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回咱們說到。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從農業國崛起最後走上一條不歸路,而歐洲那邊,希特勒這頭喂不飽的餓狼,吞並了奧地利,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現在又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波蘭。英法總算被“打臉”打醒了,給波蘭拍了胸脯打了包票:“你放心,德國再敢動你,我們哥倆絕對抄家夥上!”戰爭,眼看就要一觸即發。
但問題來了,希特勒為啥就非得跟波蘭過不去呢?吃飽了撐的?當然不是。這位“元首”心裡的小算盤,打得那叫一個精或者說,邪惡)。
這事兒還得從一戰後的《凡爾賽和約》說起。當時為了讓新獨立的波蘭有個出海口,戰勝國大筆一揮,硬生生在德國的土地上劃出一條“波蘭走廊”又稱但澤走廊),把德國本土跟東普魯士給隔開了!你想想,自家國土中間插進彆人一條道,看著都膈應吧?更彆說,走廊儘頭的那個重要港口城市但澤格但斯克),雖然居民大部分是德國人,卻被劃成了所謂的“自由市”,由國際聯盟管轄,但波蘭擁有很多特權。
這在希特勒和所有德國民族主義者看來,簡直是奇恥大辱!是強加在德意誌民族身上的枷鎖!是必須洗刷的恥辱!所以,收回但澤,打通波蘭走廊,恢複德國領土的“完整”,就成了希特勒煽動民族情緒、凝聚人心最好用的口號,也是他挑戰凡爾賽體係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不把這事兒解決了,他“複興德意誌”的戲就唱不圓滿。
光是為了“麵子”和“曆史舊賬”還不夠。從戰略上看,波蘭的存在對希特勒來說,也是個巨大的麻煩。
東線威脅:波蘭跟法國簽有互助條約,現在又加上了英法的安全保證。如果希特勒要先跟西邊的英法開戰,那麼一個敵對的波蘭而且還是個領土不小、軍隊數量不少的國家)杵在他背後,隨時可能捅他一刀,這“兩線作戰”的噩夢一戰德國就是這麼被拖垮的),希特勒可不想再經曆一次。所以,必須在跟西線動手之前,先把波蘭這個潛在的威脅給拔掉!
“生存空間”的第一站:彆忘了,希特勒在《我的奮鬥》裡早就規劃好了,德國要發展,就必須向東方擴張,奪取廣袤的土地作為“生存空間”。而波蘭,正好擋在德國向東擴張的第一站!拿下波蘭,不僅能獲得土地和資源,更能打開通往蘇聯的大門。
但問題是?這次英法已經明確表明不再綏靖了,還給波蘭打了包票,隻要德國敢進攻波蘭就跟德國宣戰!希特勒心裡就沒點嘀咕,不怕他打波蘭的時候,英法從背後捅他“屁股”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嗎?
怕!他當然怕!說不怕,那是假的。畢竟一戰就是這麼敗的。但他認為,英法不會為了波蘭跟德國宣戰!為啥?很簡單!這就像咱們生活中常見的那種惡霸欺負老實人的心理。
一開始,惡霸也不知道這老實人到底有多大能耐,會不會急眼。所以他先試試探探:
第一次:先罵你兩句。對應希特勒:1936年進軍萊茵蘭,撕毀凡爾賽和洛迦諾條約)那老實人英法)聽了,皺了皺眉頭,可能也回罵了兩句“你這不道德”,但沒動手。
第二次:惡霸膽子大了點,推你一把,或者扇你一巴掌。對應希特勒:1938年吞並奧地利,公然違反條約)那老實人英法)被打了,臉上掛不住,可能又譴責了幾句“你怎麼打人呢”,但還是沒還手,甚至還在想“是不是我以前我做錯什麼了,他才打我的?”
第三次:惡霸一看,嘿!原來是個慫包!膽子更大了,直接把你按在地上摩擦!對應希特勒:1938年底肢解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甚至還幫著按住了!)
