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紅色的廣袤大地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55章 紅色的廣袤大地

第55章 紅色的廣袤大地(2 / 2)

殘酷但有效的“戰時共產主義”:為了支撐戰爭,布爾什維克實行了極其嚴酷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製征收農民的餘糧甚至口糧!),將所有大中型工業收歸國有,實行普遍勞動義務製,取消商品貿易,由國家統一分配物資……這套政策嚴重損害了經濟,也激起了農民和工人的普遍不滿甚至引發了後來的叛亂),但在當時那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它確實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保障了紅軍的供給,為最終勝利提供了物質基礎。

宣傳的威力:布爾什維克非常擅長宣傳鼓動,他們把白軍描繪成地主、資本家和外國乾涉者的走狗,是想恢複舊製度、重新壓迫人民的壞蛋,把自己打扮成工農利益的代表、俄國獨立的扞衛者。這種宣傳在爭取民心特彆是底層民眾)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

白軍的劣勢:

一盤散沙,內鬥不止:白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政治綱領。各個白軍將領擁兵自重,互相之間貌合神離,甚至勾心鬥角。他們的政治成分也極其複雜,保皇派、自由派、軍閥……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去。除了“反布爾什維克”這個共同口號外,他們對於未來俄國應該是什麼樣子,完全沒有共識。

不得民心,後院起火:白軍控製的地區,往往恢複地主土地所有製,殘酷鎮壓農民反抗,加上軍隊腐敗、紀律渙散,很快就失去了當地民眾的支持。農民們可能不喜歡布爾什維克的強製征糧,但更害怕白軍回來把剛分到手的土地再搶走!

地理分散,外線作戰:白軍的主要根據地都在俄國的邊遠地區南方、西伯利亞、西北),互相之間距離遙遠,難以協同作戰,補給困難,處於外線作戰的不利地位。

“外援”靠不住:協約國的乾涉雖然給白軍提供了一些援助,但各懷鬼胎,投入有限,而且常常因為害怕“赤色蔓延”而猶豫不決。隨著一戰結束和國內反戰情緒高漲,這些外國乾涉軍很快就撤走了。白軍一旦失去外援,立刻就難以為繼。而且,依靠外國乾涉,也讓白軍在宣傳上落了下風,被布爾什維克指責為“賣國賊”。

到了1920年底,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這三大股白軍主力基本都被紅軍消滅了。隻剩下彼得·弗蘭格爾將軍率領的鄧尼金殘部,還在南部的克裡米亞半島負隅頑抗。1920年11月,紅軍在伏龍芝的指揮下攻入克裡米亞,弗蘭格爾殘部在英法軍艦的幫助下,有十幾萬人逃亡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白軍有組織的武裝抵抗基本宣告結束。

但蘇維埃政權的麻煩還沒完。

剛剛獨立的波蘭,在畢蘇斯基的領導下,趁著俄國內戰,試圖向東擴張,恢複曆史上的“大波蘭”。1920年春,波軍一度占領了烏克蘭首都基輔。被激怒的紅軍發動反攻,由圖哈切夫斯基等人指揮,一路向西猛衝,兵鋒直指華沙!眼看革命就要“輸出”到中歐了!結果,在華沙城下,波蘭軍隊在法國軍事顧問包括後來的戴高樂)的幫助下,上演了“維斯瓦河奇跡”,奇跡般地擊潰了紅軍主力。最終,雙方於1921年簽訂《裡加和約》,劃定了對蘇俄特彆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相當不利的邊界,史稱“蘇波戰爭”。這次失敗,也讓列寧等人意識到“世界革命”的道路並不平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帶來的經濟崩潰和民不聊生,也引發了國內的不滿。農民暴動如坦波夫省的“安東諾夫叛亂”)此起彼伏。最讓布爾什維克震驚的是1921年3月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兵變!這些曾經是“十月革命最堅定戰士”的水兵們,提出了“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的口號,要求政治自由和結束戰時共產主義。列寧和托洛茨基將此視為對政權的直接挑戰,派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紅軍,殘酷地鎮壓了這次兵變。喀琅施塔得的炮聲,也宣告了蘇維埃政權內部任何形式的“民主反對派”的終結,布爾什維克的一黨專政地位徹底鞏固。

到1922年末,除了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少數西部領土最終獨立外,布爾什維克黨已經成功地重新控製了前沙俄帝國的大部分疆域。紅旗,插遍了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的廣袤土地。

內戰,以蘇維埃政權的勝利而告終。他們擊敗了國內外形形色色的敵人,保衛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但是,這場勝利的代價,是極其慘痛的!

據估計,整個俄國內戰期間包括戰爭、饑荒、疾病和雙方的“紅色恐怖”與“白色恐怖”),死亡人數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具體數字難以精確統計,但無疑是人類曆史上最血腥的內戰之一。整個國家的人口結構和社會基礎都遭到了嚴重破壞。

長期的戰爭和破壞,加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對生產力的摧殘,使得俄國的經濟瀕臨徹底崩潰。工業產值跌落到戰前水平的零頭,農業生產銳減,鐵路運輸癱瘓,城市饑荒蔓延特彆是19211922年的大饑荒,餓殍遍野)。

麵對如此嚴峻的局麵,連列寧這樣堅定的革命者也意識到,必須改弦更張了。為了恢複瀕臨崩潰的經濟,也為了緩和與農民特彆是經曆了強製征糧後普遍不滿的農民)的緊張關係,鞏固政權,列寧在1921年果斷地放棄了“戰時共產主義”,轉而實行“新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的核心,是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大工業、銀行、外貿等)的前提下,有限度地恢複商品貨幣關係和市場機製。允許農民在繳納固定的糧食稅後,自由支配餘糧拿到市場上去賣;允許私人包括外國資本)經營一些中小型企業;恢複國內自由貿易……這在當時被很多人包括一些布爾什維克黨內人士)認為是向資本主義“退卻”,但列寧堅持認為,這是在走向社會主義之前,必須經曆的一個“迂回”階段,是恢複經濟、鞏固工農聯盟的必要之舉。

曆史證明,新經濟政策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緩解了城鄉矛盾,使得蘇俄經濟開始逐步複蘇。

內戰的硝煙漸漸散去,新經濟政策開始讓國家慢慢恢複元氣。布爾什維克黨,這個曾經的地下革命組織,如今已經牢牢地掌控了這個龐大國家的政權,並且經受住了血與火的嚴酷考驗。

現在,擺在列寧和他的同誌們麵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將那些在革命和內戰期間建立起來的、名義上獨立的各個蘇維埃共和國如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等),以一種新的、更緊密的形式聯合起來,構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

經過一係列的討論和博弈其中也涉及到斯大林等人關於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的不同意見),在1922年底,各主要蘇維埃共和國的代表們達成共識,決定自願聯合,組成一個統一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一個新的國家名稱,一個將在未來幾十年深刻影響世界格局的超級大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即將正式登上曆史舞台!

它的誕生,將帶來怎樣的希望與挑戰?它與外部世界,特彆是與剛剛經曆了戰爭和革命、同樣渴望“複興”的德國,又將譜寫出怎樣一段愛恨交織、最終兵戎相見的複雜曆史呢?我們下一回再細說。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逃不掉!司爺你老婆又跑了 雨天和媳婦磚窯躲雨,被拉去打靶 讓你禦獸,你去禦女帝? 小賣部通末世:開局泡麵換黃金 數據織網者:文明暗碼 讓你辟邪,沒讓你在恐怖遊戲開車 秘境十年,下山無敵 簽到從四合院開始 我的老婆是不死的黑蛇 家書告急後,女子監獄狂龍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