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們說到,尼米茲在珍珠港的指揮部裡,靠著羅徹福特那幫“破譯天才”送來的“神助攻”,基本摸清了山本五十六要在中途島給他擺“鴻門宴”的企圖。雖然手裡隻有“企業”號、“大黃蜂”號和那艘剛剛從船塢裡“搶救”出來的“約克城”號這三艘航空母艦,兵力上處於劣勢,但尼米茲胸有成竹,決定將計就計,在“幸運點”那個鳥不拉屎的海域設下了埋伏,準備跟日本人好好玩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而另一邊,日本聯合艦隊那浩浩蕩蕩的龐大編隊,卻依然蒙在鼓裡。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四艘主力航空母艦作為先鋒,正氣勢洶洶地撲向中途島,準備先用艦載機把這個小島犁上一遍。山本五十六大將則坐鎮後方的主力戰列艦部隊,優哉遊哉地等著南雲的“好消息”,盤算著等美軍航母一露頭,就用他那“大和”、“長門”的巨炮給美國人好好“上一課”。他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精心布置的這個“完美陷阱”,早已經被對手給看穿了,一場決定命運的血腥風暴,正悄然向他們襲來。
阿留申群島的“迷霧”6月3日至4日):
就在中途島大戰一觸即發的前夕,按照山本五十六那套複雜到讓人頭暈的作戰計劃,由角田覺治中將指揮的日本海軍第二機動部隊旗艦為輕型航空母艦“龍驤”號,還有一艘剛改裝好的“隼鷹”號也跟著打醬油),於1942年6月3日和4日,對位於阿拉斯加西南的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位於烏納拉斯卡島,是美軍在當地的一個小型海軍和航空基地)發動了空襲。
這阿留申群島,一年到頭大霧彌漫,氣候惡劣得能把北極熊給凍感冒。日本人的飛機在濃霧裡飛得是暈頭轉向,投下的炸彈也大多扔到了海裡或者荒無人煙的山溝裡,對美軍造成的實際損失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頂多就是炸了幾間營房,驚擾了幾隻海鳥。
美國那邊呢?尼米茲早就通過破譯的情報,洞悉了這是日本人聲東擊西的佯攻把戲,壓根兒就沒把這當回事兒。他把手裡的主力航空母艦全都集中到了中途島方向,對於阿留申群島的“騷擾”,僅僅是命令當地少量的岸基航空兵和水麵巡邏艦艇進行象征性的應對。阿留申群島上空那幾聲稀稀拉拉的炮響和爆炸聲,更像是為即將到來的中途島大海戰,拉開的一道無關緊要、甚至有點滑稽的序幕,絲毫沒有迷惑到美軍的戰略判斷。
黎明前的暗流湧動——中途島的“眼睛”與南雲的“盲區”6月4日,中途島時間淩晨):
美軍的嚴陣以待:中途島,這個位於太平洋中央的彈丸之地,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個劍拔弩張的火藥桶。島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隊的官兵們,在指揮官西裡爾·西馬德海軍中校和華萊士·斯威尼陸軍航空隊中校的帶領下,進入了最高戒備狀態。他們裝備了pby“卡特琳娜”水上偵察機這玩意兒飛得慢,但航程遠,是美軍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千裡眼”)、f2a“水牛”戰鬥機性能不咋地,被飛行員戲稱為“飛行棺材”)、f4f“野貓”戰鬥機比“水牛”強點,但跟日本的“零式”比還是差點意思)、sb2u“辯護者”俯衝轟炸機、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這才是美軍航母艦載轟炸機的主力,皮實耐用,俯衝投彈也準)、b26“掠奪者”中型轟炸機和b17“飛行堡壘”重型轟炸機。黎明前的幾個小時,一架架pby“卡特琳娜”水上偵察機就已經頂著晨曦前的最後一抹黑暗,從環礁湖中搖搖晃晃地起飛,像一張張開的巨大漁網,向著日軍艦隊最有可能來襲的西北方向,進行著扇形搜索。他們是中途島的“眼睛”,也是整個美軍伏擊計劃成敗的關鍵。
南雲的“自信”與偵察疏漏:與此同時,在距離中途島西北方向約240海裡的海麵上,南雲忠一中將和他指揮的四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正在晨曦前的最後黑暗中高速航行。南雲對其艦隊的保密措施和強大的攻擊力,充滿了近乎盲目的自信。但他派出的偵察機,卻在數量和搜索扇區的劃分上,都存在著不小的漏洞。更要命的是,其中一架原定負責搜索美軍航母最有可能出現的東北方向海域的偵察機來自重巡洋艦“利根”號的4號水上偵察機),因為彈射器發生故障,比預定的起飛時間晚了整整半個小時才歪歪扭扭地飛上天!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機械故障和時間延誤,卻像一隻看不見的命運之手,悄悄地為接下來日軍航母艦隊的毀滅性災難,埋下了一個致命的伏筆。