經過這麼幾輪試探,這個惡霸希特勒)心裡基本就有數了:這個老實人英法)雖然嘴上喊得凶,又是劃紅線又是提警告的,但骨子裡就是怕事兒、不敢打!隻要我做得彆太過分至少讓他自己有個台階下),他大概率還是會選擇忍氣吞聲。
所以,到了波蘭問題這兒,雖然英法把“安全保證”這話說得挺硬,但在希特勒看來,這更像是那個被欺負慣了的老實人,在挨揍前放的最後一句狠話,沒啥實質性的威懾力。他已經吃定了英法不敢、或者至少不會迅速有效地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來乾預。他相信,等他快速解決了波蘭,英法那邊就算想打,也已經晚了,說不定到時候又會找個借口不了了之呢!這種“你不敢打我”的判斷,才是他敢於在西線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放心大膽先去收拾波蘭的最大底氣!
所以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波蘭都成了希特勒必須拿下的目標。時間,就在希特勒的戰爭叫囂和波蘭的緊張備戰中,來到了1939年的春夏之交。
眼看希特勒磨刀霍霍,戰爭陰雲密布,按理說,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趕緊拉幫結派,組建一個強大的反法西斯聯盟,把希特勒給摁住。當時誰有這個實力呢?除了英法,就隻有東邊那個巨大的蘇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從1939年春天開始,英、法、蘇三方就在莫斯科開始了馬拉鬆式的談判,想商量著怎麼聯手對付希特勒。聽起來挺靠譜吧?三大國聯手,希特勒還敢嘚瑟?
可惜啊,這談判談得那叫一個“貌合神離”、“雞同鴨講”,最後徹底談崩了!為啥呢?
1.互相猜忌,心不齊:這三家本來就不是一路人。英法對斯大林的共產主義怕得要死,骨子裡就不信任蘇聯,總覺得蘇聯想趁機在東歐擴張勢力,甚至懷疑他們想把“禍水西引”,讓德國先跟英法打起來。而斯大林呢?對英法更是沒好感!他親眼看著英法在慕尼黑是怎麼把捷克斯洛伐克賣給希特勒的,覺得這倆貨根本靠不住,說不定就是想犧牲蘇聯來換取自己的安全“禍水東引”)。雙方心裡都打著小算盤,誰也不肯真心實意地相信對方。
2.波蘭這根“硬骨頭”:談判中一個最關鍵的死結,就是波蘭的態度。要想聯手對付德國,蘇聯軍隊就必須能夠進入或者通過波蘭領土,才能跟德軍接觸上吧?但這要求一提出來,波蘭政府立馬炸毛了:“絕對不行!讓德國人進來是亡國,讓蘇聯人進來也是亡國!誰知道你們蘇軍來了還會不會走?”波蘭曆史上被俄國欺負慘了,對這個北極熊鄰居有著刻骨的恐懼和不信任。他們寧可指望遠在天邊的英法來救命,也不願意讓蘇聯軍隊踏上自己的土地一步。波蘭這一攔,等於把英法蘇軍事同盟的可能性給堵死了大半。
3.英法的“傲慢與拖延”:在談判過程中,英法的表現也確實有點“不上心”。他們派出的談判代表級彆不高,坐著慢船晃悠悠地去莫斯科,提出的條件也缺乏誠意,不肯在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蘇聯關心的勢力範圍問題上做出讓步。這讓本來就多疑的斯大林更加覺得,英法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隻是想利用他當槍使。
就在英法蘇三方互相扯皮、談判陷入僵局的時候,有一個人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並且嗅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就是希特勒!
在這裡不得不佩服希特勒的政治嗅覺,他通過情報早就知道了英法蘇談判的困境。他敏銳地意識到:既然英法靠不住,波蘭又不配合,那斯大林會不會為了自保,願意跟我這個“死對頭”暫時做個交易呢?
這個想法,簡直是石破天驚!要知道,納粹和共產主義可是水火不容的死敵啊!但希特勒這位“實用主義大師”,為了眼前的戰略目標避免兩線作戰,順利拿下波蘭),什麼意識形態、什麼“主義”,都可以暫時扔到一邊去!
