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處直進來,韓承明和學員們要起身行禮,劉處直擺手製止:“繼續,繼續,我就是來看看。”他隨手拿起一個學員的沙盤,看了看上麵歪歪扭扭的字,鼓勵道:“寫得不錯,比昨天有進步!堅持下去,以後就能自己看戰報、寫家書了!”
那學員得到大帥誇獎,興奮得臉都紅了。
視察完教學,劉處直找到了宋獻策和負責後勤的陸雄,以及幾位主要教習,開了一個小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情況我都看了,大體不錯。但現在有個問題,”劉處直開門見山,“學員年紀差距大,從十二三到十六七,體力、理解力都不同,混在一起教,效果恐怕會打折扣。”
王長劍首先附和:“大帥說的是!練長槍,大的能堅持半個時辰,小的兩炷香就胳膊發抖了,一起練,不是大的嫌慢,就是小的跟不上。”
韓承明也點頭:“識字也是如此,年幼些的,理解快,記得牢,年長些的,需要更多重複和引導。”
劉處直思考了片刻,說道:“那就分班!按年齡和基礎,大致分成少年班和速成班。少年班主要是十二到十四歲的,打基礎為主,戰技訓練強度適當降低,增加文化課和基礎隊列、體能訓練時間。”
“速成班主要是十五歲以上以及現有軍官,強化戰陣配合和指揮技巧,文化課側重軍令文書讀寫。”
宋獻策補充道:“還可設一高級班,從速成班中選拔表現優異者,由大帥、李營官、劉營官、陸營官等親自授課,講授更大規模的戰役指揮、後勤管理等。”
“好!就按這個思路,宋先生你和幾位教習儘快拿出分班細則。”劉處直拍板,然後又看向陸雄,“老陸,學生的口糧供應如何?”
陸雄趕緊彙報:“按大帥吩咐,儘量保證每人每日三斤糧食,主要是粟米和雜豆,隔幾天能見點葷腥,就是……就是這儲存煤炭和木炭消耗太大,羅家山後山的樹枝都被薅沒了,也不好伐木。”
劉處直皺眉:“糧食是根基,不能短少,柴火問題……現在官軍也得養精蓄力,咱們派人下山進城買一些木炭煤炭問題應該不大。
正午時分,開飯的梆子聲響起,學員們拿著自己的碗筷,有序地排隊打飯,夥食確實簡單,一大勺雜糧飯,一勺不見油星的煮菜湯,偶爾有幾片鹹菜或一點魚乾。
劉處直也拿起一個碗,排在隊伍末尾,輪到他的時候,夥夫一看是大帥,手一抖,想多舀點稠的,被劉處直用眼神製止了:“和大家一樣就行。”
他端著和學員們一樣的飯菜,走到一群正在吃飯的少年中間坐下,少年們看到大帥過來了,都有些拘謹。
劉處直笑著問坐在旁邊的李來亨:“來亨,飯菜夠吃嗎?能吃飽不?”
李來亨老實地回答:“回大帥,能吃飽!比以前餓肚子時強多了!”
另一個少年插嘴道:“就是沒啥油水,練完長槍肚子咕咕叫!”
劉處直拍了拍他的肩膀:“現在咱們困難陝西就這個條件,先保證大家不餓肚子,等以後進了中原和湖廣,繳獲多了,我讓大家天天有肉吃!”
“真的嗎?大帥!”孩子們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我劉處直說話算話!”劉處直正色道,“但肉,不是白來的,得靠咱們手裡的刀槍去掙!你們現在多吃苦,多學本事,將來就能帶著弟兄們打更多的勝仗,就會有更多的繳獲,等咱們有自己的地盤後還能養雞鴨鵝豬以及牛羊,到時候更不會缺肉吃了。
他又看向旁邊幾個年紀稍大、來自各營的軍官學員,問道:“你們呢?覺得來學校學習,耽誤時間不?”
一個哨官撓頭笑道:“開始是覺得耽誤,還不如在營裡操練,可聽了幾天課,尤其是周教習那聽風辨位的本事,還有韓先生教的字,真覺得有用!以前就知道悶頭衝,現在……好像腦子裡多了點東西。”
劉處直欣慰地點點頭:“這就對了!打仗,不能光靠血氣之勇,我們要做的,是一支有紀律、有頭腦的強兵。”
他和學員們一邊吃飯,一邊閒聊,詢問他們學習中的困難,聽取他們的想法,這頓簡單的午飯,吃得格外溫馨,學員們感受到大帥的真切關懷,心中的歸屬感和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