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絕對國防圈的儘頭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157章 絕對國防圈的儘頭

第157章 絕對國防圈的儘頭(1 / 2)

上一回我們說到,美國海軍用一場代號為“冰雹行動”的毀滅性空襲,將日本在中太平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特魯克環礁,變成了一片燃燒的廢墟和水下的墓地。這場“日本的珍珠港”式的慘敗,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戰略縱深,也宣告了其“外洋防禦圈”的徹底破產。在清掃了側翼的威脅之後,尼米茲海軍上將和他那支無堅不摧的艦隊,將目光投向了更西方、也更關鍵的目標。那裡,是日本“絕對國防圈”的核心,是通往東京的最後一道大門。那裡,就是馬裡亞納群島。

如果說吉爾伯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是美軍踹開日本“絕對國防圈”的“前門”;那麼馬裡亞納群島,就是直通日本本土心臟的“玄關”。

說起馬裡亞納群島,許多不熟悉二戰史的讀者可能會感到陌生。但如果提起它的兩個主要島嶼——塞班島和關島,我想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

在二十世紀初,這些島嶼的命運曾幾經轉手。最初,它們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自16世紀起便作為連接美洲與菲律賓的重要中轉站,被西班牙人統治了三百多年。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奪取了關島,而德國則在1899年通過購買,取得了北馬裡亞納、加羅林和馬紹爾群島的控製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對德宣戰,趁勢在1914年占領了這些島嶼,並在戰後由國際聯盟正式授予日本“委任統治權”,成為所謂的“南洋群島”。

自此,馬裡亞納群島在東京政界和軍界的眼中,逐步從一個普通的殖民地,演變為“帝國榮光的象征”。日本投入大量資源,在塞班、天寧、羅塔等島興建糖廠、港口和機場,大量日本移民遷居於此,逐步形成了超過三萬人的日本僑民社區。對當時的日本社會來說,這些島嶼不再是可以輕易放棄的“南洋據點”,而是帝國版圖上被視作“準本土”的一部分。

也正因為如此,馬裡亞納與之前美軍攻占的那些馬紹爾、加羅林小環礁有著本質的不同。那些地方,對日本而言,是在危機時刻可以犧牲的“前沿屏障”,其使命在於延緩美軍攻勢、消耗對方兵力。但馬裡亞納一旦丟失,意味著帝國經營二十餘年的“南洋事業”全麵崩潰。這種失去“國土延伸地”的心理打擊,遠比一座座珊瑚島嶼的失守更加沉重。

戰爭打到1944年,已經進入了“總體戰”的下半場。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再僅僅是前線士兵的英勇,更是後方工廠的生產能力和科技的代差。此時,美國波音公司,為美軍獻上了一件足以改變戰爭進程的終極武器——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

這玩意兒,是當時人類航空史上的一個奇跡,一個不折不扣的“空中巨無霸”:b29“超級空中堡壘”。它擁有驚人的5700公裡航程,一次可以攜帶高達9噸炸彈,還能在1萬米以上的高空以每小時570公裡的速度飛行——在那個年代,這幾乎是超現實的性能。

意味著b29可以飛到當時日本任何一種戰鬥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然後從容地將成噸的炸彈,扔到日本的城市和工廠頭上。這是一種降維打擊。

然而,再厲害的武器,也有一個限製——距離。b29雖然航程遠,但要對日本本土進行持續的、大規模的轟炸,它需要一個足夠近的前進基地。從中國內陸起飛,距離太遠,效率太低。關鍵問題在於,中國大陸周圍都被日軍封鎖,武器運輸進去也是個麻煩。

馬裡亞納群島的塞班島,距離東京,2400公裡。

這個數字,對於b29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可以實現最大效能的作戰半徑。隻要拿下塞班島,就等於把一把上滿了子彈的手槍,直接頂在了東京的腦門上。美軍可以從這裡起飛,將日本的工業城市,一座接一座地從地圖上抹去。

所以,馬裡亞納群島的戰略重要性,已經超越了之前所有的島嶼。它不是“跳板”,而是“終點站”——是整個中太平洋反攻戰略的最終目標。拿下它,戰爭就進入了倒計時。

那麼,日本人知不知道這這款對自己有著絕對威脅的武器呢?