第一擊!南雲空襲中途島04300700,中途島時間):
0430中途島時間,日本艦隊時間則為清晨):南雲艦隊旗艦“赤城”號的飛行甲板上,信號燈猛地一閃!伴隨著發動機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第一攻擊波的108架飛機,在經驗豐富的飛行隊指揮官友永丈市大尉他駕駛的是一架“九七式”艦載攻擊機,這次充當水平轟炸任務)的率領下,呼嘯著從“赤城”、“加賀”、“蒼龍”、“飛龍”這四艘航空母艦的甲板上騰空而起!這個龐大的攻擊編隊,包括了36架攜帶炸彈的“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充當水平轟炸機)、36架“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和36架負責護航的“零式”戰鬥機。它們如同出籠的猛禽,在晨曦的微光中,直撲東南方向的中途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途島的警報與迎擊:
0530左右:就在日軍機群還在途中飛行的時候,一架正在執行扇形搜索任務的美軍pby“卡特琳娜”水上偵察機,率先在雷達屏幕pby也裝備了早期型號的對海搜索雷達)和肉眼中發現了這股黑壓壓的敵機!飛行員約翰··普勞特少尉立刻用明碼向中途島基地發出了那份改變了曆史進程的警報:“發現大批敵機!方位320度,距離150英裡,高度約1萬英尺!正向中途島飛來!”也有一說是“發現兩艘日軍航母和主力艦隊”,但更普遍的說法是先發現了機群。)
警報聲淒厲地劃破了中途島上空的寧靜!島上的美軍飛機大約有20多架f2a“水牛”和少量f4f“野貓”戰鬥機,由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少校弗洛伊德·b·帕克斯指揮)在接到警報後,立刻緊急起飛,迎向來襲的日軍機群。但可惜的是,無論是飛機的性能“水牛”戰鬥機簡直就是“零式”的活靶子)還是飛行員的空戰經驗,美軍的岸基戰鬥機部隊都遠遠不是那些參加過珍珠港偷襲和南洋作戰的日本海軍王牌飛行員的對手。空戰幾乎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邊倒的“屠殺”景象,大部分美軍戰鬥機在與“零式”的纏鬥中,很快就被擊落或擊傷,飛行員非死即傷,損失慘重。
地麵上,美軍的高射炮火也猛烈地向天空開火,試圖阻止日軍飛機的攻擊。但麵對高速俯衝和靈活機動的日軍飛機,高射炮的命中率相當有限,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心理上的威懾作用。
空襲中途島0630左右開始):突破了美軍戰鬥機攔截的日軍轟炸機群,開始對中途島上的油庫、機庫、發電廠、飛機跑道、兵營等地麵設施,進行了持續約半個小時的猛烈轟炸。島上一片火海,濃煙滾滾,爆炸聲此起彼伏。但幸運的是,美軍在中途島的防禦工事特彆是一些關鍵的地下油庫和加固的機庫)相對比較堅固,而且在空襲前也進行了一定的疏散和偽裝。雖然地麵設施遭到了嚴重破壞,但最重要的機場跑道,在經曆了轟炸之後,雖然也布滿了彈坑,但並未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經過緊急搶修,仍然能夠勉強維持飛機的起降作業。這為後來美軍岸基轟炸機能夠起飛攻擊日本艦隊,保留了一線生機。
友永丈市的報告與南雲的初判:第一攻擊波指揮官友永丈市大尉,在完成對中途島的轟炸任務後,駕機在島上空盤旋偵察了一圈。他看到,雖然島上濃煙滾滾,火光衝天,但美軍的機場跑道似乎並未被徹底摧毀,一些高射炮火也依然在頑強地對空射擊。於是,他向旗艦“赤城”號上的南雲忠一中將發回了一份至關重要的電報:“對中途島的轟炸效果不理想,機場跑道仍可使用,防禦火力依然猛烈,有必要發動第二次攻擊。”南雲在收到這份報告後,又結合了其他一些偵察信息,初步判斷,為了徹底摧毀中途島的航空力量和防禦能力,確保後續登陸部隊的安全,確實有必要對中途島發動第二波次的空中打擊。
美軍航母的反擊——魚雷機隊的悲壯“盛宴”07001000,中途島時間):
就在南雲的飛機還在轟炸中途島的時候,遠在中途島東北方向“幸運點”海域埋伏的美軍三艘航空母艦,在接到中途島遇襲和發現日軍航母編隊最初的偵察報告可能隻發現了兩艘,信息並不完全準確)的情報後,立刻行動起來!
