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杜立特的複仇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88章 杜立特的複仇

第88章 杜立特的複仇(1 / 2)

上一回咱們說到,盟軍在印緬戰線折戟沉沙,英國人被打得滿地找牙,連帶著中國遠征軍也在野人山裡吃儘苦頭。眼看著日軍就要順勢揮軍西進,把東南亞這盤棋下到英屬印度的門口,把大英帝國的臉麵一口吞下去——結果,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件讓所有日本人都懵了的事,突然發生了。

1942年4月18日,東京上空,一陣突如其來的轟鳴打破了“神國”上空的寂靜——16架美國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編隊掠過皇居上空,丟下了幾十枚炸彈。帶隊的,不是彆人,正是那個後來被稱為“飛天複仇者”的杜立特上校。

這下可好,那幫還沉浸在‘大東亞共榮圈’迷夢裡的陸軍、海軍大員們,臉都綠了。東京不是號稱‘絕對防禦圈’的核心嗎?不是說敵人連靠近都做不到嗎?怎麼美國鬼子的炸彈就這麼輕鬆地飛進來了?這哪是空襲,分明就是當眾打臉,一耳光扇得整個軍部臉頰發燙!

那這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這群美軍飛行員,是怎麼從浩瀚太平洋上起飛,又一路飛越數千公裡,冒著幾乎必死的風險,把炸彈扔到天皇老爺子頭頂上?今天這一回,咱們就來說說這樁讓全世界都震驚的——“杜立特突襲”

話說1941年底到1942年初那幾個月,對美國人民來說,日子可真不好過。珍珠港的硝煙尚未散儘,從太平洋戰場上傳來的消息,幾乎就沒一個是好消息:

菲律賓危急!麥克阿瑟和他手下的美菲聯軍,被日本人打得節節敗退,隻能困守在巴丹半島和科雷希多島那彈丸之地,眼瞅著就要全軍覆沒了。

關島,威克島淪陷,就連英國人的“東方堡壘”香港,也在日軍的猛攻之下,苦苦支撐了十幾天後,於聖誕節那天宣告投降。

東南亞更是兵敗如山倒,馬來亞、新加坡、荷屬東印度……一個個戰略要地相繼被日本人插上了膏藥旗。

這一連串的失敗,像一記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美國人那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臉麵”上。國內的報紙廣播,雖然也在拚命地宣傳英雄事跡,鼓舞民心士氣,但那種彌漫在整個社會中的焦慮、沮喪和對戰爭前景的擔憂,卻是怎麼也掩蓋不住的。

很多美國老百姓,尤其是住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亞等地的居民,更是開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戰爭的威脅。他們開始擔心:“日本人連珍珠港都敢炸,下一步會不會直接打到我們家門口來?會不會也派飛機來轟炸洛杉磯、舊金山?”一時間,各種關於日本間諜、第五縱隊、甚至日本潛艇在美國西海岸出沒的謠言四起,社會上彌漫著一種“草木皆兵”的緊張氣氛。

就連遠道而來、坐鎮白宮與羅斯福共商抗戰大計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那會還在開“彩虹會議”),也敏銳地感受到了當時美國政府內部的那種“慌亂”和整個社會“士氣低迷”的狀態。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大意是):“那段時間,華盛頓的氣氛非常壓抑。珍珠港的失敗,像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對於如何才能打贏這場看似沒有希望的戰爭,很多人都感到迷茫和無助。”

作為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更是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和焦慮。他知道,麵對這一連串的軍事失利和國內日益低迷的士氣,美國不僅需要儘快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更迫切需要一場勝利,哪怕隻是一場象征性的勝利,來重新點燃人民的希望。

就在這種全國上下都憋著一股勁兒、急需一場“勝利”來衝衝喜、提提氣的背景下,一個看似異想天開、甚至有點“瘋狂”的作戰計劃,開始在美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軍高層之間,悄悄地醞釀成型。

這個“瘋狂”的點子,最初源自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洛的海軍上校。他在參觀海軍訓練基地時,偶然看到幾架陸軍的b25中型轟炸機在航母甲板上演練起飛,靈光一閃:“為什麼不把真正的轟炸機放到航母上,然後直接飛去炸東京?”

這個想法迅速上報到海軍作戰部長恩尼·金,再被呈給總統羅斯福。

這計劃,風險有多大?簡直是九死一生!b25這種雙引擎的中型轟炸機,從來就不是為航母起降設計的,它的體型和重量,對於當時美國的航空母艦來說,都太大了!能不能在航母那短得可憐的甲板上安全起飛,誰心裡都沒底。就算僥幸起飛了,超遠的航程、惡劣的天氣、簡陋的導航設備、以及降落在中國境內可能遇到的各種未知風險……成功的幾率,低得令人發指!

