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蛙跳新幾內亞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153章 蛙跳新幾內亞

第153章 蛙跳新幾內亞(1 / 2)

上一回我們說到,美軍在布乾維爾島,用一場教科書式的“越島作戰”,成功地將日本南方大本營拉包爾變成了一座海上孤島。他們沒有硬攻,而是聰明地選擇在敵人最薄弱的地方登陸,迅速建立機場,然後用空中力量徹底鎖死了敵人的咽喉。這場戰役的成功,不僅為後續的反攻鋪平了道路,更讓一種全新的戰略思想——“蛙跳戰術”——得到了實戰的檢驗。現在,這種戰術即將被一位更渴望勝利、更具表演天賦的將軍,在更廣闊的戰場上,發揮到極致。這位將軍,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而那片戰場,就是太平洋第一大島——新幾內亞。

新幾內亞,這個在地圖上狀如巨鳥的島嶼,是地球上僅次於格陵蘭的第二大島。它橫亙在赤道南側,是東南亞與澳大利亞之間最重要的一道天然屏障。對日本人來說,這裡是他們“大東亞共榮圈”南緣的堅固基石,是從所羅門群島通往菲律賓的咽喉要道。而對盟軍來說,這裡是必須拔除的釘子,是反攻的必經之路。

1943年,戰爭的車輪滾滾向前。在所羅門群島的連番血戰之後,美軍與澳軍的兵鋒,已經指向了新幾內亞的東北海岸。坐鎮澳大利亞的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正雄心勃勃地計劃著,要在這片廣袤的叢林和海岸線上,鋪設一條通往他魂牽夢繞之地——菲律賓的勝利跳板。

但他的計劃,麵臨著巨大的戰略矛盾。

“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意味著他能得到的資源永遠是“次等品”。他手下的兵力、艦船和飛機,遠不如中太平洋的尼米茲海軍上將那般闊綽。這位極度渴望榮譽和媒體關注的五星上將,時常感到自己被尼米茲“搶了風頭”,因此他迫切地需要一場酣暢淋漓、進展神速的勝利,來證明自己才是太平洋戰爭中真正的主角。

與麥克阿瑟的急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駐守在新幾內亞的日本第18軍。他們的指揮官安達二十三中將,給部下灌輸的是“榮譽死守”的武士道精神。他們準備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而對於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流過血的澳大利亞士兵來說,新幾內亞是一個充滿了血腥回憶的地方。他們忘不了科科達小徑上的慘烈搏殺,忘不了無處不在的瘧疾、饑餓,以及被日軍斬首的戰友。

一場關乎戰略、榮譽和複仇的決戰,即將在這片赤道南岸的土地上,全麵展開。而它,將以一種全新的、令人瞠目結舌的方式進行。

1943年中,麥克阿瑟的反攻大計,從新幾內亞東北沿岸的兩個重要港口——薩拉馬瓦和萊城開始。拿下這裡,不僅能割裂日軍的後勤線,更能為下一步向西挺進,奪取芬什港提供前進基地。

這是一次典型的盟軍協同作戰。地麵主力,由善於叢林戰的澳大利亞第7師和第9師,以及美國第6集團軍的部分部隊組成。空中支援,則由喬治·肯尼將軍指揮的、強大的美國第五航空隊負責。這支航空隊,將成為麥克阿瑟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

戰鬥的序曲,與新喬治亞島開始的同一天1943年6月30日打響。美軍在薩拉馬瓦以南的拿騷灣實施了一次登陸,擺出一副要強攻薩拉馬瓦的架勢。這成功地吸引了日軍的注意力,迫使他們將萊城的部隊調往薩拉馬瓦增援。

正當日本人疲於奔命時,肯尼將軍的第五航空隊,在8月17日和18日,對韋瓦克的日軍機場發動了一次毀滅性的空襲。在短短兩天內,約200架日軍飛機在地麵上被摧毀。這次空襲,幾乎打殘了日本在新幾內亞的航空力量,為後續的行動徹底掃清了天空。

一切準備就緒,真正的好戲登場了。

9月4日,澳大利亞第9師,在海軍艦炮的掩護下,從海上對萊城以東的海灘實施了大規模登陸。

9月5日,麥克阿瑟上演了他最得意的一幕。1700名美國傘兵,在數百架戰鬥機和轟炸機的護航下,如天兵天降般,準確地空降在萊城西北的納紮布機場。他們迅速控製了機場。緊接著,澳大利亞第7師的士兵,乘坐著c47運輸機,一波接一波地在納紮布機場機降。

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第一次大規模的空降與機降協同作戰。它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接插進了日軍的後心。

薩拉馬瓦的日軍守軍,發現自己即將被包圍,頓時陷入恐慌。他們放棄了陣地,拚命向萊城方向撤退,企圖與主力會合。

此時的萊城,已經成了一座死城。東麵是海上登陸的澳軍,西麵是從天而降的美澳聯軍。

9月15日,兩路大軍成功會師,完成了對萊城的合圍。

城內的近9000名日軍,在絕望中選擇了向北邊的山區突圍。這條突圍之路,成了他們的死亡之旅。在盟軍的追擊和惡劣的叢林環境下,他們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代價,最終隻有少數人逃出生天。