答案是:知道。

早在1943年中後期,日本情報機關就已經通過多種渠道獲悉美國正在秘密研製一種全新的遠程戰略轟炸機。首先,是駐美間諜通過公開資料和港口情報,捕捉到了波音工廠大規模生產新機型的跡象。隨後,部分在中國的日本航空情報部門通過觀察從印度、中國起飛的美軍轟炸機殘骸,確認了這種飛機的存在。再加上1944年初美軍在成都部署b29進行對日偵察與試爆,日本空軍很快就掌握了這種飛機的核心參數:飛行高度超過9000米,航程超過5000公裡,炸彈載荷巨大。

對日本而言,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威脅:當時帝國海軍航空隊和陸軍航空隊裝備的戰鬥機如零式、疾風、紫電等),在發動機性能、座艙加壓、氧氣供給等方麵都很難在b29的高度上作戰。簡單說,就是“夠不著”。因此,日軍參謀本部一度陷入了深深的危機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日本的應對方案有兩條:

一是強化防空雷達和高射炮陣地,特彆在本土和台灣周邊重點部署了新式88毫米、120毫米高射炮,改進測距雷達和火控係統。

二是開發新一代“高空迎擊機”,包括海軍的“雷電”、“紫電改”以及陸軍的“三式戰飛燕”等型號,並對部分戰鬥機進行輕量化、增壓改造,希望能爬升到b29作戰高度。

然而,這一切隻能算應急手段。日本在工業規模、飛行員訓練和雷達技術方麵,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扭轉代差。對參謀本部來說,更現實的問題是:如果美軍真的在馬裡亞納群島建立b29的大基地,他們將失去最後的時間緩衝。塞班島到東京的這2400公裡,正是把這種“降維打擊”變成日常災難的理想距離。

作為山本五十六的繼任者,古賀的壓力,比天還大。他不像山本那樣富有個人魅力和賭徒精神,他更像一個謹慎的、傳統的艦隊指揮官。他親眼目睹了帝國海軍是如何一步步從巔峰滑向深淵的。所羅門、吉爾伯特、馬紹爾……一連串的失敗,讓他深刻地認識到,在美軍壓倒性的國力和技術優勢麵前,任何單純的戰術勝利,都已毫無意義。

他曾經私下對自己的同僚感歎過一句話:“我很羨慕山本君,因為他死得正是時候。”

這句話,道儘了他內心的絕望。他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一個必將走向毀滅的爛攤子。

當美軍發動“冰雹行動”,將特魯克基地夷為平地時,僥幸提前撤離的古賀,將他的司令部,轉移到了更西邊的帕勞群島。他以為這裡會安全一些。然而,在1944年3月底,美軍的航母特混艦隊,又對帕勞群島,進行了一次毀滅性的空襲。

這讓古賀覺得,帕勞也不安全了。整個太平洋,似乎已經沒有一塊能讓他安穩睡覺的地方。於是,他決定再次轉移,將司令部遷往菲律賓的棉蘭老島,準備在那裡,組織最後的防禦。

古賀峰一和他的參謀長福留繁中將,分乘兩架二式大艇一種大型水上飛機),從帕勞起飛,飛往菲律賓。

然而,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聯合艦隊司令這個職位,仿佛受到了詛咒。就在一年前,山本五十六的座機,被美軍的炮火擊落。而現在,古賀峰一的座機,則遭遇了另一位更無法戰勝的敵人——大自然。

當晚,一場猛烈的熱帶風暴,席卷了機隊飛行的航線。古賀峰一乘坐的那架飛機,在發出最後一封電報後,就與地麵失去了聯係,從此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海上。直到今天,人們也沒有找到它的殘骸。

這位背負著沉重壓力的聯合艦隊司令,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栽進了太平洋裡,給喂了魚。

他的參謀長福留繁中將,運氣稍微好一點。他乘坐的飛機,同樣在風暴中墜毀,但幸運地掉在了菲律賓宿務島附近的海麵上。飛機上的大部分人,包括福留繁本人,都活了下來。他們抱著飛機的殘骸,在海上漂浮了十幾個小時,最終被當地的菲律賓漁民發現,給救了起來。

但對福留繁來說,這獲救,或許比死了還難受。因為他隨身攜帶的一個公文包,裡麵裝著日本海軍最高級彆的軍事機密——即將實施的,旨在與美軍在馬裡亞納進行艦隊大決戰的“z號作戰”計劃的全部文件!

這個公文包,在混亂中落水,最終被菲律賓的抗日遊擊隊撈到,並輾轉交到了美軍的手中。

這簡直是天賜大禮!麥克阿瑟的指揮部,在破譯了這些文件後,對日本海軍的兵力部署、作戰意圖、甚至是通訊密碼,都了如指掌。

短短一年時間,聯合艦隊司令,一死一失蹤。其中一個,連帶著讓美軍知道了自己所有的底牌。整個聯合艦隊的士氣,可以說是跌落到了冰點。


最新小说: 遙知而曉 末世重生:嬌軟美人霸寵各路大佬 退役後找不到工作,被迫當雇傭兵 傻子神醫 不對勁的廢材 六零嬌氣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寵 我,李雲龍政委,祁同偉他爺 穿成反派,開局迎娶主角未婚妻 重生,大小姐歸來! 華娛:從96年加入正規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