但羅斯福總統,在聽取了軍方將領的彙報和風險評估之後,幾乎沒有太多的猶豫,大手一揮,用他那特有的、不容置疑的語氣,給出了一個簡短而有力的答複:“告訴他們——乾!”

總統拍了板,這事兒就得有人去乾。這個光榮而又九死一生的任務,落到了當時美國陸軍航空隊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中校軍官肩上——吉米·杜立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杜立特這個人,在美國航空史上那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他不僅是個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還得過飛行競速賽的冠軍,更是個擁有航空工程學博士學位的技術大牛,對飛機的性能和飛行技術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膽大心細,敢於冒險,富有創新精神,是個天生的“領頭羊”和“戰術天才”。由他來親自參與計劃的擬定,並指揮這支“敢死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命令一下,杜立特立刻就開始在陸軍航空隊的各個轟炸機部隊中,秘密招募執行這次特殊任務的誌願飛行員。他對前來報名的飛行員們,通常隻有一句簡短而又直截了當的開場白:“我們將執行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甚至可能回不來。有誰不願意參加的,現在就可以退出,絕不勉強。”

然而,麵對如此嚴峻的警告,那些年輕的美國小夥子們,不僅沒有一個退縮,反而爭先恐後,踴躍報名!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因為珍珠港的國恥而義憤填膺,渴望能有機會親自駕機去轟炸日本本土,為死難的同胞報仇。

經過嚴格的篩選,杜立特最終從數百名誌願者中,挑選出了80名16個機組,每組5人,包括正副駕駛、投彈手、領航員和機槍手)最頂尖、最精銳的飛行員和機組成員。

緊接著,這支特殊的“轟炸東京特遣隊”,就開始在佛羅裡達州的埃格林空軍基地和附近海域的航空母艦上,進行起了極其嚴格和艱苦的秘密特訓。訓練內容,完全是針對這次任務的特殊要求而量身定做的:

航母甲板超短距起飛:b25轟炸機要在航空母艦那晃晃悠悠、而且長度隻有幾百英尺的飛行甲板上安全起飛,那簡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飛行員們必須在最短的距離內,將沉重的轟炸機拉起來,稍有不慎,就可能連人帶機一起掉進海裡喂魚。為此,他們進行了無數次的模擬起飛訓練,把每一米跑道都利用到了極致。

低空突防:為了躲避日軍的雷達和防空炮火,轟炸機群在進入日本近海和本土上空時,必須采取超低空飛行的方式,有時候甚至要貼著海麵或者屋頂飛行!這對飛行員的駕駛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考驗。

超遠航程油量計算與簡易導航:這次任務的航程,遠遠超過了b25轟炸機的正常作戰半徑。為了儘可能地多攜帶燃油,飛機上所有不必要的設備比如自衛機槍的尾炮塔、無線電通訊設備等)都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加裝的副油箱。飛行員們必須學會精確地計算油耗,利用最經濟的飛行方式,並且在缺乏精確導航設備為了減輕重量和保密,很多先進的導航設備也被拆了)的情況下,依靠簡單的羅盤、地圖和天文導航,在茫茫的大海上和陌生的中國大陸上空,找到正確的航向。

緊急野外生存訓練:考慮到在中國境內迫降或跳傘的可能性極大,一部分飛行員還接受了緊急的野外生存訓練,學習如何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熟記中國機場與迫降點坐標:杜立特和他的部下們,也反複研究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地圖,試圖熟悉那些由中方提供的、可供b25轟炸機降落的臨時機場比如浙江衢州機場)或備用迫降點的坐標和地形特征。

經過幾個月緊張而又艱苦的秘密訓練,一切準備就緒。

1942年4月2日,美國海軍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舊金山阿拉米達海軍航空站,悄悄地搭載上了杜立特和他的16架b25中型轟炸機。這些陸基轟炸機被小心翼翼地用吊車吊上航母甲板,然後首尾相接地排列在飛行甲板的後部。那場麵,看起來相當壯觀,但也透著一股子悲壯和孤注一擲的味道。

緊接著,“大黃蜂”號在海軍中將威廉·哈爾西指揮的第16特混艦隊包括航空母艦“企業”號、數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護航下,悄然駛離舊金山,向著茫茫的西太平洋,開始了這次充滿未知和危險的遠征。哈爾西的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將“大黃蜂”號及其搭載的“複仇天使”們,安全地護送到距離日本本土儘可能近的攻擊發起位置。

這些b25轟炸機,雖然是陸基飛機,但為了這次特殊的航母起飛任務,也進行了一些改裝。比如,拆除了不必要的設備以減輕重量,加裝了額外的油箱以增加航程。但它們畢竟不是為航母設計的,起飛滑跑距離長,對飛行甲板的要求極高。而“大黃蜂”號的飛行甲板,對於b25這種“大家夥”來說,實在是太短了!