美軍航母的抉擇與倉促出擊:艦隊總指揮弗萊徹少將在“約克城”號上)和tf16司令斯普魯恩斯少將在“企業”號上),當機立斷,下令各自的航母編隊立刻轉向,以最大戰速逆風)放飛攻擊機群,撲向已被發現的日本航母!他們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必須搶在日本人反應過來之前,先下手為強!但是,由於各艘航母的準備情況不同比如“大黃蜂”號的飛機準備得比較慢),再加上為了儘快起飛,也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日本潛艇威脅,導致美軍的攻擊機群並沒有能夠像教科書那樣,組織起一個統一協調、戰鬥機、俯衝轟炸機、魚雷攻擊機緊密配合的完美攻擊編隊,而是分成了好幾個批次,從不同的時間和高度,零零散散地飛向了目標海域。這種缺乏統一指揮和協同的攻擊方式,為後來魚雷機部隊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
“大黃蜂”號魚雷機中隊vt8)約09180940):由約翰·沃爾德倫海軍中校率領的15架老舊的tbd“蹂躪者”魚雷攻擊機,成為了第一批抵達日本艦隊上空的“倒黴蛋”。更要命的是,他們因為在飛行途中與為其護航的f4f“野貓”戰鬥機失去了聯係據說是因為沃爾德倫固執地認為日軍航母會在更南邊的位置,而沒有聽從戰鬥機編隊指揮官的建議,導致雙方飛向了不同的方向,戰鬥機編隊最終迷航,未能及時趕到),幾乎是在沒有任何空中掩護的情況下,絕望地撲向了正在進行高速規避機動的日本航空母艦。這些飛行速度緩慢、機動性差、又缺乏自衛火力的tbd魚雷機,在日軍護航的“零式”戰鬥機和各艦密集的防空炮火麵前,簡直就成了活靶子!一架接一架地被擊落,拖著黑煙墜入大海。15架飛機,無一幸免,全部被擊落!中隊指揮官沃爾德倫中校也壯烈犧牲。隻有一名年輕的飛行員喬治·蓋伊少尉,在飛機被擊落後僥幸跳傘落水,爬上了一個救生筏,在海麵上漂浮著,親眼目睹了接下來那場驚心動魄的海空大戰。他們的攻擊,雖然未能對任何一艘日本軍艦造成任何損傷,但他們這種悍不畏死的“死亡衝鋒”,卻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將日本航母上空負責警戒的“零式”戰鬥機也就是所謂的cap,戰鬥空中巡邏隊)幾乎全部吸引到了低空,為後續抵達的美軍俯衝轟炸機,掃清了高空的威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企業”號魚雷機中隊vt6)約09381005):緊隨其後,由尤金·e·林賽海軍中校率領的“企業”號上的14架tbd魚雷機,也同樣在缺乏有效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對日軍航母發動了攻擊。他們的命運,與vt8的弟兄們如出一轍,遭到了日軍零式戰鬥機和防空炮火的毀滅性打擊。14架飛機中,有10架被擊落,中隊長林賽也英勇犧牲。他們投下的魚雷,也無一命中目標。
“約克城”號魚雷機中隊vt3)約10001020):最後抵達戰場的是來自“約克城”號的12架tbd魚雷機,由蘭斯·e·馬西海軍中校率領。雖然這次他們得到了少量f4f“野貓”戰鬥機的護航,但麵對數量和性能都占據優勢的日本“零式”戰鬥機,這些護航的“野貓”很快就被纏住,難以有效地保護那些笨拙的魚雷機。結果,vt3的12架飛機中,又有10架被擊落,馬西中隊長也戰死沙場。他們投下的魚雷,同樣未能對日軍航母造成任何威脅。