當盟軍走進萊城時,看到的是遍地的武器裝備和日軍來不及撤走的物資。薩拉馬瓦—萊城攻勢,以一場漂亮的、陸海空協同作戰的勝利而告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拿下了萊城,麥克阿瑟的目光立刻投向了東北方的休恩半島。半島頂端的芬什港,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是建立大型海空軍基地的絕佳地點。

1943年9月22日,也就是占領萊城後不到一周,經驗豐富的澳大利亞第9師,再次擔當主力。他們在休恩半島的東端,一個叫“紅灘”的地方成功登陸。

登陸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們遭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但澳軍士兵憑借其頑強的戰鬥意誌,在與從內陸趕來的友軍部隊配合下,經過了近十天的激戰,於10月2日成功占領了芬什港。

日本人當然不甘心就此失敗。他們從本土緊急調來了第二十師團,試圖發動反撲,奪回芬什港。

然而,此時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已經牢牢掌握在盟軍手中。

這支增援部隊,在運輸途中,就遭到了美國第五航空隊轟炸機的輪番“照顧”。大量的運輸船被擊沉,數千名士兵還沒踏上新幾內亞的土地,就葬身魚腹。

少數僥幸登陸的日軍,在10月中旬對澳軍陣地發動了反撲,但很快就被強大的火力擊潰。到了12月,殘餘的日軍被迫向半島北端的錫奧地區撤退,一路上被盟軍追著打,損失慘重。

芬什港的陷落,其戰略意義是巨大的。

盟軍的工兵部隊迅速進駐,將這裡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前進基地。深水港裡停滿了軍艦和運輸船,新修建的機場上,則布滿了b24“解放者”轟炸機和p38“閃電”戰鬥機。

從此,整個新幾內亞東北部的天空,徹底變成了美國人的天下。日本的航空兵,再也無力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麥克阿瑟的反攻機器,終於加滿了油,換上了全新的引擎。他準備要來一次真正的大跳躍了。

到了1944年初,麥克阿瑟的部隊已經控製了休恩半島。按照傳統的、一步一個腳印的打法,下一步他們應該去進攻日軍在漢薩灣和韋瓦克的重兵集團。在這兩個地方,日軍第18軍的主力,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正嚴陣以待,準備和盟軍好好地打一場消耗戰。

但麥克阿瑟,根本不準備陪他們玩了。

麥克阿瑟和他的參謀們,看著地圖,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近乎瘋狂的構想:我們放棄漢薩灣和韋瓦克,不打了!我們直接跨過這兩個地方,向西跳躍超過500英裡約800公裡),直接攻擊日軍防禦薄弱的荷蘭迪亞和艾塔佩!

這個構想,就是“蛙跳”戰術的精髓。麥克阿瑟後來解釋道:“我的戰略,就是不進攻敵人集結重兵的地方,而是繞過它,切斷它的補給線,讓它在孤立無援中枯萎。要跳,就跳得夠遠,遠到讓日軍的反應和增援都跟不上!”

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精確的計算。這次跳躍的距離如此之遠,以至於全程都需要航空母艦提供空中掩護。為此,麥克阿瑟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向他那位“競爭對手”——尼米茲海軍上將,借用太平洋艦隊的航母。

為了實現這次史無前例的大跳躍,盟軍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和巧妙的偽裝。

龐大的登陸艦隊,從芬什港和馬努斯島出發。他們先是向著韋瓦克方向航行,擺出一副要強攻的架勢。當日本偵察機報告“美軍艦隊正逼近韋瓦克”時,當地的日軍指揮官安達二十三,還以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然而,在夜幕的掩護下,這支龐大的艦隊,突然在海上掉頭,以最高航速,直撲數百英裡之外的荷蘭迪亞。

1944年4月22日,黎明。

當8萬名美軍士兵,乘坐著數百艘登陸艇,出現在荷蘭迪亞毫無防備的海岸線上時,當地的日軍守備部隊,徹底驚呆了。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敵人會從天而降。

抵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軍迅速占領了灘頭,並向內陸的機場推進。許多日本後勤和文職人員,連槍都沒來得及拿,就倉皇逃進了叢林。

在短短四天之內,美軍就以極其微小的代價,徹底控製了荷蘭迪亞地區,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和三個完好的機場。

就在進攻荷蘭迪亞的同時,另一支美軍部隊,也在其東邊的艾塔佩,成功實施了登陸,迅速奪取了當地的機場。

這個“蛙跳”戰術,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駐守在韋瓦克和漢薩灣的數萬名日軍精銳,一夜之間,從嚴陣以待的防守者,變成了被切斷後路、毫無戰略價值的孤軍。他們被麥克阿瑟輕巧地“跳”了過去,留在原地,隻能在饑餓和絕望中,等待末日的來臨。


最新小说: 開荒躲亂世,我家過的太富裕了! 媚君心,奪後位,重生妖妃殺瘋了 遙知而曉 末世重生:嬌軟美人霸寵各路大佬 退役後找不到工作,被迫當雇傭兵 傻子神醫 不對勁的廢材 六零嬌氣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寵 我,李雲龍政委,祁同偉他爺 穿成反派,開局迎娶主角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