原計劃,哈爾西的艦隊將搭載著杜立特的轟炸機,秘密航行到距離日本本土約400至500海裡約740至926公裡)的海域,然後b25機群再起飛,執行轟炸任務。這樣,飛機在完成轟炸後,才有可能憑借剩餘的油料,勉強飛抵中國境內的機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1942年4月18日清晨,當哈爾西的艦隊還在距離日本本土約650至700海裡約1200至1300公裡,不同史料記載略有出入,但肯定比原計劃遠了不少)的海域時,艦隊的雷達突然發現了一艘正在附近遊弋的日本特設哨戒艇可能是改裝的漁船)“日東丸23號”!

情況萬分緊急!雖然美軍驅逐艦迅速上前,將這艘日本哨艇擊沉,但誰也無法保證,它在被擊沉之前,有沒有通過無線電,將發現美國航母編隊的情報發回日本本土。如果情報泄露,那麼杜立特的整個轟炸計劃就將功虧一簣,甚至可能導致整個特混艦隊都麵臨被日本海軍反擊的危險!

時間不等人!哈爾西和杜立特在經過短暫而緊張的商議之後,當機立斷——提前起飛!立刻起飛!儘管此時的起飛位置,比原計劃提前了近十個小時,也遠了至少兩百多海裡!這意味著,b25轟炸機在完成轟炸任務後,能夠安全飛抵中國機場的希望,將變得更加渺茫!

“大黃蜂”號的飛行甲板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海麵上風浪不小,航母在波濤中劇烈地顛簸搖晃。第一架b25轟炸機的駕駛員,正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官,杜立特中校本人!他要親自為他的弟兄們,飛出這“第一條血路”!

他駕駛著沉重的轟炸機,在長度不足150米的飛行甲板上,迎著刺骨的海風,開足馬力,奮力滑跑!飛機像一頭笨拙的巨鳥,在甲板的儘頭,驚險地、幾乎是擦著浪花,頑強地抬起了機頭,搖搖晃晃地飛向了陰雲密布的天空!

緊接著,第二架、第三架……一架又一架的b25轟炸機,在飛行員們高超的駕駛技術和九死一生的勇氣之下,奇跡般地從“大黃蜂”號那短促而又顛簸的甲板上,成功起飛!

每一架b25轟炸機上,都攜帶著4枚500磅約227公斤)的炸彈,其中包括一枚燃燒彈。他們的目標,是日本的首都東京,以及橫濱、名古屋、神戶、大阪等幾座重要的工業城市。

在起飛前,為了應對在中國境內迫降或跳傘後可能遇到的語言不通的困境,杜立特還特意教給每一個機組成員一句簡單的中文:“我是一個美國人。”希望這句簡單的表明身份的話,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他們獲得中國人民的幫助。

更具象征意義的是,杜立特本人,還在自己的軍裝口袋裡,揣著一枚特殊的“紀念品”——那是他早年訪問日本時,日本方麵授予他的“日美親善勳章”。他打算在把炸彈扔到東京之後,順便把這些代表著虛偽“友誼”的勳章,也一並“還”給日本人!

16架b25轟炸機,在杜立特的帶領下,排著鬆散的編隊,在低垂的雲層掩護下,向著西方,向著那個曾經不可一世、如今即將為它的狂妄付出代價的“太陽帝國”,義無反顧地飛去!

經過數小時的超低空遠程飛行,克服了導航的困難和對油料耗儘的擔憂,杜立特的16架b25轟炸機,終於在1942年4月18日中午時分,神不知鬼不覺地飛臨了日本本土的上空!

當天日本本土的防空體係,可以說是形同虛設!高射炮兵還在打瞌睡,戰鬥機也沒有進入戒備狀態,雷達係統如果有的話)似乎也成了擺設。

杜立特的機群,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就順利地飛抵了各自預定的目標城市上空。


最新小说: 因為太怕翻車就全點魅力值了 影後撿破爛,又被接去警局了! 我當玄師修世界 綁定破產係統,虧成千億富婆 帶娃隨軍後,她成了家屬院團寵 嫁給一個小佐領(清穿) 女人心 重生嫡女:權傾天下 七十丫頭,穿星際開機甲怎麼了? 心癢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