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東條的黃昏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160章 東條的黃昏

第160章 東條的黃昏(1 / 2)

上一回我們講到,塞班島的戰鬥,以一場驚天動地的“萬歲衝鋒”和美軍的慘勝而告終。那片小小的島嶼,變成了一座血肉磨坊,也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精神破產的見證。塞班島的硝煙尚未散儘,美軍的戰爭機器毫不停歇,立刻轉向了馬裡亞納群島的另外兩個目標——關島和提尼安島。對美軍來說,這更像是打掃戰場,清除最後的障礙,以徹底完成“覓食者行動”的戰略目標。

這兩場戰鬥,在戰術上已經沒有太多新意,基本是塞班島血戰的重演和改良。咱就簡單過一下

先說關島。這場戰鬥從1944年7月21日打到8月10日,過程相對漫長。畢竟這裡曾是美國的領土,“回家”的心情讓海軍陸戰隊打得格外賣力,而日軍的抵抗也同樣頑固。最終,美軍付出了約7800人傷亡的代價其中陣亡約1747人),收複了這片失地,而島上約名日軍,幾乎全部戰死。

緊接著是旁邊的提尼安島美軍給日本扔的兩個“大蘑菇”就是從這個島起飛的)。有了塞班和關島的經驗,美軍這次打得極其聰明。他們先是搞了一出漂亮的佯攻,把日軍主力騙到了島的另一頭,然後主力部隊在防禦薄弱的海灘閃電登陸。這場仗從7月24日開打,隻用了9天,到8月1日就基本搞定。美軍傷亡不到1900人,就全殲了島上8000多名日軍。堪稱一次“完美”的登陸戰。

隨著這三個島嶼的相繼陷落,整個馬裡亞納戰役,在軍事上,已經塵埃落定。日本所謂的“絕對國防圈”,被撕開了一個無法彌補的巨大缺口。

此時日本後方得知塞班島陷落的消息,如同一道跨越太平洋的閃電,精準地劈在了東京的政治心臟上,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政治地震。這場地震,將直接導致那個戰爭狂人、權傾一時的“幕府將軍”——東條英機,從權力的巔峰,轟然倒台。

要理解東條英機為何會倒台,我們先回顧一下,東條是怎麼爬上那個最高位置的。因為他的上台,本身就是一場充滿了悖論和政治算計的豪賭。

1941年的秋天,日本東京的空氣裡,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癱瘓感。時任首相近衛文麿,這位出身高貴、優柔寡斷的貴族,發現自己被夾在兩股無法調和的力量之間,快要被撕裂了。

一邊,是來自美國羅斯福政府的嚴酷外交壓力和毀滅性的石油禁運。這根經濟的絞索,正死死地扼住日本戰爭機器的咽喉,再不鬆開,飛機坦克就真要變成一堆廢鐵了。

另一邊,則是帝國陸軍內部那群早已殺紅了眼的狂熱分子。他們執拗地要求執行“南進”國策,去搶占東南亞的石油和橡膠,哪怕這意味著要和強大的英美,不惜一戰。

近衛文麿,作為首相,內心深處對和美國開戰,是充滿恐懼的。他比誰都清楚,日本那點家底,跟美國的工業巨獸比起來,簡直就是個小作坊。所以,他還在拚命地尋求外交途徑,希望能給帝國,找到一條體麵的出路。

然而,他所有的努力,都在內閣會議上,遭到了他自己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最直接、最強硬的阻撓。

東條,是當時整個陸軍強硬派的化身。他留著標誌性的小胡子,戴著一副圓框眼鏡,眼神裡卻透著一股剃刀般的冰冷和堅決。在他看來,所謂的日美談判,純粹是浪費時間,是美國人在耍弄日本。他認為,9月6日的天皇禦前會議,已經為談判設下了最後期限,現在期限已到,美國人毫無誠意,那就沒什麼好談的了,準備開打吧!

內閣會議,變成了近衛和東條的角鬥場。近衛主張“再談談”,東條則斬釘截鐵地表示“沒得談”。

最終,東條的耐心耗儘了。他向近衛發出了最後的通牒,話說的很“客氣”,但意思很明確:“首相大人,既然您當初也同意了‘不惜一戰’的國策,現在又要推翻它,繼續搞那些沒希望的談判,這說明您已經無法領導這個國家了。為了對天皇負責,您這屆內閣,應該引咎辭職!”

