隻得連連催促,左良玉也不得不考慮出戰。
假如巡撫、巡按團結起來參他一本,他也不會好受,根據他的觀察,流寇聯軍的行伍雜亂,除了老本勁賊,大多數流民兵戰鬥力不會太強,他和鄧玘內外夾攻,勝算很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義軍隻是個鬆散盤子,劉處直也沒能力也沒義務養活這麼多義軍,其它營伍困難他能慷慨解囊,但是大部分時候他也沒辦法,圍城一段日子了,不少義軍開始下鄉征糧,隊伍散的一片片的。
營帳內,李茂勸說道“大帥隻能撤退了,左良玉部五千官兵已經至湯河了,湯陰實在打不下來,挖地道咱們不是沒想過,但是城裡有高人,防的滴水不漏,放煙灌水弄得挖地道的輔兵痛苦不堪。”
“義軍糧食不充足,那些掌盤子攻城不出力,天天帶著隊伍下鄉搶糧,各個營盤的紀律本就參差不齊,他們不問窮富全都一搶而空,本地百姓紛紛結寨自保,到處都發生了戰鬥。”
“算了,讓其它掌盤自己去籌糧吧,義軍暫時先散了,讓他們去各縣打糧,沒有糧食他們也沒辦法好好打仗,我們自己隊伍就往澤州轉移,先脫離左良玉的攻擊範圍,給他們說籌完糧食到懷慶府集結。”
其實劉處直很想隻帶那幾家實力強的掌盤,但既然當了盟主,隻能擔起自己的責任,需要為義軍找條活路。
就在劉處直宣布義軍暫時分兵後,前方傳來了一個消息,營地靠近湯河的八金剛部被左良玉官軍擊敗,八金剛受了重傷當晚回營就死了,而左良玉部退回湯河北岸沒有輕動,將八金剛埋了以後,他的營伍既沒有親戚能擔任掌盤,麾下幾個軍頭還鬨起了內訌。
劉處直發揮了一把大帥的威嚴,將八金剛營的人馬分給了兵力較少的的掌盤,隨即解圍了湯陰,帶著自己的隊伍走天平山進入了山西陵川境內,而左良玉見義軍離開也沒繼續追擊,他對自己實力有清晰認知這五千人馬就算人人能打又有鄧玘相助,這十幾萬義軍也不是自己能消滅的。
擊潰一個賊營,斬首上千已經可以交差了,自然沒必要和流寇拚命了。
進入陵川縣的劉處直損失也不大,一路上他一直在想該怎麼樣才能指揮好這支雜亂的隊伍,不過想來想去也沒啥頭緒,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