魚雷機隊的“戰略貢獻”——用生命鋪平道路:美軍三個航空母艦的魚雷機中隊,總計出動了41架tbd“蹂躪者”魚雷攻擊機,結果被擊落了37架!近百名飛行員和機組成員血灑長空,長眠海底!不得不說,在戰爭中,任何國家都是不缺英雄的。而他們投下的所有魚雷,竟然無一命中日軍的任何一艘航空母艦!這從純粹的戰術層麵上看,簡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一次令人心碎的“一邊倒屠殺”。然而,正是他們這種近乎自殺式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前赴後繼的英勇攻擊,雖然未能直接取得任何戰果,卻在戰略層麵上,為美軍最終的勝利,達成了幾個意想不到的、也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效果:
打亂了日軍的作戰節奏:他們的輪番攻擊,迫使南雲指揮下的四艘航空母艦不斷地進行高速規避機動,飛行甲板上的作業回收第一攻擊波空襲中途島返航的飛機、為第二攻擊波的飛機重新加油掛彈等)被迫中斷或嚴重延誤。
成功地“調虎離山”:他們將日本航母上空負責艦隊防空的“零式”戰鬥機幾乎全部吸引到了低空,去追殺那些慢吞吞的魚雷機。這就使得在高空,出現了一個致命的“防空真空”,為後續抵達的美軍俯衝轟炸機,創造了一個絕佳的、幾乎沒有戰鬥機攔截的攻擊窗口。
消耗了日軍的燃油和彈藥: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在攔截這些魚雷機的過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燃油和機炮彈藥,這使得它們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持續作戰的能力有所下降。
南雲的“致命五分鐘”——從天堂到地獄的抉擇07001020,中途島時間):
就在美軍的魚雷機部隊正在用生命為後續的攻擊機群鋪平道路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海軍中將,卻在他的旗艦“赤城”號的艦橋上,經曆著他海軍生涯中最糾結、最混亂、也最終被證明是“致命”的幾個小時。
情報的困擾與決策的搖擺:
0700左右:南雲收到了從中途島返航的第一攻擊波指揮官友永丈市發來的那份關鍵電報:“需要對中途島發動第二次攻擊。”
0715左右:根據友永的報告,也為了徹底摧毀中途島的威脅,南雲下達了一個在當時看來似乎是合乎邏輯的命令:將原先停放在四艘航母機庫甲板上、準備用於攻擊可能出現的美軍艦船的第二攻擊波飛機這些飛機原先掛載的是專門攻擊軍艦的魚雷和穿甲炸彈),立刻卸下反艦武器,重新換裝攻擊陸地目標用的高爆彈和燃燒彈。這是一個在擁擠不堪、而且到處都是航空汽油和易燃易爆物的航母機庫甲板上,極其耗時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以上)而且危險萬分的操作!無數的炸彈和魚雷被胡亂地堆放在甲板的角落裡,等待著被重新安裝或者運回彈藥庫。
0728一個決定命運的時刻!):就在日軍地勤人員手忙腳亂地給飛機換炸彈的時候,那架因為彈射器故障而比預定時間晚了整整半個小時才起飛的、來自重巡洋艦“利根”號的4號水上偵察機,終於在搜索海域的儘頭,發回了一份令整個南雲艦隊都為之震動的緊急電報:“發現十艘疑似敵艦!方位10度,距離中途島240英裡,正以超過20節的航速向東南方向航行!”這正是弗萊徹指揮的tf17和斯普魯恩斯指揮的tf16的一部分兵力!)
08000820左右:“利根”號的4號偵察機又陸續發回了更進一步的、也是更令人不安的補充報告,最終確認:“敵艦隊中,似乎包含一艘航空母艦!”
