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馬來之虎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4章 馬來之虎(1 / 2)

上一回咱們說到,羅斯福和丘吉爾在華盛頓召開了“彩虹會議”,製定了“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與此同時,美國那台龐大的“戰爭機器”也總算開始發動了。要知道,這種機器不是一踩油門就能立刻全速前進的,它需要時間熱身、動員、生產、調配。而就在這段真空期裡,日本卻已經搶先一步,開始發瘋一般地咬人了。

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等於是跟美國徹底翻臉了。但你還真彆說,日本動手的速度之快、手段之狠,還真讓人瞠目結舌——趁著美國人還沒從珍珠港的打擊裡緩過神來,日軍就像撒了歡的野狗一樣,在整個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區域上演了一場多線並進的全麵攻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模仿起了德國人的閃電戰。

那日本為啥要這麼乾?主要有兩點:

第一,當然是為了資源。這個咱之前說過,日本早就被美國石油禁運掐住了脖子,南下就是奔著馬來亞的橡膠、荷印的石油、緬甸的大米去的。這些都是維持戰爭機器運轉的命根子,不搶就等著自己先熄火。

第二,日本想建起一條從西太平洋到東南亞的“絕對防禦圈”。

他們的算盤打得很清楚:我占得地盤越多、咬得越狠,美國心態就越容易崩。那時候你是不是就不想打了,坐下來和談的幾率,是不是就多了一分?彆忘了,日本的戰略目標從來不是跟美國打到你死我活——它的核心思路就是四個字:速戰速決。能嚇退你,我就贏了;打太久,我自己就先撐不住。

甚至就算你美國不願和談,真要打回頭來,那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你看看我這防線,從馬來半島一路連到所羅門、馬紹爾、加羅林島,海島一個接一個,補給線拉得老長了。你想打進來,就得一個島一個島啃。每打一場仗都得跨越幾百公裡海洋,運輸、登陸、補給、空中掩護一樣都不能少,哪一環崩了都是血。就算你贏,代價也大到心痛。美國人自己不得掂量掂量?

說白了,日本這一連串南下攻勢,其實就是在跟美國變相的“秀肌肉”:你看我厲害吧?我都打到澳洲門口了,你要不要現在認個慫,咱們握手言和,各退一步?但問題是,美國可不是你嚇唬一下就退的那種角色。

此時此刻的日本,就像一條發了瘋的野狗,逮誰咬誰,而且牙還真夠尖銳,給當時的英美盟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甚至一度把局勢逼到了崩潰的邊緣。

所以,為了讓大家能看明白這場“瘋狗南下圖”,咱們這次不按傳統時間線講——因為太亂,容易看懵。我們一條戰線一條戰線地拆開講,帶大家一塊看清楚這條野狗究竟怎麼下口、怎麼撕咬、怎麼布下殺局。

強烈建議您一邊看,一邊配著蘋果地圖、穀歌地圖或地球儀來看,這樣就更能體會那種“戰火蔓延、島鏈沉沒”的壓迫感。

在展開對南洋與東南亞的全麵進攻之前,日本陸軍專門設立了“南方軍”作為此次“南進作戰”的統籌指揮機關。南方軍於1941年11月6日正式成立,總司令為寺內壽一大將,總部最初設於法屬印度支那的西貢,統一指揮日軍陸軍在南洋、東南亞和西太平洋方向的各項軍事行動。

南方軍下轄四支主力野戰軍,各自承擔不同戰區的作戰任務:

第25軍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將):負責進攻英屬馬來亞和新加坡,是南進作戰的主力先鋒部隊;

第16軍司令官:今村均中將):負責對荷屬東印度的作戰,目標為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等戰略資源重地;

第14軍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主攻菲律賓群島,對美菲聯軍展開進攻;

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向西挺進緬甸,切斷中英之間的滇緬交通線,並威脅印度東部邊境。

整個南方軍的作戰部署呈現出一種“多線並進、統一調度”的格局。各支部隊分區作戰,但由南方軍總司令部進行戰略節奏與方向的統一協調。與此同時,日本海軍方麵則由聯合艦隊配合陸軍展開登陸與製海支援,特彆是南遣艦隊、第二艦隊等單位,為陸軍提供了有效的海上掩護。

正是在這樣一套嚴密部署與協同體係的支持下,日本得以在珍珠港襲擊之後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展開對整個南洋戰區的大規模攻擊行動。

咱先講第25軍的馬來亞戰線:就在珍珠港的爆炸聲還在夏威夷上空回蕩的時候,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的淩晨由於時差關係,比珍珠港事件發生的時間要晚幾個小時,但幾乎是同步行動),日本陸軍的第25軍,在司令官山下奉文陸軍中將的指揮下,已經像一群幽靈般,分彆在泰國南部的宋卡、北大年以及英屬馬來亞東北海岸的哥打巴魯等地,實施了多點登陸作戰!

