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東條的黃昏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160章 東條的黃昏

第160章 東條的黃昏(2 / 2)

當時,陸軍參謀總長,是元帥陸軍大將杉山元。他也是發動戰爭的核心決策者之一,在軍中資曆深厚,權勢顯赫。杉山元和他的同僚們,堅決扞衛統帥權的獨立性。這在東條看來,是妨礙戰爭統一指揮的巨大障礙,也是對他個人權威的直接挑戰。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東條策劃了一場高層權力鬥爭。1944年2月,他以“統一軍政軍令、提高戰爭指導效率”為名,向杉山元發難。最終,這場鬥爭,以杉山元的被迫辭職而告終。

然而,東條並未任命一位親信,來接替杉山元。他做出了一個震驚朝野的決定:親自兼任陸軍參謀總長。

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舉動。至此,東條英機集內閣總理大臣政府首腦)、陸軍大臣軍政首腦)、陸軍參謀總長軍令首腦)三職於一身,將日本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了自己一人之手。他打破了明治憲法以來的傳統,成為了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幕府將軍”。

這是東條個人權力的巔峰。然而,福禍相依。當所有的權力都歸於一人時,所有的責任,也同樣歸於此人。從此以後,戰場上的任何一次失敗,都將不再是參謀本部或前線將領的失誤,而直接是東條英機本人的失敗。

他為了鞏固權力而采取的這一極端措施,最終,鍛造出了一把刺向自己的、最鋒利的利刃。僅僅五個月後,這把利刃,就將終結他的政治生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中途島海戰慘敗後,東京的政治高層,一股秘密的“倒東條”暗流,就開始湧動。這並非一場來自民眾的起義,而是一場由帝國精英階層——即所謂“重臣”——策劃的宮廷密謀。

這場倒閣運動的核心人物,是前首相、海軍大將岡田啟介。岡田是個在政壇摸爬滾打了多年的老手,曾在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中,靠著躲進衣櫃裡,僥幸逃生。他以其堅忍和狡黠著稱,人送外號“老狸貓”狸,日語意為狸貓或老狐狸)。

隨著戰局的不斷惡化,“老狸貓”岡田深信,東條這個頑固的“剃刀”,最終會將整個國家拖入毀滅的深淵。他認為,必須把東條趕下台,換上一個能夠著手準備結束戰爭的內閣。他有一句名言流傳後世:“發動戰爭的內閣,是無法結束戰爭的。”

岡田開始利用自己龐大的人脈網絡,在重臣、海軍、宮中勢力之間,悄然奔走,聯絡同誌,建立共識。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過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就在重臣們於幕後密謀的同時,一場更具爆炸性的衝突,在東條內閣內部,公開爆發了。這次,站出來和東條公開叫板的,是他的商工大臣、一個野心勃勃的實力派官僚——岸信介沒錯,這個岸信介就是安倍晉三的外祖父)。

岸信介,這位精明強乾的“革新官僚”,曾與東條在偽滿洲國共事,也是一個強硬的戰爭支持者。他反對東條,並非出於和平主義,而是純粹的權力鬥爭,以及對東條戰爭指揮能力的極度不滿。

1944年,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政權,東條試圖通過改組內閣,來渡過危機。按照慣例,內閣改組,需要全體閣員先行提交辭呈。然而,當所有人都遞上辭呈時,岸信介,卻斷然拒絕。

這一舉動,無異於公開的政治宣戰。它徹底打亂了東條的部署。勃然大怒的東條,派出了令人聞風喪膽的憲兵隊,包圍了岸信介的住宅,企圖用武力脅迫其辭職。但岸信介毫不畏懼,他甚至對著前來威脅的憲兵大喝一聲:“住嘴,兵痞!”