於是,他立刻指示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秘密向蘇聯方麵釋放信號,表示願意跟蘇聯“改善關係”,甚至可以“劃分勢力範圍”。
斯大林這邊呢?他也正對英法失望透頂,覺得指望這幫“帝國主義者”來共同對抗法西斯是沒戲了。而且,蘇聯自身的軍備尤其是在“大清洗”之後)也還沒完全準備好跟德國硬碰硬。如果能跟德國達成一個暫時互不侵犯的協議,不僅可以避免立刻被卷入戰爭,還能爭取寶貴的時間來加強國防,甚至還能趁機在東歐撈點“好處”比如波蘭東部、波羅的海三國),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兩個意識形態的死敵,出於各自極端現實的利益考量,居然開始“眉來眼去”了!
希特勒一看有戲,立刻展現了他那驚人的“效率”和“魄力”。他直接給斯大林發電報,提議讓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火速飛往莫斯科,簽署一個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8月23日,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全世界的記者和外交官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得目瞪口呆: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和蘇聯的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斯大林本人也在場,據說還笑眯眯地舉杯祝賀),在一片“友好祥和”的氣氛中,正式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這個條約,表麵上隻是說雙方保證互不使用武力,保持中立。但真正要命的,是條約後麵附帶的一份沒有公開的《秘密附加議定書》!這份秘密協議,就是一份赤裸裸的“分贓協議”,將東歐地區像切蛋糕一樣劃分成了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波蘭被攔腰斬斷,西部歸德國,東部歸蘇聯;波羅的海三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則劃歸蘇聯的勢力範圍。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消息一公布,立刻像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全世界!
英法懵逼了:他們感覺自己被斯大林給耍了!辛辛苦苦談了幾個月,結果人家轉頭就跟你的死對頭簽了協議!這下,指望蘇聯幫忙牽製德國的希望徹底破滅了。他們現在隻能硬著頭皮,獨自麵對希特勒的威脅。
波蘭絕望了:波蘭人知道,自己被夾在兩個強大的鄰國之間,現在這兩個鄰國居然“勾結”起來了,自己的末日恐怕真的要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全世界共產黨傻眼了:各國的共產黨組織和左翼人士一直被告知,法西斯是工人階級的死敵,是必須要打倒的對象。結果現在“工人階級的祖國”蘇聯,居然跟最大的法西斯頭子希特勒握手言和了!這讓很多人信仰崩塌,不知所措。
日本有點不爽:日本之前跟德國簽《反共產國際協定》,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望德國能在西邊牽製蘇聯。結果現在德國為了打波蘭,先跟蘇聯搞了個“互不侵犯”,讓日本感覺自己有點被“賣”了,心裡不太舒服當然,後來他們還是為了共同利益繼續勾結)。
這個條約到底意味著什麼?
希特勒的“綠燈”亮了:它徹底解除了希特勒對東線蘇聯乾預的擔憂,讓他可以放手大膽地去進攻波蘭,而不用擔心立刻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麵爆發,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斯大林的“時間”和“空間”:對斯大林來說,這個條約給他爭取了近兩年的寶貴時間來加強戰備,並且兵不血刃地在東歐獲得了一大片戰略緩衝區。當然,他可能也低估了希特勒的野心和背信棄義的速度。
“意識形態”讓位於“地緣政治”:它赤裸裸地證明了,在殘酷的國際政治鬥爭中,國家利益和地緣戰略考量,往往會壓倒所謂的意識形態分歧。為了現實利益,魔鬼之間也可以握手言和。所以不管是國家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不管放到過去、今天以及未來永遠都不會過時!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夜最關鍵、也最具諷刺意味的外交事件。它標誌著戰前所有遏製侵略、維護和平的努力無論多麼真誠或虛偽)都已徹底失敗。
希特勒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波蘭的命運已經注定。德國的百萬大軍,已經在德波邊境集結完畢,黑洞洞的炮口和坦克的履帶,在寂靜的夏夜裡,散發著死亡的氣息。
1939年8月底的最後幾天,空氣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來。全世界都在屏息等待。
那根引爆整個世界的導火索,即將在波蘭的土地上被點燃。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