太平洋帝國向南擴張的新路徑,就這樣,在暹羅灣泰國灣)那濕熱的海岸線上,悄然展開了。

泰國,這個在當時東南亞唯一保持著名義上獨立的國家,麵對日本人的突然“造訪”,一開始也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但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元帥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就憑泰國那點可憐的家當,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再加上英國人之前承諾的“共同防禦”遲遲沒有兌現英軍主力都在馬來亞南邊等著日本人從海上正麵進攻呢),眼瞅著日本人的坦克都快開到曼穀城下了,鑾披汶元帥很“識時務”地選擇了“躺平”。不僅迅速與日本簽訂了停戰協定,允許日軍過境,沒過多久12月21日),乾脆就跟日本結成了軍事同盟加入了“軸心國”,掉過頭來幫著日本人打英國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泰國這一“反水”,在戰略上對英國人來說,簡直是致命一擊!它直接導致了英軍在馬來半島整個西部防線的右翼徹底洞開,日本人可以暢通無阻地從泰國南部,沿著公路和鐵路,長驅直入馬來亞腹地,完全繞開了英國人原先設想的、主要依靠海軍和海岸炮兵進行正麵防禦的計劃。

順帶一提,當時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可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是“日不落帝國”在東南亞的門麵和咽喉,丟了這塊地,可不隻是丟了個據點這麼簡單,這塊地還死死卡著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交通大動脈,英國從歐洲通往印度、緬甸、澳洲的咽喉就在這兒,一旦被日本拿下,英帝國的遠東航線等於被人一刀切斷。

而駐守在馬來亞的英聯邦軍隊包括英國本土部隊、澳大利亞部隊、印度部隊以及當地的馬來亞誌願軍),總司令是珀西瓦爾陸軍中將。這位將軍,可能在指揮才能和應變能力上,確實有點不儘如人意。他對日軍的進攻方向和作戰方式,出現了嚴重的誤判。他一直以為,日本人要打馬來亞,肯定會像傳統的海上強國那樣,從海上正麵進攻新加坡,或者至少是馬來亞南部的重要港口。因此,他把主要的防禦力量和工事,都集中在了新加坡和馬來亞的南部沿海地區。對於馬來半島北部那茂密的、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原始叢林,以及與泰國接壤的西部邊境,他則認為日軍不可能從那裡發動大規模進攻,防禦力量相對薄弱。

結果呢?日本人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第一波登陸的日軍,在強大的空中掩護和凶悍的步兵突擊下,迅速突破了英軍在哥打巴魯等地的灘頭陣地,並且利用泰國這個“後門”,長驅直入。馬來亞的前線,幾乎是在戰爭爆發的頭幾天之內,就宣告崩潰了!

指揮日軍第25軍的這位山下奉文陸軍中將,那可不是個等閒之輩。此人身材不高,沉默寡言,但目光銳利,心思縝密,是個極具判斷力和決斷力的叢林戰專家。他深知自己手裡的兵力第25軍總共也就三個師團,約三萬餘人,在總兵力上其實是少於當麵之敵英聯邦軍隊的八萬多人的),要想以少勝多,就必須揚長避短,出奇製勝,絕不能跟英國人打那種按部就班的陣地消耗戰。

於是,山下奉文創造性地運用了一套讓英國人聞所未聞、也叫苦不迭的“叢林機動奇襲戰術”,核心武器之一,竟然是咱們現在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自行車!

“自行車閃電戰”:日軍士兵們在登陸之後,除了依靠繳獲的少量汽車和自身的兩條腿之外,最重要的機動工具,就是大量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很多都是他們在占領區“就地取材”征用或者說是搶劫)來的,甚至包括很多女式自行車和兒童自行車。您彆小看這破自行車,在馬來半島那種道路狀況不佳、叢林密布、橋梁稀少的環境下,它可比那些笨重的汽車和坦克好用多了!日軍士兵們,一人一輛自行車,馱著武器彈藥和簡單的給養,沿著那些被英國人認為是“坦克無法通行”、“步兵難以逾越”的林間小道、橡膠園便道甚至是被廢棄的伐木小徑,悄無聲息地、以驚人的速度,向著英軍的側後方進行大膽的穿插和迂回!他們經常能夠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英軍的退路上,切斷其補給線,或者從背後捅上一刀。這種“自行車閃電戰”,使得日軍步兵的每日推進速度,遠遠超出了英軍指揮官們的預判,經常是英軍這邊還在某個據點上準備死守呢,回頭一看,日本人已經跑到他們屁股後麵去了!

