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畢,皇太極親執玉圭,行三獻禮,首先獻玉帛,內侍將精美的玉器和絲綢奉上祭壇;其次獻酒醴,皇太極親自將美酒灑在祭壇前;最後獻太牢,犧牲的鮮血緩緩流入祭壇前的溝渠。整個過程中,香煙繚繞,莊嚴肅穆。
禮成,皇太極麵向萬眾,聲如洪鐘:
“朕承天眷命,統攝萬邦,征服朝鮮,統一蒙古,獲傳國玉璽,今改元崇德,國號大清,自即日起,奉天承運,君臨天下!”
多爾袞率先跪拜:“臣多爾袞,恭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願吾皇德配天地,威震寰宇!”
巴達禮代表蒙古各部:“蒙古四十九部,願永世臣服大清皇帝!長生天保佑大清國祚綿長!”
耿仲明和範文程率領漢官:“吾皇萬歲!大清國祚永昌!願皇上早日一統天下,救民水火!”
清軍齊聲高呼,聲震雲霄,皇太極緩緩坐上金交椅,接受百官朝賀,這一刻,陽光正好照在他身上,仿佛真命天子降臨。
禮成之後,皇太極頒布第一道聖旨:
“自今日起,廢女真舊稱,定族名為滿洲,望滿蒙漢一體,共襄盛舉!凡我大清子民,不論滿蒙漢,皆享太平!”
是夜,皇宮大宴,乾清宮內燈火通明,歌舞不絕,皇太極特意將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豪格、巴達禮、耿仲明、尚可喜召至跟前。
“今日朕能登基,全賴諸位輔佐。”皇太極舉杯道:“十二弟、十四弟,你們征戰四方,功不可沒,此次西征獲得傳國玉璽,更是立下不世之功。”
多爾袞按著還在發呆的阿濟格急忙跪倒:“臣弟不敢居功,若非皇上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臣弟怎能建功?全賴皇上聖明!”
皇太極又看向豪格:“你能大義滅親,朕心甚慰,但切記,為君者當以仁德治國,不可一味用狠。”
豪格冷汗直流:“兒臣謹記父皇教誨。定當寬嚴相濟,不負父皇期望。”
巴達禮獻上九白之貢:“皇上,蒙古各部願世世代代效忠大清!這是各部進獻的白駝、白馬各九匹,象征蒙古各部永世臣服!”
耿仲明尚可喜)也表忠心:“天佑、天助兩軍誓死效忠皇上!願為皇上訓練精兵,鑄造火器,助皇上早日平定中原!”注:尚、耿二人並不是八旗,曆史上直到三藩之亂後他們的後人才編入八旗此時是和蒙古一樣的外藩)
烏真超哈昂邦章京佟養性也說道:“八旗漢軍永遠效忠皇上為陛下征戰四方。”
皇太極滿意地點頭:“好!今日我們滿蒙漢大臣齊聚一堂,共創盛世。來,滿飲此杯!”
待眾人退下後,皇太極獨自站在清寧宮最高處,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盛京城內萬家燈火,與天上繁星交相輝映。
範文程悄聲上前:“皇上還在想今日登基之事?”
皇太極意味深長地說:“範先生,今日朕雖然登基,但是統一之路還任重道遠,傳朕旨意,加緊訓練八旗,特彆是烏真超哈有了耿仲明帶來的洋匠和火炮瞄準方法,讓炮兵趕緊學會,另外讓工部加緊鑄造更好的大炮,來日進軍中原,還需依仗他們。”
“皇上聖明。”範文程躬身道,“不過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鞏固內部,今日改製,難免有人心懷不滿,特彆是那些八旗內的老頑固。”
皇太極冷笑:“不滿?莽古濟的人頭還在城樓上掛著,朕看誰敢不滿!”
這時,內侍來報:“皇上,朝鮮使者送來降表,願永世稱臣,歲歲來朝。”
皇太極展開降表仔細觀看,忽然問道:“明國那邊有什麼動靜?”
“回皇上,聽說十餘萬流寇在劉處直率領下離開陝西進入河南,明國官兵糧餉不足又疲於奔命。”
皇太極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好!讓他們自相殘殺去吧,待我大清準備妥當,便是入主中原之時!範先生,你要密切關注中原動向,特彆是那個劉處直我總覺得他日後會是我們大敵。”
"臣遵旨。"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