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十年正月,盛京城內張燈結彩,八旗旌旗蔽空,清寧宮內,皇太極大宴八旗將領,珍饈美饌琳琅滿目,顯得一片歌舞升平。
酒過三巡,皇太極緩緩起身,手持金杯,目光掃視全場,方才還喧鬨的大殿頓時鴉雀無聲,連樂師的絲竹之聲都戛然而止。
“自父汗以十三副遺甲起兵以來,我八旗子弟浴血奮戰四十餘載,方有今日之基業。”皇太極話音中的每個字都敲在眾人心上,“然則,正藍旗屢生事端,莽古爾泰、莽古濟相繼謀逆,實乃我大金之恥!”
他停頓片刻,看著台下神色各異的將領,特彆是那幾個正藍旗的章京麵色慘白,汗如雨下。
“為固國本,永絕後患,朕決定重整八旗!”皇太極聲音陡然提高,“正藍旗全部打散,編入兩黃旗,原鑲黃旗改為正藍旗,由豪格任旗主,正黃旗拆分為正黃、鑲黃兩旗,由朕親自統領!”
“大汗!”一個正藍旗的將領忍不住起身,“正藍旗將士多年來浴血奮戰沒有對不起大金啊。”
“嗯?”皇太極目光掃過,那將領頓時語塞,被身邊人死死拉住按回座位。
豪格急忙離席,五體投地:“兒臣領旨!定當整飭旗務,嚴格操練,絕不辜負父汗重托!”
宴會結束後,豪格醉醺醺地回到府中,他的正室夫人哈達那拉氏也就是莽古濟的女兒,正披麻戴孝跪在廳中。
“貝勒爺!我額娘她死得好慘啊......”她泣不成聲地抱住豪格的腿。
“滾開!”豪格一腳將她踢開,酒氣熏天,“那個謀逆的賤婦,淩遲處死都是輕的!”
哈達那拉氏淚流滿麵:“貝勒爺,看在我們多年夫妻情分上,求你讓我給額娘收屍吧。”
豪格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猛地抽出腰間佩刀:“夫妻情分?你那個謀逆的額娘差點害死本貝勒!今日就讓你們母女團聚!”
刀光閃過,鮮血濺滿了廳堂的蟠龍柱。哈達那拉氏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緩緩倒地。
次日清晨,豪格渾身是血地跪在清寧宮前,手中捧著一個木匣:“父汗!兒臣已親手處決莽古濟之女,這是首級!兒臣對父汗忠心,天地可鑒!”
皇太極看著這個狠辣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他是開基立業之君希望下一代以仁厚當國收攏戰亂後的民心,從內心來說他不願豪格如此狠辣,不過莽古濟是他下令處死的,自己還得表揚豪格不然這事就名不正言不順,不過自己就這麼一個成年兒子以後慢慢再教吧。
皇太極見豪格跪的久了於是對他說道:“起來吧,你能大義滅親朕心甚慰,記住,為大清江山,就該有這般決斷。”
就在皇太極整頓內部之際,蒙古四十九部首領浩浩蕩蕩來到盛京。科爾沁部首領巴達禮率領眾人在大政殿前整齊跪拜,行三跪九叩大禮,聲勢浩大。
“大汗!自林丹汗敗亡,蒙古各部群龍無首相互攻伐民不聊生,今傳國玉璽歸於大汗,此乃長生天旨意!懇請大汗正式登基,統領蒙古各部,結束紛爭!”
皇太極端坐龍椅,麵色凝重:“朕德薄能鮮,豈敢僭越?蒙古各部自有傳統,朕不便乾預。”
喀喇沁部左翼紮薩克固嚕思奇布急忙叩首:“大汗!如今明朝腐敗無能,境內流寇四起,正是建立新朝之時!若大汗不登基,蒙古各部都不答應!”
土默特部左翼首領俄木布也道:“大汗若是不允,我等便長跪不起!”
各部首領再三懇請,聲淚俱下,皇太極這才勉強應允:“既然諸位誠意相請,朕若再推辭,反倒不美。隻是這登基大典,須得合乎禮製。”
消息傳出,盛京城頓時沸騰起來,能工巧匠日夜趕工,修建祭壇,製作儀仗,範文程、鮑承先等漢臣參照《大明會典》,精心擬定登基禮儀。
天聰十年四月初五,盛京城內旌旗蔽日,鼓樂喧天,新修的祭天壇高九丈,象征九五之尊,壇上陳列太牢犧牲:牛、羊、豕各九頭,整齊排列,莊嚴肅穆。
吉時將至,文武百官、蒙古各部首領、朝鮮使臣依次列隊,多爾袞捧著金交椅,巴達禮捧著金板凳,多鐸捧著金香盒,豪格捧著金香爐,嶽托捧著金洗臉盆,額哲捧著金痰盂,杜度捧著金瓶,耿仲明捧著金樂器,肅立祭壇兩側。這些金器在朝陽下熠熠生輝,彰顯著新朝的威嚴。
“吉時到!迎聖駕!”
禮炮九響,聲震全城,皇太極身著十二章紋袞服,頭戴十二旒冕冠,在八百名侍衛的護衛下,緩步登上祭壇,袞服上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紋飾精美絕倫,在陽光下流光溢彩。
範文程高唱祭文,聲音在祭壇上空回蕩:“維天聰十年四月初五,大清國皇帝臣皇太極敢昭告於皇天上帝:今朝鮮臣服,蒙古歸心,傳國玉璽重光,謹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備茲禋祀,祗告上帝......太長了就不放出來了想看的可以去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