空中支援與心理戰的完美結合:日本陸軍航空兵的零式戰鬥機和九七式輕型轟炸機,也牢牢地掌握著馬來亞上空的製空權。它們不僅為地麵部隊的推進提供了有效的空中掩護和火力支援比如轟炸英軍的炮兵陣地和指揮所),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扮演了“心理戰”的急先鋒。日軍飛機經常向英軍陣地和沿途的城鎮鄉村,投擲大量的宣傳傳單,上麵印著“新加坡必將陷落!”“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抵抗是徒勞的!”之類的口號,再配上一些醜化英國人、美化“大東亞共榮圈”的漫畫,試圖從精神上瓦解英軍士兵特彆是那些印度籍士兵和當地馬來亞人)的抵抗意誌,動搖他們的士氣。有時候,日軍飛機甚至還會用高音喇叭,在空中進行勸降廣播。這種軟硬兼施的心理戰,效果還真不賴。

相比之下,英軍的戰術就顯得極其被動和僵化。他們過分依賴於固定的防禦據點和鐵路運輸線進行補給,一旦據點被繞過,鐵路被切斷,就立刻陷入混亂。而且,大部分英聯邦士兵,特彆是那些從英國本土和澳大利亞調來的部隊,都缺乏在熱帶叢林地區作戰的經驗和訓練,對那種濕熱、泥濘、蚊蟲肆虐的環境極不適應,戰鬥力大打折扣。

在這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對稱較量之下,英軍的防線,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崩潰。從北部的日得拉防線,到中部的金寶、仕林河防線,再到南部的麻坡……日軍幾乎是以一種“武裝大遊行”的方式,長驅南下,勢不可擋。哥打巴魯、關丹、怡保、吉隆坡……這些馬來半島上的重要城鎮和據點,相繼落入日軍之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山下奉文的陸軍在馬來半島上勢如破竹、高歌猛進的時候,海麵上,英國皇家海軍也遭遇了一場堪稱“國殤”級彆的災難性失敗,徹底斷送了他們在東南亞地區最後的海上希望。

戰爭爆發前,為了威懾日本,也為了加強遠東的防禦力量,丘吉爾首相力排眾議主要是海軍內部一些人覺得風險太大),下令將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剛剛服役不久的新銳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功勳卓著的戰列巡洋艦“反擊”號——派往遠東,組成了一支代號為“z艦隊”的特遣編隊,由經驗豐富的海軍上將湯姆·菲利普斯爵士指揮。丘吉爾希望,這兩艘“海上巨無霸”的到來,能夠像定海神針一樣,震懾住日本的擴張野心。

可惜啊,這位“老頑固”首相,還是低估了日本人不要命的膽量,更嚴重低估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恐怖實力!

12月8日,也就是珍珠港遇襲的第二天,菲利普斯上將率領著“z艦隊”當時還缺少計劃中的航空母艦“不屈”號,因為它在牙買加擱淺耽誤了行程,所以整個艦隊缺乏有效的空中掩護!)從新加坡啟航,雄心勃勃地準備北上,去攔截和攻擊那些正在馬來亞北部沿海地區登陸的日本運輸船隊。

然而,他們的行蹤,很快就被日本潛艇和偵察機給發現了。日本海軍駐西貢現在的越南胡誌明市)的第22航空戰隊主要是裝備了九六式陸攻和一式陸攻等遠程轟炸機的部隊),立刻傾巢而出,像一群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撲向了這兩艘在南中國海那蔚藍的海麵上孤零零航行的英國巨艦。

12月10日,一場在現代海戰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也是一邊倒的“屠殺”開始了。

在沒有任何己方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這兩艘曾經讓大英帝國引以為傲的“海上堡壘”,成為了日本海軍航空兵進行“實彈打靶”的絕佳目標!


最新小说: 惡雌嬌嬌被流放,眾獸夫爭生崽崽 潮汐界限 開局複製萬物,上交係統造神國 白蛇:從截胡許仙開始 陌上風吹不識君 把偏執反派養成戀愛腦,我死遁了 邊疆小斥候 論大後期金手指的我怎麼苟過前期 瘋批公主重生後,打遍全京城登基 換親後她扶搖直上,假千金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