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類!”多爾袞怒目而視,“你這是在質疑我嗎?”
“不敢。”德格類皮笑肉不笑地說,“隻是覺得此事太過突然,需要從長計議。”
雙方劍拔弩張,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夠了。”皇太極淡淡開口,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稱帝之事,關係國本,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不過...”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朕決定先行改元,國號定為大清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明年初改元崇德,具體禮儀製度,由範文程、寧完我等詳加擬定。”
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愣住了。既沒有完全拒絕稱帝,也沒有立即執行,而是采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多爾袞立即領會了皇太極的用意,這是要在正式稱帝前先行試探各方的反應。他當即跪倒:“臣遵旨!大汗聖明!”
代善等人也紛紛跪倒附和,德格類雖然心有不甘,但見大勢已趨,也隻得勉強跪下。
退朝後,皇太極單獨召見了多爾袞。
“十四弟,今日朝會上的情形,你都看到了。”皇太極歎了口氣,“這稱帝之路,恐怕不會太平坦啊。”
多爾袞憤憤道:“德格類分明是心存不滿!莽古爾泰暴斃,他一直懷疑是大汗...”
“十四弟!”皇太極厲聲打斷,“沒有證據的話不要亂說。”
多爾袞會意,壓低聲音:“臣弟明白,不過皇上,烏真超哈的漢軍確實可用,另外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對大汗忠心耿耿,他們的天佑、天助兩軍如今已經成為我軍的重要力量。”
皇太極點頭:“這也是朕為什麼要重用他們的原因,八旗勁旅雖然勇猛,但攻城拔寨,還是需要火器。”而且...他意味深長地說,“漢軍隻效忠於朕,這是很重要的。”
正在這時,內侍來報:“大汗,蒙古喀喇沁部使者求見,說是帶來了重要消息。”
“宣。”
喀喇沁部使者快步走進,跪地稟報:“啟稟大汗,明國境內流寇猖獗,您讓奴才關注的那個流寇劉處直,在陝西一帶大敗明軍陣斬曹文詔、艾萬年、柳國鎮又在陝西河南交界處大敗山海關總兵尤世威,河南的左良玉據說也吃了敗仗,明國現在焦頭爛額,正是我大金南下的好時機啊!”
多爾袞對皇太極說道:“大汗,這確實是個好消息,休整一些日子咱們就可以再次南下破關了。”
皇太極卻顯得很冷靜:“明朝地大物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傳朕旨意,繼續加強烏真超哈的火器訓練,同時派人密切注意中原動向,至於稱帝之事..”
他走到案前,輕輕撫摸著那方傳國玉璽:“朕不著急等得起。”
夜幕降臨,盛京城中各處府邸卻並不平靜。
在德格類的府上,幾個鑲藍旗的將領正在密議。
“皇太極這是要徹底改變祖製啊!”一個將領憤憤不平,“稱帝建製,重用漢人,這哪還有我們女真人的樣子!”
德格類陰沉著臉:“他這是要學明朝那套,搞什麼君權神授,有了傳國玉璽這個借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壓製我們這些貝勒了。”
“那我們就這麼眼睜睜看著?”
“當然不。”德格類冷笑,“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要等,等他犯錯的那一天。”
與此同時,在耿仲明的府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大汗對我們漢人恩重如山,我們一定要誓死效忠!”耿仲明對幾個漢軍將領說,“今日朝會上,你們也看到了,那些滿洲貝勒或者將領們對我們漢軍也很是忌憚,越是如此,我們越要練好兵,讓大汗看到我們的價值!”
尚可喜點頭道:“耿兄說得對,我們漢軍有了火器之利,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候。隻要立下戰功,何愁不能封侯拜相!”
石廷柱若有所思:“不過我看大汗今日的態度,似乎對立即稱帝還有顧慮。”
“這是大汗的高明之處。”耿仲明笑道,“先行改元改製而不舉行大典,既試探了各方的反應,又留下了轉圜的餘地。我們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大汗的任何決定。”
而在清寧宮內,皇太極正站在巨大的地圖前,目光從盛京一路向南,越過山海關,落在北京城上。
“大汗,夜深了,該歇息了。”內侍輕聲提醒。
皇太極恍若未聞,手指輕輕點在北京的位置:“你說,朕有生之年,能不能踏進這紫禁城?”
內侍嚇得跪倒在地:“大汗洪福齊天,必定能夠一統天下!”
皇太極微微一笑:“一統天下...路還長著呢,不過,有了這傳國玉璽,有了烏真超哈,有了十四弟三兄弟這樣的猛將智將...也許,真的不遠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