岸信介的頑抗,成了壓垮東條內閣的最後一根稻草。它將一場幕後的政治鬥爭,轉變成了公開的政治危機,直接導致了東條內閣的垮台。

如果說重臣的密謀和岸信介的內鬥,動搖了東條政權的基礎,那麼,來自馬裡亞納群島的戰報,則給予了它致命的一擊。

1944年7月9日,塞班島的日軍守備部隊,全軍覆沒。

塞班島的失陷,其戰略意義是災難性的。它意味著日本的“絕對國防圈”,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無法彌補的缺口。更重要的是,從這裡起飛的b29轟炸機,可以把東京,以及所有日本本土城市,都納入轟炸範圍。

戰爭,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來到了日本的家門口。

大本營通過欺騙性宣傳,營造的必勝神話,在冰冷的現實麵前,被徹底擊碎。對於東京的精英階層而言,塞班島的陷落,是東條領導無能的最終、也是最無可辯駁的證據。

它讓所有仍在猶豫的勢力,下定了決心。重臣、宮中、甚至部分軍方高層,都達成了一個共識:東條必須下台。

東條政權的最後幾天,是在一片風聲鶴唳中度過的。重臣們正式提出辭職勸告,岸信介公開對抗,塞班島失守的消息,像喪鐘一樣,在東京上空回響。

四麵楚歌之下,東條已無任何回旋餘地。1944年7月18日,在巨大的壓力下,東條英機及其全體內閣成員,向天皇遞交了辭呈。這個持續了997天的“東條幕府”,就此宣告終結。

東條下台後,挑選繼任者的過程,充分暴露了日本高層領導的虛弱和分裂。最終,在各派係的妥協下,選擇落在了時任朝鮮總督的小磯國昭陸軍大將身上。

小磯之所以能被各方接受,恰恰是因為他的“弱點”。他在軍中並非精英,長期遠離權力中心,沒有深厚的根基,被認為政治上,更容易駕馭。

然而,這次權力交接,背後有一個史無前例的安排。當時的政治僵局,是如此嚴重,陸軍不信任海軍,重臣們則對整個軍部充滿警惕。為了打破僵局,天皇下達了一道奇特的敕令:並非單獨任命小磯國昭,而是同時命令小磯陸軍代表)和前首相、海軍元老米內光政海軍代表),“協力組織內閣”。

這便催生了日本憲政史上,絕無僅有的“小磯、米內聯合內閣”。一個國家,有兩個“首相”,一個陸軍的,一個海軍的。這本身,就是對領導層徹底破產的一種承認。他們用一個委員會,取代了一位獨裁者,將派係間的掣肘與分裂,製度化了。

小磯國昭,並非被選中來領導日本走出戰爭泥潭的領袖。他隻是被推上台麵,去主持一個深度分裂、猶豫不決的政府,眼睜睜地看著帝國,滑向最後的覆滅。

回顧東條英機的政治生涯,他是一個被時代所塑造,又最終被時代所吞噬的人物。

他的崛起,是日本軍國主義意誌的集中體現。他之所以被精英層選中,正是因為他們寄望於,利用他,來控製那股他自己所代表的、已經失控的軍事力量。

他的覆滅,與其崛起,同樣富有戲劇性。那種將所有權力集於一身的模式,雖然讓他一度成為權傾朝野的“將軍”,但也使他,成為了最完美的“替罪羊”。當戰爭的敗局無可挽回時,帝國所有的失敗、罪責和恥辱,都可以順理成章地,歸咎於他一人。

戰爭結束後,他的命運也印證了這一點。從慌亂中失敗的自殺,到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作為頭號甲級戰犯受審,並最終被處以絞刑,他成為了日本侵略戰爭的代名詞,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他是一個其狂熱、固執和野心,與那個瘋狂時代完美契合的人物。他被一個需要他這樣的人,來駕車衝下懸崖的體製,所高高抬舉;又在車毀人亡之後,被同一個體製,所拋棄和詛咒。他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整個日本帝國自我毀滅的故事。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咬春婚 一世之尊 道醫贅婿 侯門嫡女慘死重生,世子爺日日輕哄 諜戰1937:我的外掛是手機 為了簽到我成了傳說中的神經病 二婚窮老公,竟是頂級真大佬 從瘋癲皇子到鎮國大帝 複活在魔物娘圖鑒的勇者如何是好 暴君總想殺我,我靠讀檔躺贏