這番話,如同一把利劍,直指近衛內閣的合法性。麵對陸軍這塊滾刀肉,近衛文麿發現自己徹底沒轍了。他壓不住軍部的意誌,也說服不了他們。1941年10月16日,近衛內閣宣布總辭職。

通往戰爭的最後一個刹車片,就這麼被拆掉了。

近衛下台了,誰來接任?這個燙手的山芋,落到了以內大臣木戶幸一為首的重臣會議手上。木戶,是當時天皇最信賴的顧問,是決定首相人選的最關鍵人物。他麵臨的,是一個近乎無解的難題。

在重臣會議上,大家提了好幾個候選人,比如皇室成員東久邇宮稔彥王,這種人選,看起來最“安全”。然而,木戶幸一卻力排眾議,推薦了那個最令人意外、也最令人不安的人選——東條英機。

所有人都驚呆了。讓一個天天喊打喊殺的陸軍頭子當首相,這不等於直接踩下戰爭的油門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木戶,這位在政治旋渦中浸淫多年的老手,有他自己的一套極其複雜、甚至可以說扭曲的政治算計。

木戶的邏輯核心是:他看透了,當時真正驅動日本滑向戰爭的,是已經失控的帝國陸軍。任何一個文官,或者溫和派的首相上台,都根本控製不住這匹脫韁的野馬。其結果,要麼是被陸軍推翻,要麼甚至可能被激進的少壯派軍官給暗殺了這種事在30年代發生過好幾次),最終導致更徹底的混亂。

所以,木戶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隻有讓一個在陸軍內部最有威望、最強硬的頭目上台,才有可能在最後關頭,約束住這匹野馬。

這是一個雙向的豪賭:

賭一把和平:萬一,萬一美國在最後關頭做出了重大讓步,談判出現轉機。那麼,隻有像東條這樣強硬的主戰派領袖,才有足夠的權威,去壓製陸軍內部那些嗷嗷叫著要打仗的少壯派軍官,迫使他們接受和平。任何一個溫和派首相的妥協,都可能被罵成“賣國賊”。

賭一把戰爭:如果,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木戶內心深處,很可能已經有了這樣的悲觀預判——那麼,讓一個最渴望戰爭的人,來領導這場戰爭,反而是“最不壞”的選擇。這至少可以保證政令和軍令的統一,避免內耗。更深層次的考量是,由你東條這個陸軍的代表來發動戰爭,那麼,將來這場戰爭的全部責任——不管是道義上的,還是失敗的後果——都得由你和你的陸軍來背。清算的時候,目標明確。

所以,木戶推薦東條,並非他想打仗,而是在一個已經失控的局麵中,試圖用一種“以毒攻毒”的方式,來重新獲得哪怕一絲一毫的控製權。

他等於,親手將一杯致命的毒酒,遞給了那個叫嚷著口渴要喝酒的人。他寄望於,這個人能奇跡般地將毒酒變為良藥;或者,至少,能控製住毒性蔓延的範圍,不至於讓整個國家立刻暴斃。

東條英機的上台,就是在這場極度扭曲的政治豪賭中,完成的。

東條英機一上台,便以其標誌性的“剃刀”效率,迅速將整個日本,改造成了一台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強硬立場,在上任後不久的議會演說中,就明確表示,對美決不妥協。為了集中權力,他進行了一係列大刀斧的機構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在內閣中,特設了一個“大東亞省”。這個新部門,權力極大,把日本所有占領區的行政管理,都抓在了手裡,實際上架空了傳統的外務省。外交,從此成了戰爭的附庸。

同時,他將《國家總動員法》的效力,發揮到了極致。這部法律,賦予了政府在未經國會批準的情況下,征用國內一切人力、物力的無上權力。工廠的工人、學校的學生、田裡的農民,全都被綁在了戰爭的戰車上。

這種鐵腕風格,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早在他擔任關東軍參謀長期間,他就在中國東北,以冷酷和殘暴著稱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就是東條搞的)。也正是憑借著在中國戰場上的所謂“戰功”,他在日本國內,一度獲得了近乎狂熱的支持和崇拜。

隨著戰爭的深入,東條的權力欲望,愈發膨脹。他不再滿足於僅僅掌控政府行政。1944年初,當戰局開始急轉直下時,他將目光,投向了最後一個不完全受他控製的權力中心——陸軍參謀本部。

這場衝突的核心,是日本《明治憲法》中一個獨特的原則——“統帥權獨立”。簡單來說,就是軍隊的指揮權軍令),是獨立於政府的行政權軍政)的。參謀總長,隻對天皇負責,可以不聽你內閣總理大臣的話。


最新小说: 為了簽到我成了傳說中的神經病 二婚窮老公,竟是頂級真大佬 從瘋癲皇子到鎮國大帝 複活在魔物娘圖鑒的勇者如何是好 暴君總想殺我,我靠讀檔躺贏 清穿:宮鬥從皇後開始 奧特雜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 上山為匪:開局撿漏六房壓寨夫人 美男全部封妃,陛下今天也在發癲 特殊現場清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