南雲的抉擇與致命的混亂:
發現美軍航空母艦!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下子就把南雲給打懵了!他現在麵臨著一個極其艱難、也極其緊迫的抉擇:是立刻命令甲板上那些已經換好了攻擊陸地用的高爆彈的飛機起飛,去攻擊剛剛被發現的美軍航母但這樣做,攻擊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高爆彈對付有厚重裝甲的航母,威力遠不如穿甲彈和魚雷,而且也缺乏足夠的戰鬥機護航,因為很多“零式”還在為返航的飛機護航或者在低空攔截魚雷機)?還是下令將這些飛機重新拖回機庫,再次卸下高爆彈,重新換裝攻擊軍艦用的魚雷和穿甲彈,然後再組織一次更具威力的、但需要更多時間的聯合攻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第一波空襲中途島返航的飛機,已經陸續飛抵南雲艦隊的上空,在母艦周圍盤旋,焦急地等待著降落的信號,他們的油料即將耗儘!而美軍的魚雷機部隊,也已經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開始對南雲的艦隊發動了第一波自殺式的攻擊!
在各種相互矛盾的信息、來自不同參謀的混亂建議、以及戰場瞬息萬變的巨大壓力之下,南雲忠一,這位在偷襲珍珠港時還顯得沉著冷靜的指揮官,此刻似乎也方寸大亂。他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錯失了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決斷的寶貴機會。最終,他做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似乎是“最穩妥”為了回收寶貴的飛行員和飛機,也為了能組織一次更有效的反擊)但事後被證明是“最致命”的決定:優先回收那些從中途島返航的、油料即將耗儘的飛機!然後再將甲板上待命的飛機,重新改裝反艦武器,組織對已被發現的美軍航母發動攻擊!
這個決定,雖然在程序上似乎合乎邏輯,但也導致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那就是在日本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出現了一段長達近一個小時的“致命空窗期”!在這段時間裡,四艘日本航空母艦的甲板上,到處都是正在降落、加油、重新掛彈的飛機,根本無法起飛戰鬥機進行有效的空中警戒和護航,更無法立即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力量去攻擊美軍航母。飛行甲板上,到處是加滿了油的飛機、堆積如山的炸彈和魚雷、以及暴露在外的航空汽油輸油管線……整個航空母艦,就像一個巨大的、塞滿了易燃易爆物的火藥桶,隻需要一顆小小的火星,就可能引發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暴風雨前的死寂上午1015左右):
美軍三個魚雷機中隊的悲壯攻擊,雖然未能對日軍航母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傷,但也成功地將日軍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了低空。南雲的四艘航空母艦,在經曆了美軍魚雷機輪番的“自殺式”攻擊之後,毫發無損地在海麵上繼續航行。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正在得意洋洋地在低空追逐和“打掃”那些試圖逃離的、零星的美國飛機,很多戰鬥機的油料和彈藥也即將耗儘,準備返航降落,補充給養。
南雲忠一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可能覺得,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美軍的攻擊也不過如此嘛,雷聲大雨點小。他立刻下令,各航空母艦抓緊時間,回收所有返航的飛機包括那些從中途島返航的飛機和剛剛在低空攔截完美軍魚雷機的戰鬥機),並以最快的速度為第二攻擊波的飛機換裝魚雷和穿甲彈,準備對已被發現的美軍航空母艦發動致命一擊!他相信,勝利的天平,依然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時此刻的日本航空母艦甲板上,呈現出一片忙碌而又“生機勃勃”的景象:地勤人員像工蜂一樣,推著沉重的炸彈和魚雷在甲板上來回穿梭;一架架剛剛降落的飛機被迅速拖到升降機旁,送入機庫進行加油和檢修;而那些即將參加第二波攻擊的飛機,則被重新推到飛行甲板的前端,準備再次出擊。發動機的轟鳴聲、地勤人員的吆喝聲、金屬工具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預示著一場對美國艦隊的毀滅性打擊,即將在幾十分鐘後,準時上演。
懸念與轉折的鋪墊:
然而,就在這看似日軍即將掌控全局、勝利在望的“黃金時刻”,在高高的雲層之上,命運的無形之手,已經悄然撥動了勝負的指針。一群被日軍完全忽略的、也幾乎被美軍魚雷機部隊那悲壯的犧牲所掩蓋的美國飛機,正憑借著飛行員們驚人的毅力和一點點令人難以置信的運氣,像一群複仇的鷹隼,向著這個即將爆發巨大威力的“火藥桶”,悄然逼近……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