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堡壘前夜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3章 堡壘前夜(2 / 2)

儘管表麵上兵力可觀,但德軍此次進攻依然存在結構性劣勢。一方麵,重型裝備雖多,但數量有限、後勤負擔極重;另一方麵,新型豹式坦克倉促參戰,未完成全麵測試即投入實戰,故障頻發。更重要的是,德國此時尚未進入全麵戰時動員狀態,國內資源配置依然受民用經濟牽製,兵員補充與工業支持遠不如蘇聯。

就在德國人還在為新式坦克的生產進度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克裡姆林宮裡的斯大林和他手下的將軍們,卻已經悄悄地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編織起了一張人類戰爭史上最龐大、也最致命的“鋼鐵蛛網”。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朱可夫元帥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力主之下,準確地判斷出,德軍1943年夏季的主攻方向,必定是庫爾斯克突出部。而關於蘇軍的應對策略,內部也曾有過激烈的爭論。

方麵軍司令瓦圖京等人,主張應該先發製人,在德軍集結完畢之前,就主動對德軍的出發陣地發動突擊,打亂其部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則認為,以當時蘇軍的進攻能力和協同水平,貿然發動進攻,很可能會重蹈哈爾科夫的覆轍。他們力主采取“積極防禦,消耗敵人,爾後轉入反攻”的戰略方針。

就在斯大林也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位來自英國的軍事顧問——坦克專家馬泰爾將軍,向斯大林講述了幾個月前蒙哥馬利在阿拉曼的戰術:“我們之所以能在阿拉曼打贏,關鍵就在於,我們先讓隆美爾來進攻,讓他的坦克在我們的防線上撞得頭破血流,等他精疲力儘了,我們再發動反擊!”

這個來自北非沙漠的“成功案例”,最終說服了斯大林。他批準了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的防禦計劃,決心在庫爾斯克,用一場精心準備的防禦戰,來徹底耗儘德軍最後的進攻能力。

蘇軍的防禦部署,其規模之大,縱深之廣,火力之密集,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蘇聯紅軍在整個突出部地區共集結了約191萬兵力,部署在三個方麵軍:中央方麵軍、沃羅涅日方麵軍與草原方麵軍。此外,還包括由最高統帥部直接指揮的部分預備兵力。為對抗德軍即將發動的“堡壘行動”,蘇軍在兵力、火力與裝備上均構建了高度集中且層層疊加的縱深體係。

蘇軍共投入各類坦克與自行火炮約5000輛,其中包括主力t34中型坦克、kv1重型坦克、su76與su122等型號的自行火炮。火炮與迫擊炮的數量約為25,000門,類型涵蓋122毫米榴彈炮、76毫米野戰炮、反坦克炮、120毫米重迫擊炮等。航空力量方麵,蘇軍集中調集了約2900架各型作戰飛機,包括伊爾2攻擊機、雅克9與拉5戰鬥機等,用以支援地麵防禦與奪取局部製空權。

中央方麵軍:由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大將指揮,駐守突出部北翼,總兵力約70萬人,裝備約91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直接麵對德軍第9集團軍的主攻方向。

沃羅涅日方麵軍:由尼古拉·瓦圖京大將指揮,部署在突出部南翼,是德軍南線主攻方向。該方麵軍集結了約65萬精銳部隊,並配置了約1440輛坦克,構成了堅強的防禦縱深。

草原方麵軍:由伊萬·科涅夫大將統領,作為最高統帥部的戰略預備隊,部署在突出部後方,擁有超過800輛坦克的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等核心力量,隨時準備投入反擊。

防禦體係:蘇軍構築了三道主要的、總縱深長達150至175公裡的縱深防禦地帶。在這些防線上,他們布設了超過50萬枚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挖掘了數千公裡的戰壕和交通壕,並集中部署了約25,000門火炮和迫擊炮,形成了密度驚人的反坦克火力網。

情報優勢:更重要的是,蘇聯的情報工作,在這次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通過潛伏在瑞士的“露西”間諜網、德國本土的“紅色管弦樂隊”等多個情報渠道,蘇軍最高統帥部幾乎是提前就掌握了德軍“堡壘”行動的全部核心機密——包括主攻方向、兵力部署、新式武器的性能參數。

就在德軍的突擊部隊還在為第二天的進攻做著最後準備的時候,一個戲劇性的情報,再次送到了蘇軍的前線指揮部。

7月4日深夜,在沃羅涅日方麵軍的防禦地段,一支蘇軍的偵察小分隊,成功地抓獲了一名正在剪除鐵絲網的德軍工兵俘虜。經過嚴酷的審訊,這名俘虜最終供認了德軍即將在7月5日淩晨3點發動總攻的準確時間!

在得到了這個“最後確認”的情報之後,朱可夫和瓦圖京,立刻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們要趕在德軍的炮火準備之前,對正在集結地和出發陣地上的德軍部隊,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先發製人的“反炮火準備”,打亂他們的進攻節奏,最大限度地削弱其第一波攻擊的銳氣!

於是,在7月5日淩晨2點20分左右,庫爾斯克突出部南翼的蘇軍陣地上,數千門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同時發出了怒吼!一場旨在“叫醒”德國人的“鋼鐵鬨鐘”,提前敲響了。

就這樣,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決戰———“庫爾斯克戰役”正式打響!

庫爾斯克戰役,在其正式打響之前,實際上已經分出了某種意義上的勝負。這是一場典型的、情報和戰略準備戰勝戰術和技術優勢的戰例。

德國人,雖然擁有“虎”、“豹”這樣的新式武器,以及依然強大的戰術執行能力,但他們的整個作戰計劃,幾乎是在一種“單向透明”的狀態下進行的。他們就像一個拿著明牌的賭徒,每一步的行動,都被對手看得清清楚楚。

而蘇聯人,則憑借著準確的情報、周密的防禦準備、以及在關鍵時刻敢於“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耐心,成功地將戰場,變成了一個由他們自己設計好的、等待著敵人來自投羅網的“巨型屠宰場”。

當1943年7月5日的第一縷晨光,照亮那片布滿了彈坑和鐵絲網的庫爾斯克黑土地時,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最關鍵的一場坦克大決戰,即將在這片被雙方都視為“命運之地”的戰場上,拉開它鋼鐵的、充滿了血與火的序幕。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人在古代,躺平開擺 擁有荒誕規則的我無視規則 八零換親,夫人隻想搞錢 全球病變:活屍狂潮! 道友托孤:從養成妖女開始長生 二十七載 末世:聖母係統被無敵空間製裁了 這個前鋒不正經 都市全能:從每日抽獎開始 戀綜:懸溺一響,遺憾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